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多时候,"语文"就在我们身边,你发现了吗?东东"现在学习语文,既要阅读,又要积累,还要作文,真是太难了。"西西"看来你对语文似乎有些恐惧了。"东东"是有一点儿。"西西"你完全不需要这样害怕语文。其实很多时候,语文就在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2.
学校这个词,在6岁那年就开始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命中有至少1 2年的光阴在校园中被消耗掉,日复一日的校园生活,在成绩不好的时候,被老师"嫌弃"的时候,被同学误解的时候,你有没有那么一瞬间,厌倦了这样枯燥的生活,想过要用一个理由来退学?于是我们找到了种种理由:"看不起学校"、"学校太小,找不到女朋友"、"老师不喜欢我"……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现在就连退学的理由也越来越"霸气外  相似文献   

3.
二年级的时候,我们老师调了一次座位,我 欢喜得不得了,因为我再也不想挨着身边的那座 "富土山"坐了。 说起这位"富士山"同学,简直就像一座活火 山,令我"防不胜防"。每当我做作业的时候,他总 是要动动桌子,我的字就在他突然的"火山爆发"  相似文献   

4.
"听见风吹过/像一首渐行渐远的歌"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我的好朋友——朵朵。我们刚认识的时候,总是在她名字的含义上争论个没完。她说那是花朵的意思,而我说那是耳朵的意思。我们常常争论了半天也没有一个结果。她通常会撅起嘴丢下一句"我不理你了"然后走掉,但没过多久就笑靥如花地跑过来拉着我说:"我们去逛街吧!"  相似文献   

5.
    
《小读者》2008,(6)
我的家庭和别人不一样。记得很小的时候,爸爸就不和我们在一起了。直到我上二年级的时候,叔叔和姐姐来到我家,现在我不仅多了一个"爸爸",还多了一个"姐姐"。  相似文献   

6.
今天下午,我们在班级里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辩论会。我们辩论会的题目是"开卷是否有益"。在课下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分好了正方跟反方,我支持正方。准备就绪,袁老师宣布:"我们的开卷是否有益辩论会现在开始。"  相似文献   

7.
数字电视     
小朋友们,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就拿我们非常熟悉的电视来说,当我们还在为家里的"平面直角"、"画王"、"视霸"等津津乐道的时候,第三代电视--数字电视诞生了。  相似文献   

8.
01只有知道生命意义的人才懂得如何面对。当我们迷失人生的方向时,压力和迷惘也就随之而来。整日忙碌的我们被"不知为何而战"的感觉鲸吞蚕食了能量,而唯一的因应之道便是为自己找到一个明确的目标,在我们高兴的时候也在我们难过的时候,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赋予意义。关于这一点,维克多·法兰克认为:只要我们能发掘出自己生命的意义,就足以让我们度过绝大多数的苦难。而意义治疗法就是以这个概念发展出来的:与  相似文献   

9.
Best淘经验     
正软软的"阅读"很多妈妈总问我们,亲子阅读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呀?其实答案特别简单,你想什么时候开始就什么时候开始。当然,宝宝刚出生的一段时间,可能妈妈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与宝宝磨合、熟悉,几个月后,你就会变得轻松一些,也知道该怎么和宝宝一起玩了,此时,柔软的布书可以成为亲子阅读的第一本书。如何"读"布书?1布书其实更像是宝宝的玩具。他还没到能看懂、听懂故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宝宝比较安静的时候,把他抱在怀里,给他打开布书,一页页地一起玩,可以拉出小镜子照一照、捏捏响纸等。宝宝  相似文献   

10.
我们当老师的都知道,学生一上"高三",就直面高考了,觉得什么知识都得学,什么知识都有用,但又无从下手.这时,我们为人师的就真的到了"传道受业"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1.
陈策  刘丹 《父母必读》2020,(4):88-89
家有俩娃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但是当俩娃争夺父母的宠爱的时候,事情就变得不妙了。其实,任何感情都不可能"一碗水端平",该"偏心"的时候就得"偏心"。两个孩子在同一时间都只要妈妈抱的情况特别多,我们最大的担心就是"顾此失彼"。小宝的"求抱"经常是因喂奶这样的"刚需",而大宝则是在验证"妈妈是不是还爱我"。遇到这类"史上最难"选择题的时候,我这个爸爸能做点儿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有些同学从小就听过长辈的教导"祸从口出""少说多做",也有很多同学有过在课堂上不举手、不发言的经历,同时也有很多同学意识到,有时候沉默并不是金。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在什么时候可以保持沉默,什么时候则要尝试积极发言呢?微光小城有颗孤心其实这个话题是很多青少年都关注的。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要管好自己的嘴,什么"祸从口出"之类的话都已经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他们的思想观念、人生经验决定了他们会这么要求。于是我发现,当我  相似文献   

13.
谎言     
其实,抛开对说谎会不会"吃亏"的"功利"盘算,我们应该承认,我们原本就应该诚实地生活,诚实原本就该是我们做人的本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逐渐摒弃了本分?为什么我们时常自觉不自觉地制造着谎言?但愿有越来越多的幼儿父母能像本文作者那样,对自己在孩子面前言行的诚实"度"进行理智清明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生活中,在说到孩子的时候,我们听得最多的是个"像"字,比如:"这个孩子这么‘冲’,哪儿像个女孩子呀!"我们家那小子,斯斯文文的,根本就不像个男孩儿!"……一个"像"字如同  相似文献   

15.
笔者担任班主任工作已经多年,在工作之余,我常常在思考一些问题:小学班主任的职责、任务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该为学生的成长奠定怎样的基础?我们究竟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点什么?为此,我做了一些尝试,我把它称为班主任工作的"三重奏"。第一重奏:寂静的山林刚接手一年级的时候,就感觉孩子们特别"闹",从来就没有安静的时候。跟他们说话特别费劲,该怎么办?别着急,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耐心、细心和恒心。  相似文献   

16.
微访谈     
星先生:告诉我们一个写作的小窍门吧?余雷:记叙一件事的时候可以使用一个神奇的词一一"后来"。所有事件的发生就是无数个"后来"连接起来的。在写一个事件的时候,你可以每写完一个步骤就想想后来发生了什么,这么发生是不是合  相似文献   

17.
<正>你有没有过特别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四年级的时候,黎老师是我们班的实习语文老师。他授课时会给我们朗读课文:"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黎老师朗读时是微笑着的,声音也很好听。他就像一束阳光,温暖着我,也指引着我前行。我在四年级的课本上写下:"我要成为黎老师一样的人。"六年级的时候,看到姐姐同学的绘画作品,我喜欢上了绘画,每天有空了就在画本上画啊  相似文献   

18.
豆角鼓     
有一个在幼儿园就熟识的朋友,男生.那时,我们同在一张小饭桌上吃饭.上劳动课的时候,阿姨发给每人一面跳新疆舞用的小铃鼓,里头装满了豆角.当我择不完豆角筋的时候,他会来帮我.我们就把新疆铃鼓称为"豆角鼓".……  相似文献   

19.
晕头转向     
梅子涵 《中文自修》2007,(10):61-62
我和马儿帅上学都是乘地铁的。每天早晨我们在地铁等,如果我先到,我就等他,如果他先到,他就等我,有的时候我们两个同时到,那么谁也不用等谁了。管地铁的叔叔阿姨都认识我们了,连扫地的叔叔阿姨也认识我们,他们看见我们会说:"小朋友早!"我们就说"阿姨早""叔叔早"。一天当中,我们"懂礼貌"最多的地方就是在地铁和学校。  相似文献   

20.
<拔苗助长>的寓言故事我们早已耳熟能详,可是,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常常忘却了它的内涵,很多时候不自觉地扮演着就那个"拔苗"的人--以自己的主观意愿,强迫着学生向我们"既定"的方向前进,学生稍有"怠慢",我们便会恨铁不成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