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创造性行为量表,对大学生创造性行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群体中存在多种类型的创造性行为模式;即使在大学生这一智力水平较高的特殊群体中,创造性行为也是相对比较少见的;各种创造性行为类型中,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创造性行为主要表现在一到两个具体领域,只有少数个体在多个异质领域(比如艺术和科学)都具有创造性表现;就中国大学生群体而言,不同类型的艺术领域(如音乐、绘画等)似乎属于异质领域。在某一艺术领域具有创造性表现并不意味着在其他艺术领域也表现出创造性行为;不同专业和性别的大学生在创造性行为类型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创造性行为类型和大学生学业成绩无关。  相似文献   

2.
李婷 《甘肃教育》2008,(6):52-53
音乐本身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机会。《音乐课程标准》规定,音乐教学的“创造”领域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探索音响与音乐(音响探索)、即兴创造(综合性创造活动)、创作实践(音乐创造)。  相似文献   

3.
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的大学生群体对理想辅导员管理行为要求有一定差异,通过现实辅导员和理想辅导员的比较揭示出:高校辅导员在管理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工作性行为,而关系性行为功能则相对较弱。依此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选择特定的测验类型和测验材料的标准有以下几条:1.必须与创造力的基本原理有关;2.必须与现实生活中成人的创造性行为有关;3.每一种测验必须从创造性行为的一个不同方面取样验证;  相似文献   

5.
男女大学生自尊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问卷测验法和深入访谈法相结合,该文调查研究了大学生自尊水平上的性别差异及其具体表现。结果表明:(1)大学生在自尊水平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城乡,家庭关系,家庭经济状况等因子对男女大学生自尊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关系对男女大学生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侧重和差异,且整体上呈现为两极性影响。(3)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假性自尊现象;(4)男女大学生中均存在因低自尊而导致的弱热群体,且表现出特定的性别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与性观念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随机调查了180名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水平、性观念及性行为现状。得出结论:1.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方面有显著差异(p=0.009),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不同年级间有显著差异(p=0.008),四年级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一年级大学生;在接受过扣没有接受过性教育的同学间没有显著差异(p=0.532)。2.大学生的性观念体现出更加开放前卫,更加多元化的趋势;3.大学生性行为发生比率为16.0%;4.男、女生在对待婚前性行为、贞操、发生自慰行为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实验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前言我国小学自80年代中期开展创造教育至今已有十余年历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1)单独开设创造活动课或创造思维训练课这一创造教育模式对提高学生学科的创造性学习能力效果不显著;(2)学科创造教育中训练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8.
以分层取样的方式选取541名大学生,采用社会性问题(故事)情境和SCL-90,考察了创造性的社会问题解决的结构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创造性的社会问题解决策略的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适当性、有效性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可抽取发散思维能力和适宜性两个主因素,累积解释率为89.68%;(2)创造性的社会问题解决与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相关;(3)计算机专业在SCL-90上属低分组的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显著高于高分组,管理专业学生问题解决总体上显著高于艺术和计算机专业。专业类型在创造性问题解决与心理健康之间具有调节作用,特定专业(如管理专业)的训练更可能改善创造性社会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适宜性和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3):135-140
采用一般拖延量表(GPS)和冲动性量表(BIS-11)对大学生被试进行集体施测,旨在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拖延程度,探究拖延者在冲动性行为上的特点和其具体的冲动性行为表现.结果显示:拖延现象在大学校园中普遍存在,84%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倾向,16.3%的大学生存在重度拖延现象.大学生的拖延行为表现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呈现出年级间和学科间差异:大二和大四学生的拖延程度高,艺术类大学生的拖延程度较低.在冲动性特征表现方面,高拖延者呈现出行为决策受损和行为抑制受损,集中表现在计划性缺乏和注意力缺损,具有较高无计划冲动性、注意力冲动性与运动冲动性.  相似文献   

10.
(一)德育艺术的特征1.创造性与主体性、个性化的统一。艺术是高度创造性的产物,没有创造就没有艺术,显然,没有德育创造,就无所谓德育艺术。德育实践活动的创造领域十分宽广,不仅是指那些为了某种德育需要而专门设置的创造活动,更主要的是指教育主体在德育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性、新颖性以及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鲜明个性与创造。独特性与个性化贯穿于整个德育活动之中,形成德育的基本格调与氛围。由于德育艺术活动的对象主要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青少年学生,因而比一般艺术对象更为复杂重要;就德育艺术创…  相似文献   

11.
李树锋 《考试周刊》2008,(2):172-173
美国当代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经过对大量的不同种类艺术的考察,认为艺术幻象是艺术的本质属性,一切艺术都应该以创造艺术幻象为旨归,并且它具有普遍有效的尺度作用.因此在她美学思想中,艺术幻象是一切艺术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一种创造性的生命形式,并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于不同类型的艺术之中.  相似文献   

12.
创造性内隐观是创造意识的最初形态,有创造意识才能产生创造行为。大学生的创造性内隐观涉及认知方式和人格特征两个方面,大学生对创造性价值的认识存在着不足,且对当前大学教育在创造性培养中的作用认可度也不高。有鉴于此,应从培养创新型教师、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自我发展、健全教育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创造教育是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和未来意识的创造型人才的心理教育,是包括课内创造教育、课外创造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领域的一种综合性全方位教育。其中,课内创造教育应成为主战场。笔者认为,我国应在高等教育中开设专门的创造教育课程,该课程(1)必须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2)注意传授关于创造的知识;(3)进行创造思维的训练;(4)进行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培养;(5)进行创造技法教育。  相似文献   

14.
以480名小学生的个性行为特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小学生个性行为表现教师评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山西省小学生的个性行为特点性别之间存在一致性和差异性;在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个性行为特点表现不同;在城乡小学生的比较过程中发现两者存在差异;在不同学历教师的评定结果中发现不同学历教师评定之间有一致性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一、学习困难的普遍性、重要性及研究价值 我们从20多年前开始对学习困难现象进行研究。学习困难(learning difficulties)在学术界也被称为学习不良(learning disabilities)。这是一个异质群体,该群体往往存在学业困难,同时又伴随一系列的心理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开放性特征。教学行为的开放性表现在认识“异端”的价值,接纳甚至追求“异端”。开放的教学行为能容纳各种类型的知识,能够引发不同类型的学习。教学行为的开放性,还表现为积极地创造和利用情感性行为。二、个体适应性特征。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行为指向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  相似文献   

17.
民办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王才康等人翻译修订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600位民办高校大学生及250位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民办高校不同类型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差异及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民办高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均分是25.45,高于中等水平(25),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并存在显著性差异;民办高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的群体较大;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来源地、不同家庭经济情况及父母亲不同学历的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民办高校文理科大学生及曾担任过班干部大学生与未曾担任过班干部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作家的行为是一种艺术创造。作家的道德行为有三个层次:首先,作家应具备一般社会成员所必须具备的行为道德;其次作家要遵循艺术创造的一般规律;再次,作家应以雕塑美好的心灵为己任,他的作品应有益于民族、有益于人民、有益于时代。作家的道德行为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作家的道德行为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生产;作家的精神生产活动是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的;作家自觉的、有意识的精神生产对他人、对社会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多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768名不同民族的大学生,采用问卷法,分析了大学生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的特点,以自尊和幸福感为心理健康的两个指标,探讨了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1)民族认同能正向预测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民族认同以自尊为中介变量,对抑郁幸福感产生影响。(2)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呈正相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显著高于汉族大学生;(3)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对主流群体态度呈负相关;(4)民族认同具有情景性,随着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民族认同逐渐减弱;(5)民族认同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主流文化社会中采取的文化适应策略,采取不同文化适应策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尊和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大学生,一般处于青年中、晚期的心 理发展阶段,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由于大学生群体的这一基本特点。在创造心理方面,产生了许多特殊的、具体的问题。 例如: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创造活动的大脑机制;大学生创造性培养的一般和具体的目标;大学生创造过程的基本规律;制约大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因素;等等。 上述问题,用已有的创造心理学的一般理论观点,失之一般化,难以作出恰当的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