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康怀远教授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以下简称《导读》)涉及《周易》、《论语》、《老子》、《庄子》、《孟子》等经典的思想和智慧以及"拓展阅读"的内容被校内外"三峡讲坛"、"孔子讲堂"广泛采用,师生(包括其他读者)普遍认为是一部"寻根探源、回归家园、  相似文献   

2.
《解老》与《喻老》是《韩非子》当中两篇可称为"解释体"的文章,尽管其思想内容、文章风格有一定的差异,但其整体上却有着一致性,从性质来说,都是对《老子》的解释之作。《解老》当是韩非求学于荀卿时所作,并非专题性论文,而更像是读《老子》的注解,亦有读书笔记的性质。《喻老》当为韩非后期重读《老子》所作的解说之文。正是这种创作时期的不同,使得二者甚至在文本上也有了一定的差异。这类文章的文体学意义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经说体"的继承与发展上。  相似文献   

3.
李平 《沧州师专学报》2011,(2):40-41,122
《老子》与《圣经》是代表中西方文化的两部伟大杰作,然而,两部作品中处处展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其中对"是非"价值论的共性论述即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尝试分析《老子》与《圣经》在"是非"价值论方面是如何进行类似论述的,从而使人们能够以此为切入点,更深、更广地去探寻中西方文化的共性在这两部杰作上的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4.
于文斌 《教育文汇》2012,(1):47-48,44
《大学》是儒家经典的经典,是和《论语》《孟子》《中庸》相并列的"四书"之一。朱熹主张读"四书",当先读《大学》。这是因为《大学》外有"规模之大",内有"节目之详",规模有"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之"三纲领",且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个条目(简称"三纲八目")。  相似文献   

5.
《老子》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典籍之一,它的哲学思想在历史上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主要以"道"为核心思想。《老子》并不是兵书,但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有涉及到军事方面的内容,主要阐述了他的战争观点。《老子》的战争观从现实出发,着眼于战争带来的危害性,提倡"无为",反对一切不正义的战争,但并非完全抛弃战争,战争是不得已而为之,正义的战争是有必要的,这种"不战而战"的思想对中国兵家有很大影响。文章对《老子》战争的起源、战争的策略、战争的后果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A 问题与策略 高中选修课面临两大难题。 难题一:课时紧。一个模块36个课时,扣除测试讲评时间外,最多只有30个课时用于文本教学。以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以下简称《诸子选读》)为例,该书共七个单元,涉及《论语》《孟子》《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由《水经注·阴沟水》所载可知,与老子有关的文物古迹,均分布在今河南省鹿邑县境内;《水经注》所载"谷水"非涡阳县境内的"武家河"。老子故里确在河南鹿邑,安徽涡阳为老子故里之说确属无据之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探讨了《孟子》前后"斯"字用法的演变及其逐渐消失的原因。《孟子》之前,"斯"字不仅出现的频率高,而且用法相当复杂。《孟子》之后,"斯"字虽然仍在使用,但其功能、意义都有了明显收缩。中古以后除仿古外,"斯"字已极少出现。  相似文献   

9.
《老子》不是兵学著作,但包含着丰富的军事思想。《老子》与《孙子兵法》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老子》的产生要早于《孙子兵法》。孙子论兵多有与《老子》相通之处,《孙子兵法》在诸多方面受到《老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老子》不是兵学著作,但包含着丰富的军事思想。《老子》与《孙子兵法》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老子》的产生要早于《孙子兵法》。孙子论兵多有与《老子》相通之处,《孙子兵法》在诸多方面受到《老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传统德育方法 ,长期以来学界往往较多地关注儒家的孔子、孟子等 ,而对道家的老子等关注较少。实际上 ,老子不仅注重建构道德规范 ,而且其思想中也蕴涵着一些独特的德育方法 ,如“自知者明”的自我教育法、“道法自然”的疏导教育法、“不言之教”的身教示范法 ,以及“柔弱胜刚强”的情感教育法、“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的榜样激励法、“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的防微杜渐法等 ,对当代思想道德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纵观《道德经》,不难看出水之美接近于道之美,对道的描述其实就是对水之美的展开,老子建立起了一个以水为中心的意象世界,以水性来论人性,认为具有高尚审美品质的人应像水一样,应具有自然、淡泊、柔弱的品质,对水的追求,总体上反映了老子审美人格的终极理想,对后世艺术审美以及审美人格的形成具有不容忽视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些学者对词类活用提出质疑,一些学者认为形容词是可以带宾语的。笔者穷尽性地考察了《老子》、《论语》、《孟子》中所有的单音节形容词的句法功能,其中形容词带宾语所占比例分别为22%、20%、40%,所占比例较大,不应视为活用。笔者认为先秦汉语单音节形容词是可以带宾语的。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pply historical methods to help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ilosophy espoused in the works of Laozi or Tao De Ching and educational leadership. The objective is to study the thought of Laozi regarding leadership, to identify ideas and solutions that can be applied in moder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s well as to provide a new definition and values to the ideas of Laozi. Laozi lived in ancient times, meaning that the works describing his thought ar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tudy is primarily based on English sources written on Laozi by Ju-Chou Yang and on the commentary on Laozi by Bi Wang. Additionally, this article also refers to and compares other comments on the ideas of Laozi regarding management. This study finds that Laozi had varied ideas on management and philosophy. Laozi ’s views regarding organization are still relevant today. He stressed flexibility and the importance of adapting to the environment. As regards leadership, Laozi emphasized non-action, softness, humility, calmness and the elimination of desire. Furthermore, in his art of employment, Laozi insisted that leaders must overcome their personal likes and dislikes in relation to individuals to ensure the full utilization of their potential.  相似文献   

15.
从消除认为《老子》否定技术的错谬之见入手,指出老子"朴散则为器"的近乎于道的技术制作思想和其中蕴含的教育技术思想,同时也提出了开发祖国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适合中国教育特色的教育技术道路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老子教育思想的目的是要培养“得道”之人。围绕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原则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充分肯定了老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具有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峻杉 《教育研究》2012,(8):127-135
老子教育思想过去很长时间在我国一直处于潜隐状态,20世纪90年代之后老子教育思想才开始被教育学研究所发掘,并逐渐在教育学理论的本土建构方面展现出潜力。西方学者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与老子哲学的共鸣,荣格、马斯洛、罗杰斯对老子思想的心理学挖掘,李约瑟对道家科学思想的独特看法,对于我国老子教育思想的研究从另外的视角给予了启示。在中西研究对比中凸显了既往研究结果的障碍与贯通、研究中情感因素的疏离与贴近等对研究进程所产生的不同效应。中西比较也启示我们,有必要寻求教育学立场的老子思想研究,以老子提倡的思维方法来突破成见和拓展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8.
老子、庄子的许多思想中具有迷宫特色,包括四种迷宫:存在迷宫、真理迷宫、时空迷宫、价值迷宫。面对这些迷宫,他们像苏格拉底一样认为“我自知我无知”,而这恰恰证明了他们的智慧。  相似文献   

19.
老子创立了以"道"、"自然无为"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老子设教讲学,并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本文对老子在教育理念、教学、教师和学生四个方面的思想进行了解读和分析,借以对当下在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及其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老子创立了以"道"、"自然无为"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老子设教讲学,并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本文对老子在教育理念、教学、教师和学生四个方面的思想进行了解读和分析,借以对当下在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及其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