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在力学乃至整个经典物理学中均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中应有科学的、全面的理解。现就牛顿第二定律的“五性”  相似文献   

2.
牛顿第二定律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物理规律之一,内容和表达式虽然很简洁,但所包含的内涵却非常丰富.在理解和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时,要领会、掌握和注意以下“八性”.一、正比性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即加速度与作用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相似文献   

3.
4.
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连接体问题时,常用的方法有两种:(1)先整体后隔离:先整体分析物体所受外力和运动的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隔离某个物体求出所受的力.(2)先隔离后整体:先隔离某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整体分析,求出物体所受外力或运动情况.下面举例分析,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连接体问题时,常用的方法有两种:(1)先整体后隔离:先整体分析物体所受外力和运动的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隔离某个物体求出所受的力.(2)先隔离后整体:先隔离某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整体分析,求出物体所受外力或运动情况.下面举例分析,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概念自主学习 要点精析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它所受的合力成__跟物体的质量成__,加速度的方向与__相同.  相似文献   

7.
方安全 《现代教学》2004,(11):16-17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该章的教学重点,是进一步学习热学、电学等其他部分知识所必须掌握的内容。《运动状态的改变》一节为本节学习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按照教材的安排,学生已经做过“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两个实验,高一学生也掌握了计算机一些常规的操作方法。基于以上的分析,本节课采用的教学策略是通过实验并借助电脑分析处理数据,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定量描述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关系的牛顿第二定律。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赋予教师二次开发教材的权利,本文以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设计为案例,论述教材二次开发的内涵及策略。  相似文献   

9.
顿第二定律”实验教学探索襄樊市四中张红梅(441021)“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是力学的重点实验,实验的主要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中除了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产生的误差外,主要的误差是由于实验原理的某些近似而产生的系统误差。以往学生做这个实验时,总是...  相似文献   

10.
教学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删节)通过探究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是设计本节课的基本出发点。教学目标(略)教学重点、难点(略)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昆明市第三中学@杨娟  相似文献   

11.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它把力和运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也是整个物理理论的基础.复习和熟练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理解.(1)“矢量性”是指F、m和a应系同一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2)“独立性”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将独立地产生各自的加速度,合外力产生的加速度是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  相似文献   

12.
1.正比性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跟质量的倒数成正比).例1 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用弹簧连接起来,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甲球上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如图1,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 两球的v-t图象是( )  相似文献   

13.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的是力对物体产生的瞬时效应.每一时刻的加速度只取决于这一时刻的合外力,而与这一时刻之前或之后的力无关.物体的加速度和它所受的合外力总是同生同灭同变化的.牛顿第二定律的这一特点通常被称为“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相似文献   

14.
一目标要求知识技能目标: 1、知道如何去探究a与F、m的定量关系; 2、会正确设计实验方案和处理数据; 3、通过分析处理数据,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切身体验科学探索过程中的艰辛和欢乐; 2、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基本定律,也是高中物理的重要课题.高中物理不能对它再作深入的讨论,而作为教师我们应对它充分了解,以免在处理一些问题时有疏忽之处,甚至无意中引起错误.今天,我就与这个定律有关的几个问题和同志们一起讨论.1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 牛顿自己对第二定律的表述是:“运动的变化跟所加的外力成正比,而且是在外力作用的直线的方向上发生的.”这里的“运动”是指运动量,“变化”是指对时间的变化率,所以牛顿的原话可用数学式表示为:(1)对于速度远小于光速的寻常物体,其质量m不变,上式可写成 (2)这就…  相似文献   

16.
牛顿第二定律演示装置:定滑轮、细绳、米尺、停表各一个,钩码三个,其中两个质量相同。实验装置如图(滑轮与绳的摩擦、绳的质量忽略不计)。实验时取m_A=m_B,然后在A上加一砝码C,其质量为m_C。当砝码C运动时,用米尺测量出运动的路程S,时间t用停表测定。通过公式可求出加速度a,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苏州市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州苏大学物理系朱正元教授于1983年11月12日对苏州市物理学会会员和中学物理教师作了《谈谈牛顿第二定律》的专题报告。报告就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的若干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与会者深受启发。现由陶洪同志根据报告和印发的书面提纲整理成文,以供同志们考参。广泛开展有关中学物理教学的学术讨论活动,必将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我们希望各地物理教学研究会能积极开展这方面的活动,在中学物理教师和教研人员中形成研究和讨论有关中学物理教学问题的活跃气氛。并欢迎将研究和讨论的成果寄给本刊,以向读者介绍。  相似文献   

18.
结合教材中的实验,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1.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要验证哪两个关系?各要求什么保证条件?怎样实现这些保证条件?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谁是研究对象?哪个力是合外力?怎样改变物体的质量?怎样改变合外力?3.在本实验中取线的拉力等于悬挂物的重力,在什么条件下,这种计算误差才较小?  相似文献   

19.
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三章有一个演示实验《研究牛顿第二定律》,这个实验是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但在实验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系统误差),使得通过实验很难得出结论。分析其原因主要有:①小车与桌面间的摩擦力比较大与拉力相比不能忽略;②实际实验中砝码质量与小车质量相比不能忽略,砝码质量太小拉不动小车;③小车运动后用夹子很难使它们同时停下,这样就不能保证时间t相同;④书上实验为一人操作,不方便。为了克服这些因素影响,我对此实验装置进行了重新设计。1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2为2个质量均为m的空心金…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4章第3节的内容为“牛顿第二定律”,关于此节编写笔者提出两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