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更加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型人才。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呼唤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兼备的创新型、全能型大学生。在通识教育理念逐渐深入影响我国高校办学方式的今天,在通识教育视域下探究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问题,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亦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是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指导大学教育实践。但在大学教育中,如何实施通识教育,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认为,可以通过科学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在专业教育中渗透通识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途径实施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3.
大学里虽然提倡通识教育, 但由于教师、学生、资源等多方面的原因,其实施存在困难,本就一些现实问题初步提出了几条新理念。  相似文献   

4.
通识教育是一个国际化认同的议题,中国本土实践的通识教育仍面临由于"通"与"识"的模糊认识带来的发展困境.新时代,通识教育必须扎根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回应时代诉求,"以整全人的塑造"为价值理念培育时代新人,强化"阶段贯通""文化联通""视野融通",基于跨学科的广博性与基础性知识,聚焦于人文性与科学性知识,着眼于通过知识的学习培育"人"的通识素养,以深化、创新通识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5.
华群 《文教资料》2013,(29):159-161
高职学校进行通识教育研究,有利于改变办学模式。如何使高职学生的行为教育更科学?通过研究探索可以找到比较适合的教学模式和行为培养方式,以期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  相似文献   

6.
大学教育,旨在使学生的心智从偏见中解脱出来。除了专业以外,人生还有更多与更高的意义和面向。人只有通过美感素养教育,才能造就完美人格。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繁荣,使人的创造力得到激发和释放。当前,中国社会致力于发展文化创意,文化创意得自于美感教育。美感素养凝聚着多样的创意能量,在引发创意思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2010年在广州举办的“2010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成果总结暨外语通识教育与课程设置高层论坛”中提出的大学英语教学通识化的理念,可能成为未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通过对通识教育概述着手,分析我国通识教育的实施现状,探讨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所应担负的教育责任及大学英语教师所应具备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8.
以边界理论的视角研究通识教育,可还原出一个清晰的通识教育样态,能够更为明确地指导通识教育实践,并有效提升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独立地位。根据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可抽象出知识边界、价值边界、国家边界、学校边界等四种边界类型。通识教育边界的维持,应做到明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辩证关系,依据大学实际情况开展通识教育实践,以及把握通识教育内涵的时代转变。  相似文献   

9.
10.
通识教育的产生背景及其实施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瑜 《江苏高教》2003,(3):51-53
生产结构的改变和生产者流动性的增强 ,人类知识的转型和人们自身的需求 ,是通识教育产生的宏观的社会背景。在通识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曾出现过多种方法 ,其中有代表性的三种是 :永恒主义的名著课程方法、多科性通识教育方法和主辅修制通识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斯诺提出的两种文化分裂出发,指出通识教育是解决两种文化分裂的途径,并以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和英国哲学家怀特海为例,谈谈由通识教育产生的理论研究的突破性贡献:然后介绍了中国接受通识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最后则是作者对当前国内学校教育中两种文化分裂现象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着过分注重专业教育的现象。本文着重分析了过分注重专业教育存在的弊端和加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提出了加强通识教育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3.
逻辑学与通识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逻辑学通识课的目标是提高受教育者的逻辑思维素养。知识,包括逻辑学专业知识,不会自然地成为逻辑思维素养。与日常逻辑思维相关的是逻辑学知识的传统部分,是传统的形式逻辑以传统的方式覆盖和处理的知识内容。在逻辑思维素养的构成中,相关的逻辑知识以直觉形态存在。逻辑思维素养的差异,不在于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在于这些知识的直觉形态的灵敏度。“逻辑需要的是训练而不是记忆”。逻辑通识课覆盖逻辑知识,但其实质部分是有效的思维训练。案例思考与分析是课程的结点,案例教学是基本方法。数理逻辑(一阶逻辑)不应当是,事实上也从来不是逻辑学通识课。逻辑学通识课的角色一直是由传统形式逻辑承担的。这是传统形式逻辑的历史地位。作为通识课,传统形式逻辑必须改进以取得新的形态。  相似文献   

14.
战后中国台湾的大学适应高科技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通识教育,以协调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发展,培养新型人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并在学习国际经验基础上创建起兼容中外文化精髓的通识教育体系,对推进大学教育的时代转型和台湾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外语教育为通识教育重要的一环,在促进学习者业术精进之余,亦不宜单纯以其工具性视之。扎实的外语教育应涵括一定程度的内涵和人文素养,此为质化之教育层面,而非量化的效标。本文所讨论的外语涵养聚焦在文化沟通和文化差异的认知两重点上,这方面包括了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国际观、批判思考、文化知识、异质文化之伦理观、民主程序之体认等等,故而深度之外语教育非仅为技能及技巧的训练而已,亦有与异文化人士从不同价值基础上沟通及迈向国际化之各种隐性素养在内。  相似文献   

16.
逻辑学通识课的目标是提高受教育者的逻辑思维素养。知识,包括逻辑学专业知识,不会自然地成为逻辑思维素养。与日常逻辑思维相关的是逻辑学知识的传统部分,是传统的形式逻辑以传统的方式覆盖和处理的知识内容。在逻辑思维素养的构成中,相关的逻辑知识以直觉形态存在。逻辑思维素养的差异,不在于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在于这些知识的直觉形态的灵敏度。“逻辑需要的是训练而不是记忆”。逻辑通识课覆盖逻辑知识,但其实质部分是有效的思维训练。案例思考与分析是课程的结点,案例教学是基本方法。数理逻辑(一阶逻辑)不应当是,事实上也从来不是逻辑学通识课。逻辑学通识课的角色一直是由传统形式逻辑承担的。这是传统形式逻辑的历史地位。作为通识课,传统形式逻辑必须改进以取得新的形态。  相似文献   

17.
面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转轨,国内一些研究型大学实施了通识教育改革。新时期互联网+下与社会各方面联系更加紧密的公安工作,对人民警察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培养中国预备警官的摇篮——公安院校,也必须重视通识教育。公安院校可以通过实施通识教育方案,构建具有中国公安特色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符合公安通识教育理念和本质的授课方式;营造公安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加强新时代公安通识教育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等路径投入公安教育改革,逐渐建立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输送优秀的高素质警务人才。  相似文献   

18.
通识教育是一个开放的概念,需要在行动和反思中持续创造和成熟。如果说通识教育是教师指向学生的教育活动,那么通识学习则是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经由学生的通识学习,通识教育严密与完美的设计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效果都大打折扣。阻碍通识学习的障碍是专业主义和功利主义,促进通识学习需要教师开放心灵,需要适度空去学生的专业束缚。通识教育本质中蕴含着重要的元素就是选择,包括学生在未来人生中的不断选择和当下教育中的选择,这意味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和国家高等教育系统需要持续深入改革。  相似文献   

19.
高校的课程体系怎样才能建构的科学、合理,怎样才能使大学生们形成较完善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这是高等教育课程论中的核心问题。笔者通过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原则与机制的探索,努力寻求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教育界对于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已基本上形成共识.因此,高职院校应通过基础课程"人文化"、专业课程"原生化",以及加强隐性课程建设等途径,有效地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