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名刊要览     
(10月25日)美国《纽约客》《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美国《时代》(10月25日)英国《自然》(10月14日)干细胞之战刚辞世的“超人”克里斯托夫·里夫可能没想到,他瘫痪后所竭力推进的干细胞研究会成为今年美国大选交锋的焦点。在注意到选民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后,克里将里夫称为自己的朋友和“英雄”,指责布什政府为了极右翼意识形态,牺牲了像里夫这样千万美国病人的利益。布什的支持者则将民主党对干细胞研究的狂热反讽为给病人以虚假希望。(10月21日)美国《商业周刊》“神基因”为什么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人为了宗教而甘愿放弃权力、金钱乃至个人欢…  相似文献   

2.
一周视点     
布什:难破重围 英国《经济学家》(7月21日) 股市震荡,消费者信心下降,布什支持率有下降趋势。媒体评论认为,布什在华尔街关于公司道德的讲话作用不大,为时已晚。布什已经失去了道德平台,而国会在财政纪律操作程序上四分五裂。美国需要支持经济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美国1992年总统大选,11月3日揭晓,民主党候选人阿尔肯色州州长比尔·杰弗逊·布莱恩·克林顿经过13个月的紧张的竞选活动,(特别是1992年7月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推选他为总统候选人后,他在选民中的支持率,一直领先于共和党候选人现任总统布什)终于以较大的优势当选美国第42届总统。11月4日和以后几天美国报刊均以大量篇幅,对大选的结果、经过以及影响加以报道。美国最有影响的《纽约时报》11月4日、5日接连出“大选特辑”,《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也均出版“大选专号”。本文将《纽约时报》11月4日关于大选揭晓的报道和版面编排简介札次,以供参考(头版版式见插图)。  相似文献   

4.
轰动一时的“伊朗门事件”要角诺思中校在他新近出版的一本书中宣称,前总统里根在事前即完全知道出售给伊朗的军火所得款项将交给尼加拉瓜游击队一事。不过根据刊载在《时代》杂志上的该书摘要,诺思为这项说法所提出的证据相当薄弱仍旧难以下定论。由哈波·柯林斯出版社出版的这本新书《四面受敌——一个美国的故事》,是诺思本人对于这一事件的证言。为了促销这本书,诺思在1991年10月21日及22日接受美国广播公司电视联播网“夜线”节目的访问。他也在22日起开始接受报纸访问。刊载在《时代》志上的该书摘要,大致上仍与诺思在以往就“伊朗门事件”所作证词前后一致。诺思在国会作证时极力避免涉及现任总统布什,而20日公布的该书摘要中也甚少提及布什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5.
《明知落实不了为啥还要“落实”?》(去年10月28日头版头条)、《搞“花架子”何谈“主观愿望好”?》(去年10月29日一版)、《连长陈某用战士伙食费争“彩头”受处分》(去年10月31日一版)、《会议还没开何谈“圆满成功”?》(去年10月31日一版)、《别把“我有责任”变成“空头支票”》(去年11月8日一版)、《只有一个退伍兵竟派三人工作组》(去年11月29日一版)……当这些带着一定“火药味”的稿件在本报头版显位置刊登后,许多读打来电话鼓励:“好,《解放军报》的批评性报道又搞开了!”  相似文献   

6.
出版     
12月15日这一期的《纽约时报书评》以封面专题的形式,推介伍德沃德(Bob Woodward)的政论新著《战争中的布什》(Bush at War)。正值联合国核查人员重返伊拉克,美国紧锣密鼓准备攻打伊拉克的前夕,此书在全美热卖,已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呆了三周,这一周仍然位居冠军宝座。 鲍勃·伍德沃德是美国鼎鼎大名的政论作家,这不仅源于他任职《华盛顿邮报》期间揭露水门事件时的突出贡献,更因为他著述极丰,近年来他几乎  相似文献   

7.
2006年11月10日,几乎所有的美国报纸都在头版以图片新闻的方式报道了一位新闻工作者去世的消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60 Minutes)的主持人布莱德利(Ed Bradley)因患白血病在纽约曼哈顿西奈山医院(Mount Sinai Hos-pital)去世,终年65岁。“以报道天下新闻为己任”的《纽约时报》也在头版右下角用较大篇幅加以报道。《华盛顿邮报》头版还加边框突出了这一消息,给出的版面甚至远大于“布什约见新当选的民主党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这条热点新闻。而纽约长岛的《每日新闻》(Newsday)更是在杂志封面似的头版以布莱德利的照片做主图。  相似文献   

8.
名刊要览     
美国《新闻周刊》 (1 月24 日) 匆忙之人 从改写美国税收政策到重构社会保障体系,将民主制度从伊拉克扩展到整个穆斯林世界,看不出布什在第二任期内有任何颓势流露。但布什必须意识到,有将近50%的美国人对他报以质疑的眼光,国会山的共和党大佬们也不那么听话,加上2008年大选热在中期选举后就将初现,布什想要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必须争分夺秒。《经济学家》(1 月15 日) 再来四年 在美国历史上,大多数连任总统在其第二任期如果没有爆出丑闻,就总是一副疲倦而不积极进取的姿态。但布什在第二任期内,表现出了更大的野心:不仅准备推行1981…  相似文献   

9.
正2007年岁末美国《新闻周刊》刊登了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中国日记"的部分章节,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兴趣。五个月后,《乔治H.W.布什的中国日记》一书正式出版。书中收录的是自1974年10月21日起,布什出任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13个月间的日记。其中1975年7月30日的日记,布什写道,他永远忘不了北京的一些声音:公园里非常动听的歌声,孩子们走队列时"一二一"的口令声,还有"自行车铃声",等等。  相似文献   

10.
一周视点     
美国:总统经济水平不高 英国《经济学家》(7月25日) 布什正在失去对美国政治的控制。由于布什对资本危机的反应、试图平息股市的失败,看起来布什的经济政策非常业余、呆板。布什政府的麻烦在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布什政府只在乎自己的生存,而不是整个社会或是国家。  相似文献   

11.
杂志     
《中国新闻周刊》2013,(41):12-12
美国《时代》11月11日 秘密网络 2013年10月1日,全球最成功的在线毒品黑市网站“丝绸之路”的创始人和管理者、  相似文献   

12.
《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刊登了这篇调查性报告后“合众国际社”发了该文的摘要,许多报纸加以刊载。美国较有影响的大报《华盛顿邮报》并作为特稿全文转载。《评论》1981年9—10月号的“出版人按语”说:“一位读者问道:‘斯凯夫先生相信保守思想,他把几百万美元捐给宣传他所相信的思想的一些新闻组织,这有什么可怕呢?’我们的回答是:‘没有什么’。尽管《评论》对斯凯夫先生的一些办报活动提出问题,他则是有权自行捐赠巨款的。虽然如此,这些巨款仍然构成一种令人震慑的现象,所以应当加以报道。”  相似文献   

13.
10月香港《文汇报》复刊40周年。(1948年) 10月1日宁夏人民广播电台建台30周年。(1958年) 10月2日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发表40周年.(1948年) 1948年10月2日,刘少奇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对华北记者团发表谈话.在《谈话》中,刘少奇论述了报纸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指出记者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反映群众的意见、呼声,报纸宣传要真实,反对“客里空”.他还要求记者应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策水平.这一谈话,对新闻工作和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有着深远的意义. 10月5日《京报》创刊70周年。(1918)  相似文献   

14.
雷怀 《新闻世界》2008,(2):46-46
老布什有记日记的习惯——把他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想倾诉在一台录音机上,然后再整理成日记。《乔治H.W.布什的中国日记》一书将于今年5月出版,而美国《新闻周刊》提前刊出了其中部分章节。让外界得以解读当时的“红色中国”给美国前总统布什、以及他的家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下面是布什日记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5.
新闻榜     
本·伯南克:格林斯潘接班人浮出水面美国总统布什10月24日正式提名51岁的本·伯南克为下任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如果提名获得参议院通过,他将接替格林斯潘的职务。这是布什第三次提名伯南克担任要职。2002年曾提名他出任联储局理事会理事,今年6月则提名他出任总统经济顾问理事会的主席。79岁的格林斯潘在1987年被任命为美联储主席时,美国总统是里根;英国首相是撒切尔夫人;柏林墙还分隔着德国。18年的任期里,他创造了一个“格林斯潘时代”。伯南克短期内将延续格氏任内的政策,但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可能会采取不同手段。  相似文献   

16.
张弘 《新闻记者》2001,(6):36-37
“他长得和布什还真像 !”“听这慢条斯理的口吻 ,是个政治家吧 !”当53岁的欧文·沃曼步入“2001年APEC会议上海新闻媒体培训班”时 ,其举手投足间的优雅风度引得众人纷纷猜测。不错 ,他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今日美国报》 (USATODAY )的华盛顿资深编辑 ,从里根时代即开始从事白宫报道 ,人称“白宫记者” !报喜也报忧“里根喜讲故事 ,克林顿天文地理无所不知 ,布什父子 ,我比较欣赏 !”从1983年开始和白宫打交道的欧文头一次向他年轻的中国同行讲起了记者眼中的美国总统———“演员出身的里根讲演才能出众 ,可是…  相似文献   

17.
李林 《新闻三昧》2003,(1):49-49
2000年11月中旬,《工人日报》第三刊登了一则消息:68万脱下路服,905亿资产剥离,五大直属企业11月底与铁道部彻底脱钩。看完这则消息,我立即记下了《脱掉路服,按需裁“衣”》的评论题目,并以半个上午时间,写出了这篇不足800字的新闻评论,发表于《铁路建设报》的2000年12月1日第一版。  相似文献   

18.
2001年4月1日,中美撞机事件发生后的十几天里,美国总统布什,“每天早晨5点30分同国家安全顾问赖斯研究中国危机问题”,并频繁地与对外政策班子进行磋商,又亲自向老布什及其元老顾问讨教对策。此外,他还调来“普韦布洛事件”的档案,从档案中寻求处理“撞机事件”的出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闻周刊》2004,(41):28-29
美国时间11月1日,选举日前一天,布什在“空军一号”总统专机上,手中拿着一把剑,摆出日本武士的姿势——布什在兴奋或不耐烦时,常有这种小孩子气的举动。  相似文献   

20.
媒眼     
美国:对穆斯林的敌意 英国《经济学家》(8月1日) 现在舆论开始希望美国政府表现出对人性的尊重。甚至许多美国人,也开始不满布什迟钝而顽固地要铲除掉萨达姆的要求,认为这样的做法在“9·11”之后只会使穆斯林更加确信美国的敌意,美国也需要遵守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