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要刻苦地掌握第一手材料 1963年9月下旬,谢老(觉哉)在病中,我去看望他,他问我为什么很久没有来了,在忙什么? 我说:“国庆前夕,忙于组织节日的文章,以前每逢节日,总是请谢老给晚报写文章的,今年您病了,待明年再给我们写吧。”谢老没有说话,有些激动。他是很支持报刊工作的,每逢节日之际,不少报刊约请他写诗、写文章、题字,他总是在百忙中欣然答应。他说过平日的报刊要办好,节假日的报刊更要办好,更要办得丰富多采,因为读报的人多。没有料到,  相似文献   

2.
搞新闻的钱干事虽是我的顶头上司,但只比我大几岁。所以,平时和我们在一起时格外显得亲近,如兄弟般,和他在一起时,从未有过那种在领导面前的拘束、紧张的感觉。特别是每当从报刊上看到他的名字时,心里就涌起一种难以名状的亲切感。这位像大哥一样的领导,不仅人品好,让人心中佩服,而且他的英语水平在部队首屈一指,叫人羡慕不已!但前不久,他向组织提出了去西藏工作的申请,这个消息使我大吃一惊。我知道,这将是他在自己人生旅途上又一次艰难的跋涉,当然,也是使他的新闻采写水平更上一层楼的大好时机。想到昔日的友情,就更加使…  相似文献   

3.
列宁在他战斗的一生中,和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始终把报刊当武器,报刊活动是他的革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革命家——新闻工作者的列宁,在不断参加报刊实践的基础上,丰富了办报思想和报刊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今年是列宁逝世六十周年。学习和继承他给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留下的宝贵遗产,是极有意义的工作,是对这位把一生献给革命,献给革命报刊事业的导师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4.
王韬是我国近代报刊的开拓者,1874年1月5日他创办了我国近代最早的报刊之一——循环日报;他是我国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在他启蒙下,到二十世纪初,逐渐形成了我国近代办报思想;他是我国第一个报刊政论家,开创了报刊政论文体,经梁启超等人的继承和发扬,形成了我国近代报刊以政论为主体的显著特点。王韬在我国新闻史上是一位颇著影响的人物。数十年来,许多学者对他的报刊活动进行过研究。本文就王韬报刊活动中的几个问题进行考证,现就教于新闻界的学者们。  相似文献   

5.
一次,我有幸目睹了山东省宁津县人武部副部长王汝恒的作品剪贴:“哇!厚厚七大本!”一数,竟有数百篇新闻稿件,其中近20篇作品在军内外报刊上获奖。在惊羡和敬佩的同时,我也从中找到了他奋斗的足迹,发现了他获得丰硕果实的答案:只要敢于拼搏,就会有所成功。从在政工科当干事至今,人们给他总结了“三勤”即脑勤、腿勤、笔勤,就凭这股勤劲儿,10多年来,他年均在各类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和内部文章60多篇,连续多年被《山东国防报》、《黄河民兵》等6家报刊电台评为优秀通讯员,连年被军分区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和优秀政工…  相似文献   

6.
伯乐与编辑     
报刊编辑的任务,好像就是编好报刊。而克拉索夫的一段许,却使我想到报刊编辑的另一个任务。伟大的俄罗斯诗人(?)克拉索夫当过多年的编辑,谈到他接待投稿者的情况,他说:“我总觉得,似乎那个要告辞的神秘的、陌生的、几乎总是腼腼觍觍、羞羞答答、笨手笨脚的男客人或者女客人——正就是普希金  相似文献   

7.
因为在《美文》杂志社工作,就接触了许多作家。作家里也是各色人等,有的文不如人,有的人不如文,有的见过一面了从此不愿再见,有的相见无事,不见倒又想他。唐兴顺是从河南风尘仆仆地来过一次,他长得很厚实,言语也质朴,大家对他的印象非常好。在我的观人经验里,越是像文人的越不是真正的文人,模样朴拙者却往往成文章高手。再者,不服一人或逢人便服都是妄人。唐兴顺走后,我对编辑讲:要重视这个人。果然以后他写得很多,除了在《美文》上发表外,国内一些重要的报刊上常见到他的作品。我曾经把他和许多作家作过比较,企图要验证我的一些看法,比如他…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1997,(2)
不久前,我去图书馆的阅览室翻阅报刊,耗去了一上午时间,竟然觉得那么多报纸上的副刊,刊物上的主要文章,内容大同小异,差不多都是名人访谈,“明星”介绍。就连一些地方小报也是紧紧抓住名人和“明星”不放,使人读后腻味顿生。后来我和报刊界的几位朋友谈及此事,他...  相似文献   

9.
《今传媒》1997,(12)
走近《税收与社会》文\孔明在林林总总的报刊里,我对一本杂志情有独钟,那就是《税收与社会》。当她还叫《西安税务》的时候,我因为写《税收史话》而闯进了她的世界,进而认识了她的创办者曹钦白先生。他是一位让人一见就想走近的人,所以我成了他座前的常客。几乎隔一...  相似文献   

10.
读者一定会从报刊上见到:“漠人”、“边塞”、“边城”、“塞外”、“雪城”等署名的文章。许多编辑们也会收到这些署名的来稿。来稿上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政治部审稿专用章”的朱红大印,落款地址是“甘肃省临洮八里铺部队新闻中心张雪城(或王玉琴)”。人们当他是一名军人,一个作家。我要在这里告诉世人,他是一个专门从事剽窃报刊上文章的“剽客”!  相似文献   

11.
我有个朋友,是好几家报刊的特约通讯员或通讯员。就写稿而言,他有较高的政治修养和文字修养,并不是一件难事。可是,某些报刊“委托”给他的一些其他任务,却使他很苦恼。一是动员发行。本来,通讯员协助报刊做好发行工作,是义不容辞的。但某些报刊却给通讯员下达发行指标,少则十份、几十份,多则上百份、几百份,这就使得通讯员很为难。  相似文献   

12.
董治顺 《今传媒》2003,(2):80-81
沙铃是个老报人,正儿八经办报办刊36年。后来到宣传部门任职,仍是主管报刊、广电、出版的新闻官。后来退下来了,又被聘为省上的报刊审读员。前后加起来,整整53年,超过了半个世纪。我说,你由报刊的老总到新闻官,再到审读员,这是拿大梁搭鸡窝,大材小用,他说,他生来与报刊有缘,一辈子跟报刊打交道,难舍难分,不是大材小用,叫“从一而终”。  相似文献   

13.
在我的心目中,储瑞耕真是个人物.他是江苏武进人,1970年毕业于上海海运学院远洋运输业务系英语专业,这样的学校、专业,按照常理,对于新闻、评论、杂文的写作,对于办报办刊,他是"门外汉",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而他经过30多年的奋斗,成了河北乃至全国杂文、新闻、言论、报刊出版界很有名气的一个人物.  相似文献   

14.
郑超麟,党的早期报刊工作者,福建漳乎人,“五四”后去法国勤工俭学,后转至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9月奉命回国,先后担任过中共中央宣传部干事、秘书、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长、中央出版部负责人、党报编辑委员会委员等工作。最近我几次访问他,他谈到一些有关党的早期报刊活动的史实,弥觉珍贵,现整理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文学家的契诃夫,大家是很熟悉的;至于他同报刊的关系如何,知道的人就不那么多了。最近从一些材料中看到,契诃夫不仅重视报刊工作,而且在这方面有不少很好的见解。从初学写作到成名之后,契诃夫始终同报刊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对报刊工作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文学这个狭小的圈子,而是把它看作在更大范围内影响生活的工具。他认为,报刊工作“比广义的文学工作,例如,比小说写作更能吸引人”,办报纸刊物的人“常有机会看见自己的斗争的直接结果。……这种快乐就连最杰出的作家也不会经历到。”  相似文献   

16.
“夏衍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当代文豪,他不仅在电影、戏剧、文学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并且是个杰出的记者,在中国进步报刊史上的地位,可以与邹韬奋、范长江、胡愈之等人并列。他一生中编辑过多种报刊,《救亡日报》、《华商报》、《新华日报》、《建国  相似文献   

17.
通讯员园地     
工作之余,我喜欢动动笔,写写短文。每月,都有一二篇文章发表在当地的报纸上。因为我文化低、基础差,也写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所以从来没有想过要往其他报刊投,只是在本地开花结果而已。为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一天,我来到刘志坚老师的家,向他请教写作知识。他是全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邵阳市作协副主席,已出版了多部作品。我很喜欢他的散文。他告诉我:“文无定法,认真就行。”我走时,他送给我两本书,一本《红尘风景》,一本《窗含西岭》,都是他的新作,他在书上签了名,写了“请友指正”。天哪,我的水平与你相差十万八…  相似文献   

18.
某综合仓库政委李庆年,被人们誉为“分部一支笔”。李庆年这个名字在报刊上没少看到。没见到他本人之前,原以为他是个专业作家,没想到他就在离自己单位不到20公里的一个仓库担任政委。崇敬之余,采访他的念头终于再也无法控制了,于是,经同办公室陈干事的引见,见到了这位令我崇敬已久的人。初见李庆年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他是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人,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特别是满脸胡老子,让人感到他一副老相,与他那文风以及被人称作为“分部一支笔”的绰号怎么也对不上。然而,当翻开李政委的那几棍子剪报册以及那提获奖证书和那即将出…  相似文献   

19.
洪振快的新书《官心民意》出版前,作为他的同事,我先睹为快。他希望我能写几句话,印在封底作为推荐语。我写道:"在泛娱乐化的当下,洪振快是属于极少数既年轻又读书的人。他不仅读,而且思。为文游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字里行间跳动着灵性和知性,好读、耐读。"洪振快学中文出身,却热衷于对历史的研究。他在沉下心研究历史的同时,也关注现实,常在《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有影响的报刊  相似文献   

20.
每看到自己的稿子在山西工人报、中国军工报刊出时,就情不自禁地想到我的厂长,正是在他的帮助下,四年来我对外发稿600余篇,就有500多篇被采用。我们厂长叫胡忠秀,他是位地道的山东大汉。1993年工厂连续多年亏损,兵总公司在我厂首开民主选举厂长之先河,这位毕业于南京炮兵学院(现改为南京理工大学)的山东人以绝对优势当选。担任厂长的5年间,他除了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