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水浒传》人物绰号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浒传》作者给108条好汉各取一个名、一个绰号,甚至两个绰号,形成了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作者通过系列化的人物绰号和明丽新奇的绰号形式,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水浒传》人物绰号体现了时代的褒贬爱憎和民族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
刘赢 《文教资料》2013,(35):42-44
小说《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将人物的人名、绰号同人物本身以及作品主题联系起来,形成了人名、绰号隐喻,这些隐喻的翻译对文化传播意义深远.本文从概念隐喻论出发,结合文学语境和文化语境探讨《红楼梦》人名、绰号隐喻的形成机制,并针对隐喻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不同理解情况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绰号又称诨号、诨名、混号等,是一种特殊的称谓形式,也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它是指周围的人给起的补充名,常常是根据人物的某种特点或生活环境而起的……绰号现象,自古有之。清代赵翼在《陔馀丛考》中对绰号论述道:世俗轻薄子,互相品目,辄有混号、至贩夫牙侩,亦莫不各有一号……盗贼亦有别号,更何论其他矣。在中学校园里,不可避免地也存在绰号文化现象。笔者试在对汕头某中学调查的基础上,就中学校园教师绰号文化现象作粗浅  相似文献   

4.
唐传奇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向来为研究古代小说史的学者所重视。由于唐传奇作家的特殊身份,以及历史的、时代的种种原因,使唐传奇呈现出鲜明的诗化特征,具体表现为人物、主题、形式的诗化。此三方面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形成了唐传奇诗化的独特的艺术品格,从而成为古小说百花园中的一枝耀眼奇葩,并对后世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朔小说中的人物充满了喜剧色彩,同时又具有悲剧性,所以这些人物身上表现出来的幽默是黑色幽默.王朔小说中的这些人物是一些"文化的边缘人",也是英雄与反英雄的二位一体,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金庸小说中包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内涵,其文化意蕴不仅表现于故事情节中,亦且渗透于人物名号、风物处所、武功招武名称等每一个写作环节,其中人物名号的文化意蕴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宋代,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一种以白话为基本特征的小说大量产生。宋前小说如魏晋南北朝之志怪小说,唐之传奇小说多用言,亦且较多掌握在人手中,至宋代,以志怪为主体的言小说创作日益消失,而所谓“市人小说”却迅速发展起来,排斥俚鄙的学传统不能成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这一现象的产生应归结于两宋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特别是瓦舍勾栏的出现,直接为“市人小说”的大批出现提出了可能。  相似文献   

8.
人物塑造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英国散文中的人物塑造最早出现在十七世纪,到了十八世纪,英国散文中的人物塑造已经展示了娴熟的技巧,为以后小说的崛起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并且提供了重要的提示.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对这个问题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9.
韵文泛指诗词曲赋等有韵之文,在中国古代小说中,韵文(以诗歌为主)被大量融入是一个普遍现象。特别是古代白话小说中,韵文的运用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民族性的特征之一,而且在提高小说的地位、引出故事、塑造人物、渲染气氛、总结故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面以明清小说为例分别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0.
陈云 《语文知识》2002,(1):43-43
大多数人在读小说时往往注重小说中的主人公或中心人物的作用,而忽略了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实际上,所谓次要人物只是与主要人物相对而言的,他们在小说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一,次要人物往往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使得主人公的形象更鲜明,更生动,从而使主要人物在读者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小说文化内涵模糊性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真探究古代小说文化内涵的模糊性,是小说文化研究不容忽视的一个课题。但造成这种现象的成因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必须对小说文化进行整体观照,从社会文化基础、社会文化心理、小说文化自身等不同层面加以分析研究,才可能搞清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和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12.
小说主要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人们往往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津津乐道,印象深刻,却忽略了小说中着墨不多的次要人物。其实,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不可忽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王朔小说中的人物充满了喜剧色彩,同时又具有悲剧性,所以这些人物身上表现出来的幽默是黑色幽默。王朔小说中的这些人物是一些“文化的边缘人”,也是英雄与反英雄的二位一体,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烟树(英文)     
《烟树》讲述的是中情局特工Skip Sands在越战中的故事——他的上级是他的叔叔,绰号为"上校"。"上校"花费多年心血,做了数千张索引卡片,试图将越共的各种人物、活动和事件汇编在一起,虽然小说以越战为背景,但战争的火药味并不浓重,作者始终着力刻画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主角的内心和精神创伤。  相似文献   

15.
王海鸰是近几年来迅速走红当代文坛的女性作家,她的婚恋题材的小说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可谓是独具特色,尤其是其婚恋小说的人物设计模式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还蕴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本文将对其婚恋小说的人物设计模式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从五个方面探析鲁迅小说中人物称谓的象征意义、与作品主题的关系、寓含的时代特征、地域色彩和讽刺意义,并涉及鲁迅小说人物称谓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小说观念与古代小说的复杂演变相联系,又受制于本土文化等级秩序、价值理念、思维习惯、审美趣味等,可析为杂小说观念与文学小说观念两个系列,二者相通而又相对独立。前者的内涵有一个位移的过程,并得到了文化等级秩序上的史志学分类。后者作为一个系统主要由今人而非古人建构,历史上对其所作的阐释有限且多为负面,但于明后期出现了价值判断上的巨大扭转。这种扭转表现为前所未有的小说评点大繁荣,具体而言有本体论、人物论、技巧论三方面,而对其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与评估又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绰号行为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在学生中的影响十分广泛,但并没有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本文对绰号的内涵特征、绰号行为的影响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初中生绰号形象描摹人物特点,但是缺乏内涵;绰号影响积极消极并存,而产生原因包括初中生自身特点、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因素。基于以上几方面的特征,笔者提出以下建议:抓住绰号内涵特点,使学生学会欣赏绰号、取高雅的绰号;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绰号;利用绰号资源,发挥绰号的积极影响;从绰号产生的原因入手,把握各方面的条件对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韵文泛指诗词曲赋等有韵之文,在中国古代小说中,韵文(以诗歌为主)被大量融入是一个普遍现象。特别是古代白话小说中,韵文的运用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民族性的特征之一,而且在提高小说的地位、引出故事、塑造人物、渲染气氛、总结故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面以明清小说为例分别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0.
人物塑造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英国散文中的人物塑造最早出现在十七世纪,到了十八世纪,英国散文中的人物塑造已经展示了娴熟的技巧,为以后小说的崛起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并且提供了重要的提示。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对这个问题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