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王韬的研究,尤其关于他复杂的思想转变历程,对于中国近代洋务思想以及维新思想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无疑有着重大意义。在王韬旅英期间,英国发达的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先进的政治制度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王韬的思想变化历程﹑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政治制度改革思想三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韬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首倡"恃商为国本",主张学习西方,大力发 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真正揭开了批判封建传统经济思想的序幕。兴利是王韬经济思想的中心议题,他主张通 过国佐工商的途径实现全面兴利,并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主张。他强调"利权归我",强 烈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考察王韬的经济思想的创生性,有助于理解和把握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 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3.
王韬是中国近代早期改良派的重要人物,关于他的研究在近代史领域关注较多。21世纪以来,王韬研究在20世纪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关于王韬作为近代改良思想家、文学家、新闻工作者和教育家的研究已在全面综合的基础上深入细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关于他的思想属性问题,学术界聚讼纷纭.笔者认为,某一位思想家成熟阶段的思想最具有代表性,因而也就最鲜明地反映出他的思想属性.王韬的思想成熟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成为这一阶段洋务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王韬本人也就成为这一阶段洋务思想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产生:早期维新思想是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入是其思想来源,与洋务派不同,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和外国商战以反对外国侵略;  相似文献   

6.
19世纪中叶,晚清社会兴起了一股激烈地反传统的重商思想,一些近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和经济因素伴随着重商思想的发展而出现在中国大地上。这些具有近代化性质的因素,从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奠定了晚清社会近代化转型的雏形。在重商思想的实践中,晚清中国开始了举步维艰的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的工商业社会转型的近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7.
五、戊戌变法 1.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产生:早期维新思想是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入是其思想来源。与洋务派不同,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和外国商战以反对外国侵略;在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有的还主张政治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  相似文献   

8.
孙庆 《文教资料》2008,6(12):77-79
王韬是近代著名改良主义思想家,由于上书太平天国而遭清延通缉,一直漂泊在外,因此关于他的生平史实争论也比较多,本文就王韬生卒年月及籍贯两个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琴琴  定莹莹 《文教资料》2006,(17):187-188
王韬是我国近代报刊的开拓者之一,他的办报思想和他所开创的报刊政论文体,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从新闻自由、报刊功能、办报目的以及报刊人才选用四个方面论述了他的新闻思想,这些思想对于近代中国报刊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韬(1828——1897)是我国近代报刊的开拓者之一。1874年,他在香港创办了我国最早具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色彩的著名报纸——《循环日报》,并撰写大量评论文章,开创了我国近代报刊的政论文体。这些年来,从事新闻教育和研究的同志,对王韬的新闻实践活动与办报思想进行了较为深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使中国经济被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传统的自然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逐步发展起来,中国开始了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阶级结构、思想观念、文化意识及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变化。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思想产生了。王韬、马建忠、薛福成、陈炽、郑观应等是早期改良派的代表,重商是其经济思想的共同特点。由此而表现出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市场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兴起。其促进和推动作用是勿…  相似文献   

12.
自鸦片战争始,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的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就开始认识到,中国要真正的民族独立,就必须摆脱重本抑未传统观念的束缚,重视商品经济问题,振兴民族工商业。所谓商本就是要发展近代工业,以工业立国来实现国家富强。王韬从自身所处的环境出发,形成独具特色的商本经济思想,成为中国近代经济思想中较为进步的代表。  相似文献   

13.
约翰.洛克是近代资产阶级第一个提出分权理论的启蒙思想家,他关于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的论述,开创了三权分立学说的理论体系,为英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提供了理论根据,并对后来西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冉茂昌  陈荣燕 《华章》2007,(6):91-92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和发展以及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近代知识分子也经历了一个整体性的裂变过程.近代知识分子的演变趋势表现在:一,知识阶层的城市化和对城市的认同感不断增强;二,由政治型知识分子向各类专业的知识分子转化.其职业分布状况也与社会的发展需要向适应,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一、康、梁资产阶级维新派与早期维新派的比较相同点:①都主张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办新式学校。②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郭嵩焘是近代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治经世之学.他主张发展近代工商业、赞赏西方民主政治,提出了实行和平外交、变革封建教育制度、学习西方实用科学的见解,他的思想具有独特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7.
王韬是中国近代法国史研究的先驱,也是较早试图全面研究西方历史的学者,还是近代第一个没有官方背景走出国门对西方政治、经济、文化进行实地考察的中国史家。他撰写了许多西方史地著作,系统地书写了法国历史,记述了普法战争的始末,对当时东南亚、非洲、欧洲和日本的政治状况、社会风貌也作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和描述。王韬的历史著作,追求信史,采取了保存异说的方式;在体裁、体例上,坚持内容决定形式,不拘一体;他注重研究历史与关注社会现实的结合,所作史论充满经世思想;在表述上,他采取了骈散结合的手法,文字优美,同时还体现出较为突出的社会史意识和世界史意识。王韬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他的史学上承魏源、徐继畬,下启康有为、梁启超,是近代中国史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王韬作为中国近代重要的思想家之一,面对中国近代的落后和西方列强的挑战,他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改变现状,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王韬批判了中国封建统治制度,要求效仿西方建立现代国家政治体制,着重从权力运作以及权力分配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思考和探索,启迪了后来的维新变法思想。他的政治变革思想具有承前启后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经济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早期改良派提出“以商立国”来代替“以农为本”作为立国之本,提升了工商业的社会伦理地位;将“义利”关系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联系起来,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振兴民族经济的根本途径;反对官僚垄断,主张对民族工商业实行“厚商护商”的政策。早期改良派的经济伦理思想与传统的封建经济伦理思想有本质的区别,它已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20.
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位以个人身份访问欧洲的知识分子,王韬在《漫游随录》中对英、法两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让普通民众对相去万里的西方世界有了一个具象化的认知。但受到王韬本人政治立场、知识储量和时间距离等多方面影响,“隐含作者”在塑造异国形象和王韬个人形象时都与真实形象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矛盾。这些矛盾中暗藏的不可靠叙述揭示了这一代知识分子努力摆脱思想桎梏、鼓励国民向西方学习、推动近代中国转型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