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在作文教学中,我认为提倡学生写作文后记的方法很有效果。有个学生在《道是灰黄却有绿》一文的后记中写道:“也许我所说的‘灰黄’有损于学校的形象,未免说得一钱不值。但是确实是这么想的,也便这么写。我不想将‘灰黄’精减,也不愿将‘绿’粉雕玉琢,或许二者有点平分秋色。”这个学生的文章是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我肯定了学  相似文献   

2.
不少教师对批改作文颇为烦恼。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全批全改,精批细改,唯恐批改不精不细而耽误了学生,结果教师花费了大量时间,辛辛苦苦、费尽脑  相似文献   

3.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刚从小学跨人中学,这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对于我来说,面对新一届学生,就像分到了新一块田地,希望通过辛勤劳作来获得可喜的丰收。为了尽快了解他们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我要求新生们每人每天写一篇日记。实际上是鼓励学生每天用日记体的形式写一篇习作,字数不限,哪怕是一句话也行,但是必须坚持每天写,而且要交给老师,每一篇我都会批改并返回他们。  相似文献   

4.
5.
语文教师是学生求知之路上的引路人,除了帮助他们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向生活学习外,更为重要的是引领他们用全部的身心"感受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新的发现,追求"工于命意,必超然独立于众人之上"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过程,也是体现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的过程。学生要写好一篇文章,一方面,取决于认识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又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关系。这两者是有机联系着的,统一在一起的。写一篇文章,反映了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认识程度。平时观察不细,体验不深,分析不准;写时,脑子里就只留下一些朦胧的幻影,笔下就只能是一些笼统的描写。思想方法的混乱,反映在作文本上就会语无伦次,缠夹不清,自相矛盾,模稜两可。只有不断  相似文献   

7.
初中的作文教学是语文老师最头痛最苦恼的问题.老师苦于教,学生苦于学,甚至到了谈文色变的地步。它花去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因此.寻求比较科学的作文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怎样使学生由无话可说到文思敏捷.本人就根据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提出一点点拙见:  相似文献   

8.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刚从小学跨入中学,这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对于我来说,面对新一届学生,就像分到了新一块田地,希望通过辛勤劳作来获得可喜的丰收。为了尽快了解他们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我要求新生们每人每天写一篇日记。实际上是鼓励学生每天用日记体的形式写一篇习作,字数不限,哪怕是一句话也行,但是必须坚持每天写,而且要交给老师,每一篇我都会批改并返回他们。有不少同学语句别具一格,选材于平淡中见新奇,都从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但是也有一些学生的习作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是一些学生在习作中流露出的…  相似文献   

9.
写日记是一种天天练笔的好形式,它可以使学生把读书和写作、学习和记忆、观察和思考、模仿和创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好方法。一、深入地理解生活,表现生活许多学生因为不注意观察生活环境和自己周围的人、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感到作文没有什么好写的,常常为写不出好内容而苦恼。真无东西可写吗?不是。学生天天接触生活,有大量的见闻,他们阅读各种书报,观看电影电视,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多方面的,生活视野是广阔的。问题是不怎么留心,不作深入的观察,因此不善于把生活内容反映到写作中去。如果我们能坚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不断提…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改革的中心,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不仅是过去的课题,也是当前乃至今后仍需研究的课题。近年来,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其中,进行“两次作文”教学,效果极为显著。 所谓“两次作文”,即是让学生对同一作文题目先后做两次文章。实践证明,进行“两次作文”教学,体现出“四个有利”。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一直是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学生普遍存在"听说作文,如见猛兽"的心态.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立足于教法和评改等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作文实践中,老师们常常为学生的写作没有创新意识、内容贫乏、表达方面落入俗套,以及有抄、编、套的现象而伤透脑筋;学生则为无处着手、无材料可写、无从说起感到无助,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学生的观察积累和教师的要求、指导和评价等密切相关.下面就自己几年来的作文研究,谈谈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生的作文训练要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年龄特点,是一个循序渐进、系列化的训练过程。小学低年级段是作文教学十分重要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生不善于观察、想象,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弱;2.学生的生活知识和常用词汇相对匮乏。据此,我借鉴了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的素描作文训练,很好地解决了这个过渡阶段存在的断层问题。素描作文是指把绘画中的素描技法巧妙地运用到作文教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能单纯就题论题,而要把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作为作文教学的目标.首先要排除学生写作难的思想障碍,让他们明确,作文实际就是写话,即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其次要求学生作文时应尽量写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同时要把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作文教学始终,学生作文心理素质好了,写作难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写得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写出来的),尤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作文互改,以改促写,更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学生一拿到发回的作文本,往往只看分数和批语,很少根据教师的批改加以研究提高。为了克服这种现象,我们要学生试写“作文后记”。作法是这样的:每次作文  相似文献   

17.
<正> 印象据了解,有不少中学生为写不出作文感到作难,面对老师的命题冥思苦想,大多写不出令人满意的文章。日本宫下敕夫著《中学、高中国语教育法概论》第十二章《在生活中抓住机会练习写作的作文单元》“单元设计的理由”中,开头这样写道:“人们常常这样议论:‘国语课堂死气沉沉,学生们不爱作文!’很遗憾,本班的情况也不例外,其原因固然很多,其中有一条是:对于设计建立在学习语言技能、作文技能的迫切性以及痛感写作必要的自觉性基础上的具体场面考虑不够,因而学生不是自愿自觉去写,而是出于无奈,不得不写。这些都是已被检查到的实际情况”。(赵北柯译。引自《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通讯》一九八一年第4、5期)。看来,学生不爱作  相似文献   

18.
郑芳红 《语文天地》2013,(11):63-64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不仅体现了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也符合中学生作文的心理规律。具体实践可按"三步曲"来尝试。一、丰富生活,让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作文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作文是众多学生的绊脚石,在我看来作文教学不只是教法的问题,要让爱上语文学科,这样提高写作能力就有了最根本的保障。一言以蔽之,祛除作文教学中难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顽疾",需要"标本兼治","爱"中"积米"。  相似文献   

20.
组织学生自改作文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魏生元学生作文,教师改文,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但并不是科学的方法。学生自己不改,是学生作文水平提高复慢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长期困扰我们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曾就教于乡下的一听初级中学,教过几年语文课,深知语文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