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流程长,结构散,反馈少,忽视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培养,学生作文都是“奉命而作”,因而“千人一面,万人一腔”。古人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告诉我们,情感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是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怎样让学生的情感自然流露呢?一、关注生活,积蓄感情美学家罗丹曾经说过:“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然流露此,要让学生能够从平凡、普通的事物中发现生活的真谛,产生与众不同的情感共鸣。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用…  相似文献   

2.
秦湘潮 《文教资料》2001,(1):150-152
作文面批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作文面批的特殊性在于 :教师在面批学生作文时 ,不仅要动口、动笔 ,还必须对于学生提出的作文难点作直接的正面回答 ,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 ,较深入地剖析自己的问题 ,主观积极性得到发挥 ,因而心悦诚服。同时 ,面批又不能影响正常上课。在时间安排上学生的课堂学习始终是第一位的 ,教师要巧作安排。下面把作文面批与平时批改学生作文做一比较 ,我们发现有如下优点 :1、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当语文老师未开展作文面批教学时 ,虽也对学生作文认真地进行批改 ,又是眉批又是总批 ,但语文老师在作…  相似文献   

3.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平时给学生的作文评分,与其“客观”“公正”,不如注重实效。相信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能认可这样一个事实:学生对教师批改过的作文,真正感兴趣的不是那些眉批、尾批、红杠杠,而是分数;而真正对作文感兴趣又踊跃交作文的是那些作文分数高的学生。可见教师的评分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有多大。如果教师把作文评分仅仅看作是衡量学生作文成绩的价值尺度,则显然是片面的;作文评分还应该是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这才是作文评分的…  相似文献   

4.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平时给学生的作文评分,与其“客观”“公正”,不如注重实效。相信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能认可这样一个事实:学生对教师批改过的作文,真正感兴趣的不是那些眉批、尾批、红杠杠,而是分数;而真正对作文感兴趣又踊跃交作文的是那些作文分数高的学生。可见教师的评分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有多大。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 :“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批改的能力 ,教师该如何引导指点学生 ,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作文批改的历史表明 ,与其都由教师批改 ,不如指导学生自改或互批为好。学生自己思考、加工 ,印象深 ,理解透 ,收获大。自改可以完善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表达过程 ,使自己成为自己作文的主人。互批既可以检验自己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又能互相获得认识和表达上的补偿 ,提高自己“作”和“改”的技巧。为此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作文自改互批能力。一、树立信心 ,消除疑惧由于精批细改相沿已久 ,一…  相似文献   

6.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以“批”为主,尽可能把“改”的事交给学生去做。批改学生作文,目的主要在于指导学生改正作文中的缺点错误,从而提高写作能力。毫无疑问,这个“改”,只能落在学生自己身上,任何人不能越俎代庖。一篇文章只要比较精当地批出来了,要改的地方也自然清楚了。  相似文献   

7.
“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何其芳语)可是多年来,在中学作文教学中都是“学生作文老师改”,而且要“精批细改”。结果,学生的作文水平还是难以提高,教师虽然为此绞尽脑汁,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却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作得怎样,关系到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到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快慢。对这一项工作,大家都很重要,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如“多就少改”、“精批细改”、“多批少改”、“只批不改”、“重点地批、全面地改”,组织学生互相批改、指导学生自己修改,等等。这些方式方法,都有它们的“理论根据”,也都有各自不同的效果。平日同语文教师接触,  相似文献   

9.
姚斌 《陕西教育》2009,(7):104-105
“四环法”作文批改,即“学生演讲——学生和教师共同评讲——学生自改——教师抽批”的系列作文批改方法。具体做法是:一、学生演讲。就是由学生上讲台演讲自己所写的作文。在学生演讲前,教师收齐学生的作文本,有目的地抽阅上、中、下三类作文水平学生的作文各三篇,从中取得指导学生评讲和自改的发言权。  相似文献   

10.
如何恰到好处地给学生作文写尾批,最大程度地发挥作文尾批的积极作用,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便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基于这一认识,本人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在如何给作文基础差(本地区学生作文基础普遍差)的学生写尾批的问题上,探索出这样的“妙方”:“人文化尾批”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良药。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主要包括作文指导、作文批改、作文讲评三个部分,而作 文评语是作文批改中一个不可小视的重要环节。一则作文评语是否中肯艺术,是否富有情感 ,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态度优劣、教学能力强弱、审美水平高低的标尺,它将直接影响学生 的作文兴趣、作文水平和做人的准则。一则优秀的作文评语,能引起学生的思维谐振,情感共鸣,它输送给学生的信息是广泛而深 入的,有的甚至是终身受用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注重“评语”的启迪、教育及引导 作用。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一篇作文通过教师千辛万苦的批改,发到学生手里后他们首先要看…  相似文献   

12.
作文评改是语文教师头痛的问题之一。为既解放自己,又关照学生,评改作文可以采用三种方式:教师自己一 “懒”二“踢”的粗放式评改;家长“一对一”的精批精改;学生发挥主动性的“自批自改”与“互批互改”。  相似文献   

13.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是沟通学生写作和教师讲评的关节。作文批改得法,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情感,快速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一、针对性。是指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对需要说明的问题用直观规范的符号标注明了,或在眉批、总批中直接鲜明地指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的明确作文中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如给作文能力差的学生评改作文时,评语要轻评重改,要浅显易懂;而对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评语要轻改重评,要有启发性。既要负责任,又要“不负责任”。对一些“琐屑问题”,随着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他们会逐渐自己克服的,…  相似文献   

14.
刘日平 《教师》2014,(18):24-24
正作文批改令不少语文教师感到十分头痛,并且常常是"吃了力却不讨好"。老师虽然花费了很多精力去批改作文,学生的作文本上写满了教师的批改语,而学生的作文水平却提高甚微。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老师在作文批改中把作文的"批"和"改"全由自己一个人揽下来,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作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在1956年给上海市一位教师陈益堂同志的一封信中谈到:“学生作文不惟不知其缺点,亦不知其优点。”学生连自己作文的优缺点都不知,怎能提高写作水平呢?而学生之所以不能识别自己作文的优劣,是因为在平时,每次作文完了,批改则为老师一人之事。批改中发现学生所作之文有不尽人意之处,便主观地在作文本的行间按自己的意思另写上一段段的文字。而学生对老师为什么那样修改,则不甚理解,看了这样的改本“大概是不大肯去揣摩的,望了一望便塞进抽斗里去了。”(叶圣陶语)如此循环往复,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作文水平很难提高。因此,叶老又说…  相似文献   

16.
《河北教育》2007,(12):11-12
案例中两个教师的评改,呈现出了作文评改“从老到新”的实际走向:由精批细改型(教师2评语)到鼓励性作文评语型(教师评语)。两者各有所短,前者由于“专业术语”多,有固定的套路,评语大而空,学生不喜欢看;后者对学生的“表扬”多,学生很喜欢,但这样的评语和作文本身并无多大关系,除了鼓励外对提高其作文水平没有实质性的帮助。那么,如何才能使作文评改既让教师省时省力,又能行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提高作文水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提倡”出发去探索科学而实用的评改方法,从而夯实习作评改之路。  相似文献   

17.
作文评改在“拟题-写作-修改”三个环节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古人说“善作不如善改”“文章不厌百回改”。长期以来学生的习作都是由教师来详批细改,而学生拿到作文本时认真一些的能看看评语,而大部分学生只在意自己的分数。传统作文教学中“评改”这一环节的作用基本上被架空。一位教师面对数十个正处于心理转换期的青少年,如何在自己的指导下从学生本人熟悉的人和事中开掘出所要写作的内容,抒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如何能够全面了解他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体会到他们不断变化的所思所想,运用他们也许需要规范而又新鲜生动的语言,来改好自己的文章。如果在作文评改上没有新的突破,而仍然仅由教师一支笔褒贬是非,主宰乾坤,其结果势必导致学生作文的成人化倾向,这样也有悖于写作教学的初衷。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酚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然而,反观我们的学生,他们的文章大多情感苍白,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缺乏自己的思想号睛感,学生的自我情感、个性形象严重缺失.造成中学生作文情感严重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语文教师而言,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教师指导的学生作文追求“模式化”、“文学化”,忽视了“物以情迁,辞以情发,为情造文,有感而作”的写作规律.于是,学生作文,多的是条条框框,少的是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9.
一、转变评价观念——由传统走向开放 1.淡化习作,关注学生。批改作文是习作评价的一个主要方面,而传统的习作批改往往是教师不知疲倦地“精批细改”,可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关注作文背后的主人——学生,而习惯于以成人的目光、成人的思维、成人的情感来进行作文的批改,把自己当做“主审官”,不合心意则大笔一挥:“差”“不合格”“重做”等。  相似文献   

20.
传统作文批改方式可以用四个字来归纳:精批细改。教师不只对学生每篇作文的选材构思、谋篇布局详加分析,还得逐行逐段字斟句酌,负责任的教师甚至篇篇都加有眉批、边批、总批等,可谓煞费苦心。 怎样才能教会学生自己去修改作文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时就进行了作文“递减式”批改的尝试。经过多年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