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老说过:"请老师们时时刻刻想到,学生跟种子一个样,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师能做到的,只是供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让他们自己成长。"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个性化阅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得到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相似文献   

2.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一个人语文能力发展的一个小小的阶段,而堵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他们语义能力终生发展的源泉。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落脚点是在学生主动学习中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跟种子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师能做到的,只是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让他们自己成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3.
由喜欢老师而喜欢老师所任教的学科,从而愉快地努力学习。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学生学好生物的基础。 一、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仅会经常进行自我评价,而且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表现出要求他人对自己关心、尊重、理解。所以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  相似文献   

4.
李青春 《考试周刊》2012,(68):28-29
也许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一些高中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表现得十分功利。他们不再像初中、小学老师那样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投入.为了能够有效增加学生卷面上的所谓分数,他们常常制订“严酷”的训练计划,不惜让学生“跋山涉水”、负重前行,他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就把自己放到了学生的对立面.并拉出一种“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骇人架势。在这样无情的严训中,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标准》还倡导建立成长记录等实质性的评价方法,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的情况和成长的历程.数学日记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思想、方法和情感的平台,通过一年多的尝试,我们欣喜地发现把数学日记引入作业后,学  相似文献   

6.
牧东 《课外阅读》2011,(1):40-4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抛弃了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大量涌入城市淘金,开拓自己崭新的大地。他们常年在外,其子女或留给老人照料,或托给亲人管护。这些被留下来的特殊“人群”,我们称之为“留守学生”。这个群体的学生在我校已有相当数量。他们的表现往往令人堪忧,无论足老师还足家长,  相似文献   

7.
顾晓红 《考试周刊》2009,(21):36-36
体验是一种包含感受、情感、理解、联想、领悟等诸多心理在内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体验性的小学教学“把学生看成人”,“把语文教学看成是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成长过程”。具体来说是指在教学中把学生从枯燥的语言形式的分析和语言知识的灌输与记忆中解脱出来,让他们“以自己的需要、价值取向、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已有的经历等完整的‘自我’理解,去感受、去建构”,从而生成自己语言学习时独特的情感感受、领悟和意义。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自主.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教师形成教一门专一门的单科定势,问题由老师提出,过程由老师代替,答案有老师做出.学生只能被动地读别人编好的书,学别人总结好的经验,模仿别人设计好的逻辑.致使学生学地乏味,没有兴趣,没有自己的体验,没有自己构造的逻辑.教师把自己当成三尺讲台的“霸主”,有着不可动摇的“知识权威”,这种专制思想极大打击和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和情感.如果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学生自由地呼吸,让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和想法,  相似文献   

9.
“90后”是成长于网络中的一代,避免了现实的尴尬后.他们会在网上胆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现在许多老师为了与学生更好地交流,纷纷注册QQ和班级博客,一位佛山中学老师说。  相似文献   

10.
一般说来,小学生的习作也都是要表达思想感情的.这叫“立意”。可是有不少学生的习作,只是没有目的地为写而写,没有表达任何思想感情。这可能是他们在下笔之前根本就没有“立意”,他们把“立意”看得太神秘了,或者是我们老师自己把“立意”教得太“玄”了.(我听到不少老师讲“立意”有“玄”的感觉),使他们不敢去“立”的缘故吧。其实,“立意”并不是玄乎的事,只是从认真写事物的过程中,产生出的一种情感罢了。这就要求老师要善于从浅显的事例子中.进行自然而通俗的引导,使学生知道“立意”是十分自然的事。我常常举平常的例子,让学生做“立意”训练。  相似文献   

11.
笔者常听到有学生对教师的评头论足:“这老师上课,冷冰冰的,没意思”,“这老师我们去问题目那么不耐烦”,“这老师上课里嗦的,没劲”等等,这些评语的潜台词是“真不愿意听他的课”.凭着对任课教师的好恶感来决定对该门课的是否有兴趣,这是一部分中学生常有的现象.这中好恶感,即情感的产生与青少年的心理成长是密切相关的.在这段时期,‘他们常常对自己喜爱的对象和活动表现出热衷;对自己心服的人或关心自己的人表露出欣羡和感激.”(《心理学》华师大出版社)根据资料记载:1981年对全国十省市在校青少年的研究.发现青少年学…  相似文献   

12.
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尝试、磨练和失误,最终变得聪明起来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待学生的错误要有良好的心态和一双独具的“慧眼”,要把错误看成是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这是学好数学的一剂良药,要呵护学生脆弱的情感,帮助他们重拾自信,教师要因势利导,挖掘出错误潜在的价值,让其发挥最大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金艳 《学语文》2010,(1):19-19,48
契诃夫曾经说过:“儿童有一种交往的需要,他们很想把自己的想法拿来眼同学老师交谈。”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组员辩论、合作解疑、共同探究等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可以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聆昕和理解别人的看法.促使他们不断反思自己的观点,体验不同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闫红梅 《人民教育》2011,(16):77-78
每年的教师节,学生们都会自发地用自己的方式向我们这些做老师的表示衷心的祝福和诚挚的谢意,其中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今年的毕业典礼上,学生们说得最多的还是“感恩”,“感谢老师的关心”,“感谢老师的指导”,“感谢老师的鼓励”……总之,他们几乎都表达着一个意思:老师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张晓 《湖北教育》2006,(3):22-22
学生为什么会顶撞教师呢? 1.有的学生想以“顶撞”证明自己的个性与独立。中小学生处于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们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证明自己已长大了, 他们期盼摆脱老师与父母的“唠叨”。于是,有少数学生在老师面前显得不耐烦,往往在与老师谈话的过程中顶撞老师。这类学生,往往平时比较调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到底什么样的老师才能称之为“好老师”,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笔者认为,能够倾听学生的心声,平等地引导学生成长,能够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一个好的老师是不断地和学生一起成长的。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做到了吗?教师苦口婆心的劝导是否真的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师指出学生的错误,是否有想办法帮他们如何解决?在处理学生工作的同时不断地思考和反思自己,和学生一起成长,是做班主任德育工作这几年的最大收获。  相似文献   

17.
教师节那天。曾教过的儿名学生到校来看我,他们兴高采烈地向我一一报喜:“老师.我考上一中实验班了!”“我考上四中了!”“我考上二十五中了!”……(这些学校都是我们当地的重点中学)我幸福地分享着他们成功的喜悦和对自己未来的美好憧憬。“谢谢您,老师!是您告诉我们心中一定要有目标,要永不言败!”被其中一个孩子这番言语牵动着.我思绪翻滚,不由想起自己从教十余年来走过的日日夜夜。想起那给我启迪、伴我成长的一幕幕……  相似文献   

18.
近来我发现班级里面有一些学生.对自己很不“关心”:老师表扬“好事情”.他们就望望那些“佼佼者”:老师批评“坏现象”.他们就看看那些“后进生”。似乎什么都与他们无关.什么对于他们都无关紧要。他们满足现状,不会十分落后,也不会积极进取。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听课时有一个习惯——总喜欢将自己摆放在学生的角度参与课堂教学。我时常会想:如果自己是一个孩子,我希望老师给我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答案是“儿童情趣”。我以为,“儿童情趣”是基于儿童心理特征.并能引起他们对课堂学习认同的一种情感和趣味。发掘儿童思维过程中的“情趣”因素,往往能够更为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韦志中 《顽皮娃娃》2009,(1):I0012-I0013
情感表达仪式的过程是亲密关系的过程,也是获得爱的能力的过程。孩子在潜移默化地学习父母亲的亲密关系模式,逐渐形成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在融洽的亲密关系中成长的孩子,会更有安全感,心理会更平和,情感会更丰富,长大以后和异性相处获得快乐的能力,要高出那些没有学到的孩子。这种关系氛围为成长中的孩子,铺好了未来亲密关系的健康之路;否则,未来孩子会经历更多的情感关系波折,因为他们的“课堂”是不健全的,他们的“老师”是不合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