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课程是什么?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说:“课程不再是跑道,而成为跑的过程本身。”乡村习作课程从关注书本世界转到积累乡村生活经验这个过程上来,已是必须。  相似文献   

2.
曾国贵 《陕西教育》2003,(10):38-38
学习了新的课程理念,我一直在习作教学方面努力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体会: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激发强烈的写作欲望;拓展广泛的习作空间。习作课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学生创造性习作的前提是创造性的习作指导,下面我以一次习作课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阎晶晶 《福建教育》2024,(14):26-30
“依‘素’写话”“依法观察”“依意习作”小学习作教学范式,以素养本位的习作课程价值、内容与工具为突破口与切入点,对不同学段的习作教学进行改进与重构,旨在实现价值育人、需求育人、过程育人。  相似文献   

4.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认知世界、开掘自我潜能的重要途径,游戏日记课程是破解学生"怕习作""习作假大空"等弊病的重要方法。在创建游戏日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逐步认识游戏日记的课程价值,开发日记课程的内容,探索游戏日记课的基本操作流程。游戏日记课程,能促进儿童言语智慧的发展,让儿童收获生命成长的滋养,也促使教师做好"平等中的首席"。  相似文献   

5.
走向儿童的习作教学,儿童文化、儿童生活自然成了教师视野中重要的课程资源。而语文教材中编排的“习作例文”,其作用也不可小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例文就是儿童习作的“原型”,具有启发作用;从建构主义角度来看,“习作例文”又是一种先行的认知“图式”,儿童以此可以推想所要创作习作的结构模型。因此,“习作例文”应当成为习作教学过程中一份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可是,现实的习作教学中,“习作例文”的功能并没有得到最有效的发挥,在有些教师的习作课堂上,它甚至起着消解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习作的目的是什么?一是表达,二是交流。表达性与交流性决定习作是人生命体验活动的一种方式。“还习作教学以生命本色,将习作过程中的学生置于个体现实的生命世界中寻觅、体悟、创造,追求习作过程与生命活动过程的和谐统一,从而提高教学效益。”已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别桥中心小学聚焦于作文教学与微课运用的课程融合,超越时间空间概念,贯通线上线下界限,巧妙整合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进行微课引入习作课堂的教学实践尝试,探索出一条乡村学校信息化教学推进的实践之路。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小学“作文”更名为“习作”,将传统作文教学过分重写作的方法、技巧和结果的作法,拓展为重视习作活动的全过程,即写作材料的获取、认识、展示、整理、交流、完善、表达等活动。当再次回顾和审视我们的习作教学时,我们看到了学生习作经历三个阶段,实现了两次质变。学生已由过去习作的接受者最终成为了习作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9.
正习作指导是习作教学的中心环节,指导的质量影响着老师作用的发挥,影响着孩子的习作过程、心理感受和最终的习作质量,从而影响着习作教学的效率。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努力。一、明确目标,关注全程对于习作指导课,我们首先要明确指导什么。倪文锦教授指出,一般说来,写作课程的内容应该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构成人文素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并可供学生理解、模仿的作品;二是包括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方面的写作知识;三是具有课程意义的写作实践活动。"而我们的习作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作文课程目标的认识和实施越来越迫切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习作教学是难点中的难点。要让小学习作教学走出困境,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习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成为广大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倡自主学习的今天,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读写序列课程意识"淡化、弱化,导致了教师"写作方法纵向归纳"的力度不强、"单元言语训练整合"的空间狭窄,"纵向表达能力提升"的效果不佳。对此,进行了小学单元习作纵向序列的探索,树立课程意识,尝试以"纵向序列"为习作教学发展点,解读教材,将单元习作以文体为类型确立专题,依托教材读写结合习得写作方法,单元习作整合提升,开发习作纵向序列专题。  相似文献   

12.
学生创造性习作的前提是创造性的习作指导,学习了新的课程理念,我一直在习作教学方面努力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13.
教育变革时代的老师专业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世界范围内课程改革的实施,提升老师素质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决定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所在,而老师素质的提高则需要通过老师学习得以实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实施。课程实施在课程决策层面是拟定的课程方案得到落实的过程,在师生层面是指所倡导的教学方式是否付诸教学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英国学者兹克尔指出:学习是使心灵进入生活世界并解放自我的过程。个性化的目的是实现自我的人格。习作教学过程中,师生互为主体,在平等的交往过程中,互相促进,才能不断完善习作目标,丰富习作内容,拓展习作思路,使习作教学成为师生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15.
孙太华 《中国教师》2009,(20):47-48
<正>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为三条主线的课程观点已被广泛接受。目前,世界各国的教学课程和内容不断创新,从"教材就是学生的全部世界"到"让世界成为学生的全部教材",其核心就是为了使课程更能适应学生个体成长的需要。使学校教育在兼顾整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兼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语文教师,这两年我尝试着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挖掘习作资源,对习作训练与综合实践课程的整合进行了一些探索。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欣然发现,综合实践活动给作文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使学生对于习作不再头疼,逐渐达到“乐于书面表达,勇于张扬个性”的习作境界。  相似文献   

17.
诉求类儿童习作课程开发是大势所趋,诉求类儿童习作课程首先得在理念上得以澄清,在课程框架上进行合理建构,在实施过程中念好"真"字诀,让儿童参与真正的写作过程,产生真切的写作感受,获得真实的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8.
“周围世界”是一门自然科学综合课程。该课程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和生态学知识为一体,成为一门综合性自然科学知识课程。 该课程教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人的生命活动与人周围世界的相互关系;获得有关周围世界的客体、现象、规律性方面的知识;为中学阶段  相似文献   

19.
受一位儿童文学作家的启发,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的语文教师们开展了围绕教材、活动、阅读、突发事件为基础的习作微课程的实践与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以"微"或者"小"为核心的人、事、情、文等诸多生活方面的习作经验,并通过带领学生开展具体的习作体验活动激发学生习作的热情和兴趣,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收获学校习作素养提升的同时,也提升了学校语文学科学习校本化的品质,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20.
我认识吴勇.缘于在众多的期刊上。读到了他一系列追寻“童化作文”教学的文章:《“童化”:守望精神意义上的童年——“童化作文”教学的行与思》《童年:习作教学的一片芳草地——在儿童视野下的习作教学的重构》《主题单元:行走在课程视野中的习作教学——“童化作文”课程的建构》……一篇篇都是那么亲切、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