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19世纪的英国文坛,快速崛起的女性作家群体以及文学作品形成了具有特殊魅力与巨大影响力的文化风景线。本文探讨19世纪女性文学发展,对其蕴含的女权意识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使英国走上了经济自由化、政治民主化、社会现代化的道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英国女性作家异军突起,19世纪英国有30多位女作家相继登上文坛,她们以女性视角对妇女的处境进行描述,创作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而19世纪只有英国的文坛出现了女性作家群的崛起,这应从当时的英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来探讨它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英国是资产阶级崛起,资本主义扩张的黄金时期。随着社会制度的进步,女性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女性对自我心灵和精神世界的关注使女性文学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潮流开始出现并不断壮大。夏洛特的《简.爱》正是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典型代表作品。本文以《简.爱》为研究文本,认为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对女主人公简.爱女性意识觉醒具有双重效应,通过论述资本主义发展与简.爱女性意识觉醒的相似性,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对简.爱性格的影响揭示了十九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崛起与女性主义意识觉醒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福斯特把小说的女主人公露西置于英国文化与意大利文化的冲突中,直接导致了这个中产阶级女性文化身份的分裂及嬗变:露西在意大利文化的影响下,文化身份分裂为渴望融入意大利世界、享受美好生活的露西与被英国中产阶级男权意识牢牢束缚的露西;最终在爱默生父子的影响下,露西抛弃了她中产阶级的文化身份,与英国下层阶级的男子结合,成为了边缘化的中产阶级。  相似文献   

5.
处于西方文化中心的英国女性解放运动与中国的女性解放运动有着不同的格局,这种不同的格局,使中国和英国的女性文学在女性解放运动意义上出现了差异。中国和英国女性共同的受制于男权中心文化的地位又使女性文学在差异中显示出某些方面的趋同。  相似文献   

6.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英国女性文学异军突起,涌现出很多杰出的女性作家,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本文通过分析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文学兴起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时期女性文学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处于西方文化中心的英国女性解放运动与的女性解放运动有着不同的格局,这种不同的格局,使中国和英国的女性文学在女性解放运动意义上出现了差异。中国和英国女性共同的受制于男权中心文化的地位又使女性文学在差异中显示出某些方面的趋同。  相似文献   

8.
现代湖南女性文学的崛起与发展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上一种很有底蕴的文化现象,将湖南女性文学的发展与中国女性文化建设对接起来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我们认为,湖南女性文学创作和文化建设要注重创新、强化本土意识、凸显女性文化特色和体现中国红色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9.
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一时期女性意识的觉醒成为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文章以该时期女性作家的创作意识为出发点,深入分析了19世纪女性作家创作意识形成的经济、政治、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承等因素,进一步探讨了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对女性文学繁荣、教育事业发展、女性意识形成、思想文明进步等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雷蒙德·威廉斯是英国新左派文化政治最杰出的“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成人教育”是他从事学术研究的发端.他借助《政治与文学》、新左派文化运动等平台把“成人教育”的文化政治诉求付诸实践,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他从事的“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为英国新左派的勃兴、为英国文化研究和“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崛起提供了认知平台和思考语境,这是威廉斯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论罗马帝国晚期的文化转型与女性婚姻地位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马帝国晚期出现了从古典文化向基督教文化的转型,这对妇女生活产生了影响。本文通过比较研究表明,古典文化中的妇女有较多自由,但在婚姻生活中处于不利地位。基督教强调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将婚姻看作圣事,限制了男子的任意休妻与婚外性行为。因而使妇女婚姻生活得到更多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语言推广与文化传播已经成为各国增强国家软实力、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战略举措.为了维护并加强英国的国际地位,最大化英国的国家利益,英国政府于1934年设立了英国文化委员会这一海外英语推广和文化传播的准官方机构,积极推进英国的国际文化教育交流活动.英国文化委员会作为文化外交组织,其在语言文化推广方面所取得的成功是史无前例的.而世界“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正在迅速地以文化为依托向世界传播,这迫切需要我们总结发达国家推广语言、传播文化的经验、学习他们的成功方法,以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语言文化推广方针和政策.以英国文化委员会为中心进行语言文化推广策略的研究,正好可以为汉语国际推广的核心机构—孔子学院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照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英国是茶叶消费和贸易的大国,茶叶的消费融合了英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因素,形成了英国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这种茶文化源自于英国王室,盛行于贵族,又被新兴工业资本家和普通大众所效仿,体现了英国人文化向上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源于英国贵族形成的文化霸权,有一定的正面意义,但消极作用更加显著,对英国这个文明古国的未来发展趋势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南海 《职教通讯》2012,(25):1-4
职业教育总是受制于一定的文化环境的,我们把职业教育在其所处的文化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的状态称之为职业教育文化生态。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文化生态的状况令人堪忧,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应努力培育对中国职业教育构成文化支撑的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文化体系,构建国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制度体系文化,按照产业的形成规律、企业的成长规律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探寻企业文化与职业教育文化有机融合的时机与途径,提升富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5.
中世纪早期,英国的阅读文化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受到宗教文化的制约而发展缓慢,但到中世纪晚期时,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在英国的兴起,阅读文化凭借着民族语言——英语的普遍运用而得到较快地发展。阅读文化的发展促进着思想和知识的传播,提高了民众的文化素养,有利于加强文化联系而塑造共同的文化心理,也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进程。阅读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图书出版制度的变革,而图书出版制度的变革又进一步解放了阅读文化,使阅读文化逐步走向繁荣。阅读文化的发展对于知识的传播、思想的培育、道德的培养、技术的传承和整个社会精神面貌的塑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所有这些都汇聚成文化的力量推动着英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进步与国家的崛起。  相似文献   

16.
裕固族在历史上一直以口传方式传承文化传统,但是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兴起了建家谱现象.此现象是裕固族第一代知识分子退出历史舞台后,对“地方知识”的重视和“文化自觉”的产物.虽然家谱文化尚不完备,但是昭示着游牧民族“口承文化”文本化的一种诉求.  相似文献   

17.
Informal interviews and ethnographic research are usedto identify the motivations of Japanese women to studyin Britain, and to examine their experience asstudents as well as peripheral members of the laborforce. It is found that Japanese women's motivationsto come to Britain to study are encouraged by theforces of globalization, including economic, culturaland intellectual factors. Women are also pushed tostudy abroad by domestic factors, as although Japanhas developed an egalitarian education system for bothsexes, women still encounter conservative social normswhich constrain their lives and limit their jobprospects. Japanese women's experiences of highereducation in Britain are mixed. Some women feel thattheir presence is merely tolerated and that they arenot encouraged in their academic endeavours. Othersfind British higher education gives them theopportunity to develop their critical faculties and tobecome integrated into the life of the institution. These mixed responses are indicative of thecontradictory consequences of globalization ineducation. Globalization has helped to give new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to Japanese women. However,it has also created an international recruitmentmarket in which som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view students in financial terms and not as members ofa scholarly community. One of the ironies ofglobalization, therefore, is that the mutualeducational advantages of cross cultural contact areundermined by a reductive, narrowly economic view offoreign students as a source of revenue.  相似文献   

18.
何存中是80年代中期崛起的湖北“实力派”小说家。何存中小说的突出特点是富有一种文化品格。这种文化品格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是对流氓无产无者的文化反思;其二是表现传统文化的尴尬处境;其三是重建文化人格;其四是地域文化的营造。  相似文献   

19.
铁凝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小说最引人深思的是关于人性探索的主题,她冷峻地剖析自我,探求生命本质,开启了女性自我批判、自我审视的时代。通过女性自身心灵世界的探密,批判女性自身弱点,对女性在现实中的地位和文化角色保持清醒的认识,深刻透视女性文化。审视人性弱点,揭橥灵魂丑恶;诠释两性世界,烛照现实命运;挖掘人性沉沦,警觉物化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