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刘宏博 《家教世界》2013,(8X):230-231
大学生运动员平时多以业余训练和赛前集训的方式备战运动会的比赛。通过对兰州城市学院排球队的调查,找出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赛中技战术的运用水平,增强训练效果。本文探讨大学生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特征,提出临赛前的心理训练方法,使其具有调节比赛心理,适应瞬息万变的比赛形式,取得最佳成绩。  相似文献   

2.
采用综述法,探讨心理素质和心理训练的特点,根据现代排球运动特点和排球运动员的专项心理特点,并结合高校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特点,提出对高校排球运动队进行心理训练的方案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陈贵春 《考试周刊》2014,(77):106-107
羽毛球属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目,技能是其主导因素,但技术训练并不是基础训练的全部,高校业余羽毛球运动员要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必须针对比赛的特点及比赛时的心理进行正确的心理训练。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赛法,对现代羽毛球运动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高校业余羽毛球运动员心理,探讨如何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心理特点、心理训练内容和方式进行探析,旨在帮助排球教练员明确青少年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目标,指导运动员进行科学的训练,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排球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5.
排球意识是运动员在排球教学训练和比赛中的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性和方向性的自觉的心理活动。针对高校排球教学与训练现状,详细探讨了大学生运动员在排球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排球意识的培养对策,对提高高校排球专项课的教学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排球是一项具有泛群众基础的传统体育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高校排球教学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及战术策略都是非常重要的训练内容,而心理训练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训练内容.事实上,心理素质对学生的技术掌握和临场发挥至关重要,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文章通过对高校排球教学中心理训练现状的分析,研究了心理训练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业余射击训练中进行以思想意识培养和思维方式引导为主的心理素质训练,能帮助运动员在比赛时稳定发挥.运动员要获得稳定的心理素质,从业余训练阶段就要进行长期系统的训练才能取得显著效果,这就要求教练员从训练细节入手,把心理训练方法贯彻到训练和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环节;针对影响射击运动员正常水平发挥的关键心理因素,实行重点突破;培养运动员端正比赛心态,保持技术和心理的稳定;心理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运动员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启发运动员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思维,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8.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是最容易发生变化的心理结构,它是运动训练所必需的最重要的心理机能的综合表现.现代排球运动发展很快,技战术水平越来越高,对心理要求也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对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研究,希望能对提高排球技战术水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排球运动员常见的心理紧张问题,准备不足,比赛经验缺乏,心理紧张.据统计这种紧张造成的失误占失误率的30%左右.现代排球的发展更需要具有良好的、全面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9.
对大学生排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影响心理训练的主要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心理训练的提高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心理测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甲级队排球运动员的特征性自信心水平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我国排球运动员心理素质选材和科学的心理技能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最终为提高我国排球运动的整体水平服务.  相似文献   

11.
对干扰排球运动员正常竞赛心理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排球运动员抗干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途径及赛中提高抗干扰能力的措施,旨在帮助运动员建立起竞赛心理优势.  相似文献   

12.
排球比赛中替补运动员不同于主力队员 ,但在比赛中如果教练员应用得当 ,运动员发挥出色 ,往往又能出奇制胜 .本文就排球比赛中替补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及他们在赛前 ,赛中 ,赛后的心理变化进行了探析 ,强调重视替补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将有利于排球比赛的胜利 .  相似文献   

13.
对高校学生足球运动员赛前焦虑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大学生业余足球运动员赛前焦虑状态的研究,探讨了运动员赛前焦虑状态对运动技战术水平发挥及比赛成绩的影响;揭示了与足球运动员焦虑状态相关的因素;旨在为足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和赛前心理状态调整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现代排球比赛是在激烈竞争和复杂的局面中以己之长克敌之短,而各队的特定战术发挥则主要依赖于队员们的战术意识,因而战术意识是排球运动员必须具备且要不断提高的一个重要心理素质。他既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水平有效发挥的前提条件,也是其自身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根本保证、本文从训练比赛的多个环节阐述了排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男子排球运动的快速发展,身体素质越来越成为优秀运动员提高和发挥技战术水平的基础与保证.对不同位置男子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优劣势的特征研究,能较好地揭示其内在规律,为制定不同位置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计划与训练比重提供理论依据,使身体训练与排球"专位化"技术所需的身体素质紧密结合,从而达到科学化训练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方法,对高校排球专业与非排球专业的学生,在排球运动的学习和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调研、分析,提出思想上重视运动中的损伤,积极地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损伤,伤后要做些辅助练习等措施,为今后更好地预防排球损伤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使参加排球运动的学生减少伤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
一个成熟的球队要想在比赛中有上佳表现 ,要求运动员要具备全面的技战术水平 ,良好的心理素质 ,并且 ,对新规则的理解和运用要恰到好处。排球新规则实施后 ,由“发球得分制”变为“每球得分制” ,对排球运动的各项技战术的要求更加精确、细腻 ,尽可能地避免失误 ,攻防之间的配合和接应的准确性、熟练性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8.
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出发,提出了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探讨了大学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中的作用以及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乒乓球业余训练当中,需要在完成工作量,课余时间来培养对乒乓球有潜力的运动员人才,因此业余训练的有效性也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乒乓球业余训练中队员盯球意识培养前后的技战术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队员盯球意识能力提高后,其技战术也有一定的提高。因此,在乒乓球业余训练中培养队员的盯球意识能有效提高乒乓球业余训练的有效性。文章就乒乓球业余训练中盯球意识的培养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希望能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