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广东第二课堂》2009,(6):30-32
本期主题:诗歌或听来的故事 总有些诗歌或者听来的故事,在我们不知觉中落下痕迹,在内心的河里悄悄流淌。有一天我们想起,那些曾经在耳边轻轻吟唱的语言,像遇见星星在夜里睁开的第一缕光辉。  相似文献   

2.
有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看看身边那些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他们授课方式的共同点就是:语言幽默、风趣、在轻松的氛围中便完成了知识的传授,课堂幽默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3.
2004年在骤然袭来的低温中缓缓地划上了休止符。在这刚过去的365天,是否有什么东西深深地打动了你?是否有什么东西窝在你心里令你不吐不快?来,用你的笔,你的文字,你的心,把那些曾经的悲哀,曾经的欢笑,曾经的失落,曾经的收获都倾吐出来:2004年,我最遗憾和最得意的……  相似文献   

4.
谭星信箱     
《初中生》2010,(9):118-121
yu□□□□cn@126.com:小学毕业了,烦恼也来了:那些曾经在身边停留与微笑过的朋友都已成为过去式——才一个暑假不见,再见面时,他们便已不是两个月前的他们……为什么时间的魔力那么大,那么能够改变人?过去的那些快乐竟然只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了,而那些曾经的忧伤怎么都被如此无限放大,让人走不出来?  相似文献   

5.
马耀孔 《教育革新》2009,(10):22-22
闲来读书。偶然读到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这话对我刺激很大,我不得不对我们当前的某些教育现象反思一番。  相似文献   

6.
蔡善刚 《现代教育》2003,(12):41-41
有位名师曾经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为学生巧妙地创设交际情景,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说话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产生不说不畅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杨艳 《早期教育》2006,(4):14-14
孩子升人大班后.我发现他们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语言区,反复摆弄语音盒中的实物,那些形象逼真、小巧可爱的物品让他们爱不释手。蒙台梭利博士曾经指出:“罂幼儿时期(0~6岁)是语青发展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如果孩子处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便可事半功倍地掌握某种语言。但语言的敏感期具有阶段性和特定性,一旦错过便无法弥补.所以一定要把握时机好好利用这一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我园抓住孩子们对语音盒所表现出的兴趣.充分利用游戏方式及独特的语音盒学具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引导。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很多磨难,很多惊心动魄,只有在回味它的时候。才能明白.那些曾经以为不可能突围的困境.其实并不算什么。  相似文献   

9.
心灵之狱     
程应峰 《教育现代化》2005,(10):127-128
曾经有三位前美军士兵站在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前,其中一个问道:你已经宽恕那些抓你做俘虏的人了吗?第二个士兵回答:我永远不会宽恕他们。第三个士兵评论说:这样,你仍然是一个囚徒!显然,回答“我永远不会宽恕他们”的士兵心中有狱,所困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事实也是这样,不宽恕别人就是不放过自己。  相似文献   

10.
于克欣 《江苏教育》2004,(5A):11-11
写下这个题目,我感慨良多。是什么使我们再次重提这个话题?记得,这是我上学时曾经讨论的啊!那些曾经昏暗无光的岁月,那些充斥着试卷、作业的校园生活,那些没有“音体美”的学生时代……  相似文献   

11.
曾经花了那么多的时间闲转,但我不后海,那些时光和那些朋友,还有那些荒唐的想法,都给了我力量。  相似文献   

12.
曾经有不少教师询问我心目中好教师的标准是什么,我自己也曾经思索良久,但似乎很难用简短的语言加以描述。当有一天看到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在一本书中写的一段文字后,忽然有了些许感悟。他是这样说的:如果一个人回忆起同那些曾为自己留下终身智力影响的教师的接触,那么这个人就一定会发现.虽然那些教师在教学中违反过许多教育学上的固定的规则,甚至会在教学中扯得甚远,离开本题,好像是在聊天取乐,但他们也还能保持着思想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3.
历史是一条不舍昼夜、涛卷如雪的时间长河。置身于物欲横流、功利滚滚的红尘俗世,站在疏离经典、淡漠文学、弥漫着浅俗与浮躁的商业文化生态中,或许,我们四周的内心都潜藏着这样的疑问:在这片曾经生长着绚烂唐诗、柔婉宋词的土地上,那些蕴藉的意境、古典的情怀、浪漫的思想、瑰丽的语言难道都已消失于苍茫岁月了?我们引以自豪的“诗书教化”传统难道真的断了血脉?  相似文献   

14.
尤今 《教师博览》2006,(6):50-51
读女儿远方来函,有一段话,深深地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初到伦敦的那些日子,目迷五色,课余之暇,老往歌剧院和电影院跑,把课外书籍彻底冷落了。我忘了自己对阅读曾经多么的狂热,也忘了我曾经从阅读当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分。  相似文献   

15.
黎丽 《湖南教育》2010,(4):63-63
同学们: 大家好! 打我们懂事起,父母、老师就常教导我们,学会感恩,感谢那些曾经给过我们安慰、温暖的人,感谢那些曾经为我们提供帮助和支持的人,感谢一切曾经对我们有过恩情的人。而今天我要说的是,感谢你,对手。(台下一片唏嘘声)  相似文献   

16.
语言学家语言学家罗伯特·拉多(Robert Labo)曾经说过:“我们不努力去掌捏文化背景知识,就不可能较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懂得文化的-些模式和准则,就不能真正学好一种语言。”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英语教学进行文化渗透,为今后英语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林怡 《顽皮娃娃》2009,(2):I0007-I0008
语言开发需要避免的三大误区 分析那些宝宝语言发展相对比较慢的案例就会发现,这些宝宝的抚养人并非没有给孩子语言的熏陶,而是在促进宝宝语言能力提高的过程中进入了一些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张维理 《留学生》2011,(3):54-54
丹麦人会说几国语言是不稀奇的。曾经有人向一位马路清洁工问路,那清洁工一开口就问:“你要我用什么语回答你?英语?法语?意大利语?”我的中国朋友大吃一惊:“一个普通清洁工都能讲几种语言!”  相似文献   

19.
顾云雷 《现代教学》2015,(Z1):134-135
历史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的人格意识、责任意识和国家意识。历史遗迹是无声的历史见证,它向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诉说着那些曾经发生在中华大地上惊心动魄、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诉说着那些为振兴中华而艰苦奋斗甚至壮烈牺牲的杰出人才、民族英雄;诉说着那些生动体现人民生产和生活的民居、民俗、民风。它们是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传承历史、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载体。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前沿,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现代化城市,那些珍贵的遗址、遗迹串起了上海发展的历程,留下了很多值得后人永远铭记的  相似文献   

20.
独上高楼     
娄方钦 《学语文文丛》2004,(11):100-101
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会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他们简明的期望:人相出将,封妻荫子。然而,足谁?偏偏要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为自己的人生另择一条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