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有多少事,随风而去,不留痕迹,而你们,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在历史长河中占据一席之地。灵动如水,沉稳如山,历史会镌刻下你我的身影。文章写沈从文、王勃与王维,展现出三种不同的生命境界与人格精神,使文章具有了具体的“着力点”,具有了“言之有物”的“物”。由于作者挑出的是自己倾心倾情的人与事,所以文章也就显得  相似文献   

2.
水,因为你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又因为这种聪慧,给了你与众不同的诗意。然而,更为难得的是,你永远保持自己的本色。关于水,作文材料中有三个关键词:“灵动”、“聪慧”、“一色的蔚蓝”,本文所写,紧紧地扣住了这三个关键词,这使得文章有了一个“沉稳”的根基,推它不倒。  相似文献   

3.
200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试题: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格——沉稳。水的灵秀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然而,灵动的海水常年保持一种蔚蓝,沉稳的大山却一年四季变幻出不同的景色。读了上面材料,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作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这个话题包含两个方面,你可以写其中一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一今年江苏卷作文题,在命题形式上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设置的话题“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跟前面材料“一般见识”,与之处于同一层面,从而使考生的思维不能顺利地完成从具体到概括、从形象到抽象的重大飞…  相似文献   

4.
不知何时,那流淌滴滴灵动的水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是的,她用画笔画着富有水乡特色的生活,谱写着彪炳史册的诗章,奏响着如天籁的音乐——文化!一切源于灵动的水! 看过这篇写水的文章,觉得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形象地描述水之灵动或其他特点;深入揭示水之灵动的内在意义;水之灵动象征人生的意义,等等。无论写什么,似乎总是就水写水,即使把水  相似文献   

5.
山水魂不朽,得山水之魂者笑傲天下! 本文主要有两个特点: (1)本文没单调地只写山水本身,而是借重文学和艺术中的山水,使得山水的形象更为鲜明,“灵动”与“沉稳”的内涵更为丰富。文章开篇即不同凡响:“山水徜徉在文人骚客的笔下……山水又是国画永恒的主题……”;写水的灵动时引用了泰戈尔《飞鸟集》中的诗句;写山的沉稳时引用了《呻吟语》中的名言。这些相关因子的介入,使得作者笔下的山水更有立体  相似文献   

6.
浪消失了,水还在。灵动,也是沉稳。沉稳,亦可灵动。作者的视角很独特。本文表达主题的载体是“水”,似乎没有跳出“材料”的窠臼,但读完全文,便感到作者真是匠心独运。作者没有从一般意义上写水的灵动,而是通过写山间溪流从山顶到大海的流程以及在这一流程中“水”的感受及认识,形象而辩证地阐释了“灵动”与“沉稳”之间的关系:“灵动”的溪流最终汇成了“沉稳”的大海,然而,“在大  相似文献   

7.
另一种写法     
“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湛不变;山沉稳,色不坚。”作者从自己熟悉的课文中,拈出一个刘兰芝来,并且把她和秦罗敷以及古老的情诗粘合在一起,对焦仲卿的休妻和刘兰芝的改嫁作出了“别一种”解释。如果说《玉在椟中求善价》之类是用“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来套解人物性格的话,那么,《<孔雀东南飞>新传》之类就是用具体的故事来演绎“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相似文献   

8.
灵动之水,稳重之山,在那个时代免不了是两种象征的代表,然后成为两朵奇葩殉落的见证。写“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这就是试题规定了的。于是,不少考生想到了用具体的人物来印证、阐释话题;或者,反过来说,用“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来套纳、解释人物。应该说,这也不失为一种讨  相似文献   

9.
就像这世界缺不了山也少不了水,文学的世界上也必“山”、“水”相融才能“百草丰茂”、“桐花万里”。然而正像灵动的水永葆蓝色不变,沉稳的山幻化出万千色彩,“水”性的诗人也有“山”的刚强,“山”性的作家也充满“水”的柔情。今年考生的佳作中,有一批紧扣山水,大量引用古诗文来证明中国文学传统中灵动或沉稳的作品。虽说创意还不够,但也充分体现了这些考生文学积累之丰厚,构思谋篇之灵动,能够最大限度地激活自己的文化积淀,在写作时灵活运用的过人  相似文献   

10.
诗如山,沉稳,却诗意万千;词如水,灵动,惟真情一片。本文写出了对灵动如水的“词”和沉稳如山的“诗”的审美感受,体现了小作者相当深厚的美学素养和文化积淀。尽管本文不少内容是依附于具体的诗词篇章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篇富于诗意的散文。文中的“水”,是一个诗的意象,她有具体的形象,有深邃的意念,有人化的性格。通篇之立意,在于表现水之灵动而又不失本色,切合题意。而处处所写,当然不仅仅是水,而是水——人——诗的统一。散文和诗,总是有着不解之缘,人们不是常说“散文的诗意”、“诗意的散文”吗?人们还直接把某一种文章称之为“散文诗”! 这是一篇富于诗意的散文。文中的“水”,是一  相似文献   

12.
潘才鸿 《语文知识》2000,(11):50-52
记得有位伟人说过,世人谁也没喝过抽象的水,平日喝的只是具体的水,如井水、河水,抽象的水是无数具体的水的总和。不过在阅读和写作中,有时倒有必要喝点抽象的“水”(即从具象中提炼“抽象物”),使思维从无数具体的知觉材料中得以提升,深邃起来,灵动起来。先说阅读。例如人教版高中浯文课本第4册里,“童年逃逸  相似文献   

13.
水有太多的美好,一切一切都足以打动我们。但我最欣赏她的,却不是她的温柔,她的娇弱;不是她的端庄,她的聪慧;不是她的灵动,她的……而是隐藏在温柔背后的又一特征——倔强、坚强、勇敢。文章从宝二爷的一句“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起笔,将水的一切特点——“温柔”、“娇弱”、“端庄”、“聪慧”、“灵动”,都与《红楼梦》中的“女儿”联系起来,比附颇为精当。看得出,作者对《红楼梦》中的“女儿”熟悉而又有研究,对人物的概括和分析准确  相似文献   

14.
李仁甫 《青年教师》2005,(11):19-20
一看到2005年的“风头、猪肚、豹尾”,我立即想到2004年的“水的灵动,山的沉稳”。前后话题虽不同,但皆为几个具体的意象;“注意”中对话题如何展开的提示,虽然用词有差异,但要求大致相同——面面俱到与选择话题之一部分都可以。也许,这是命题人有意为之吧。套用一句话.这叫“山的沉稳”。当然,“山的沉稳”中也加了一丝“水的灵动”:今年对“风头”“猪肚”“豹尾”几个具体的意象作了明明白白的解释,把解读喻体的风险一降为零。所以,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2004年首次单独命题就出手不凡,继承中有创新,反映了命题者对高雅的审美价值的追求。作文命题体现三大特点:①发挥空间大。“山的沉稳,水的灵动”中包含了多组对立统一的矛盾,山和水、灵动和沉稳、水的灵动和海的一色、山的沉稳和四季变化,透过材料的表象,可提炼出许多道理,谈人生,谈社会,谈自然,谈文艺,等等,可以抓住灵动与沉稳、变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市长考察的方式来凝结人物和情节,故事显得集中简练,用人物各自的言行来构成对比,在构思上比较巧妙。这也是一篇用具体的故事来演绎话题的文章,为了醒目作者干脆把两个主要人物命名为“王灵动”和“马沉稳”。“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可惜,王灵动没有把自己的聪慧用到正道上,他学会了溜须拍马,顺竿儿爬,他学会了媚上欺下,变着法子让领导高兴;而马沉稳则不同,他倒真有点儿敦厚的品性,他没有豪言壮语,他相  相似文献   

17.
铺展的情思     
水是灵动,山是沉稳,它们用不同的语言诉说不同的心情。水虽然灵动,也有执着的心;山虽然沉稳,却也有多彩的脸。文章中规中矩,围绕题目展开思绪,但却能于看似刻板的结构中表现出自己的才华,显示了作者颇为扎实的功力。这主要得力于作者在文章中能够放飞自己的想像与情思,把笔触深入到若干颇为生动而富于激情的场景的描绘之中,使文章“活”了起来,具有了灵动的意趣。所以,无论是山、  相似文献   

18.
在市长的办公室里,坐着三个人:市长,王灵动与马沉稳。王、马二人为某机关“一把手”与“二把手”候选人。王灵动,以聪明善辩、交际能力强在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马沉稳因老实憨厚、沉着稳重的作风获得了[题目]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①话题包括两个方面,可以只写一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  相似文献   

19.
本期“绿野仙踪”栏目可谓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叶似彤的《海滩之乐》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澳大利亚。那里有一望无际的大海,“大海随着微风吹拂,卷起层层小浪花”,“海浪轻轻地拍打着沙滩”,“银白色的沙滩顺着斜坡缓缓向大海延伸”,沙滩上,到处是玩沙子的人们,我们的耳旁仿佛就回响着小作者那快乐的银铃般的笑声。文章写得非常轻松活泼,充满童趣。程任辉的《美丽的银湖》和范晶晶的《鉴湖水》顾名思义就是写湖和水的。前者通过明月、灯光和风客观地写出了银湖灵动与和谐的美;后者则抓住鉴湖水的清醇甘美的特点来加以渲染,再加上古诗…  相似文献   

20.
姜有荣 《新读写》2011,(3):44-45
记叙文要抢占制高点,就必须既有“山的沉稳”,又有“水的灵动”。“沉稳”从何而来?从立意深刻、叙事厚实而来。“灵动”从何而来?从构思精巧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