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揭示课题。了解“词”的特点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宋代著名的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板书: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2.让学生齐读课题,观察、比较词的题目与以前学习过的古诗的题目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着力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用心去读书、用情去体验,让学生真正读进课文里去,把课文读进自己的心里去,读出韵味,读出思考,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9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体会课后习题3中带点的词在表达上的作用,并能积累下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选择地背诵课文有关段落。3.读懂课文,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并能通过朗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见解。4.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懂得“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教学过程一、分步揭示课题,质疑《触摸春天》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随学生回答,板书:春天)课…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 黄耀红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几种小动物,了解其尾巴的特点。 2.学会本课 6个生字,由生字组成的两个词语“尾巴”、“一把”,认识 3个偏旁、 1种笔画、 8个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用问答式朗读儿歌,背诵课文。 4.使学生喜欢、爱护小动物。 教学过程: 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 ,请小朋友跟老师读课题:比尾巴。注意,尾巴的“巴”读轻声,大家齐读课题。 师:请小朋友打开语文书,边听课文录音边想一想:儿歌中讲了哪几种小动物? 生:(认真听课文的录音)儿歌中讲了调皮…  相似文献   

4.
一、导入新课,紧扣“奇”字 (一)揭题 1.同学们,归类识字(一)第一课告诉我们安徽省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山,谁知道是哪一座山?(生回答后教师板书:黄山) 2.紧扣课题再提问:“奇石”是什么意思? 3.揭示课题后,提问:“奇石”可不可以换个词来说,怎么说好呢? (二)释题提问:看了课题,同学们,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实录】一、顾名思“疑”,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观察课题,你有好奇的问题要问吗?(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过程略)师:我们共同梳理一下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对应课题中的相关字词分别板书四个“?”)1.这里的“字母”都有哪些?2.字母可以表示什么“数”?3.用字母怎样“表示”数?4.字母表示数有什么“用”?师:有了问题,我们的学习就有了方向。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围绕同学们提出的这几个问题来学习。  相似文献   

6.
<正>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生活环境及词作风格。2.引导学生朗读理解课本上两首词,体会作者在两首词中表现的情感。3.引导学生掌握用知人论世和解析意境的方法鉴赏诗词。二、教学重、难点1.从意象、意境入手体会词人在两首词中不同的愁情。2.对比朗读,把握词人的创作风格。三、教学方法阅读、朗诵、探究、讨论。四、教学时数1课时。五、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许多老师对古诗教学感到棘手。如把字、词、句的意思嚼碎了喂给学生,“填鸭式”地教学,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累;如放手让学生去自学,教师不讲或少讲,又怕煮“夹生饭”。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既不去“填鸭”,又能把“饭”煮熟呢?下面这位教师的古诗教法给了我们很好启发。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利用工具书理解文字,再理解词语意思,最后连接句意,理解诗意。2.从诗意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及作者的表达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领悟诗中的意境。二、学习《满新市徐公店》,理解字、词、旬意1.板书课题。教师一边背诵,一边在黑板…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碰到一些让自己很伤心的事,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玲玲小朋友是怎样解决这类事情的。2.板书课题:玲玲的画。教师边写边指导“玲”的写法,注意右边不要写成”今”。3.齐读课题。注意不要把“玲”读成“lín”。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生标出不认识的字。2.学生自由读,想办法记住不认识的字。3.同桌接力读,看谁读得最流利,没错字。4.朗读比赛。指名读。师生评价。5.默读全文,画出好词语。6.玲玲要考考大家,看看你认识这些…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片断教学过程: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我们曾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话音刚落,学生们答出:“是用剪拼法推导的”。学生边叙述推导方法,教师边板书如下:  相似文献   

10.
教法一借助媒体激趣引思一、借助媒体 ,激发创新乐趣1.板书课题 :(电脑播放一段相关内容的动画)看了这段动画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奇怪的地方?(箭没射出 ,大雁就自己掉下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共同学习课文《惊弓之鸟》。(板书)2.释题。生齐读课题 ,思考 :①课题的“鸟”指什么?“惊”是什么意思?《惊弓之鸟》讲的是什么故事?②为什么只“拉弓”没射箭 ,大雁就会掉下来呢?二、借助媒体 ,鼓励自主发现1.(投影片出示课文插图 :没有中箭的大雁往下掉)生边观察投影片 ,边自由朗读全文 ,找出不懂的地方 ,用笔画出来。2…  相似文献   

11.
正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读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先生的一首抒情短诗《天上的街市》。(板书课题)师:首先请大家根据活动单提示阅读课文,熟悉注释。投影:活动一:1.自由朗读,组内互助,读顺诗句。2.阅读课文下面的注释1,了解作家作品。学生开始自由朗读课文,默读书下注释1,用笔圈画重要内容,然后各组学生在组长带领下分别进行合作朗读练习。  相似文献   

12.
[教例]语富文字训练在点:1.重点品味“白茫茫”、“模模糊糊”、“淡淡的”等词语。2,在有感情朗读中领会文中比喻句的作用,体会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教学时间:2个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学习方法: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一读,理解内容”的方法,初读了(初冬)。(板书课题)这篇课文写了初冬早上下雾时和零散后的景色。初冬的景色美不美呀?(美)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写得好的句子很多,现在我们就按照第二步学习方法一起来阅读欣赏课文。(展示第二步学…  相似文献   

13.
诵读:体会美的韵律 诵读是感受、品味诗词之美的重要方法。教者在教学这首词的过程中,将朗读指导贯穿始终。在揭示课题后,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涛句,并在纠正学生“西塞/山前/白鹭飞”的错误停顿时,巧妙地引出诗句的正确停顿,引导学生读出节奏。在启发学生想象了词所描写的画面后,要求学生通过朗读表现情感。最后,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轻吟高歌。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10个要求认识的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小猴子栽树的故事,懂得做事情要有主见,有耐心,不要见异思迁、朝三暮四,也不要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只可爱的小动物,谁认识它?(出示短片)谁来说一说小猴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答)这样一只聪明又可爱的小猴子如果去栽树,结果会怎样呢?(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出示两个句子检查朗读情况。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明确:小猴栽了许多种果树,希望秋天能收获累累果实,结  相似文献   

15.
郑甜 《江西教育》2007,(14):72-73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课. [教学过程] 板块一:直接导入,读写课题 1.师: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尊严》.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边写边提示:"尊"字里面别忘了写这一短横)来,大家也拿起笔,在课题下面把这个词写一遍.(学生书写课题,再读课题.)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实物激趣鼓励发问出示实物“葫芦”。小朋友们,你们能说说这是什么?(板书:葫芦)引导小朋友读好“葫芦”一词。(告诉学生“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关于它的课文。(把课题板书完整)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把小朋友们的问题归纳疏理成:“我”是指“谁”?他要的葫芦得到没有?)(课始以实物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通过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并疏…  相似文献   

17.
《山东教育》2008,(10):29-32
一、板书课题,质疑课题,引发学生思考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课题,“落”字故意写得比“花生”大),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18.
肖凯 《四川教育》2000,(10):32-32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国庆节是哪一天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0和1)教师指出:国庆节的晚上,全国各地都要放焰火庆祝。你想去看一看吗?[多媒体演示:屏幕显现放焰火的情景。]引导学生边看边数:1、2……10。教师指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10”。(板书:的认识”)二、引导探究,教学新课。1.数数。[多媒体演示:庆祝会上,小朋友10人围成一组  相似文献   

19.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创设意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草原吗?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草原》,(边说边板书课题,接着出示草原、羊群的彩图。然后边指彩图边对学生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草原美丽的风光,了解草原人民的风土人情。 2.全班自由朗读课文后,思考以下问题: (1)草原的景色怎样?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  相似文献   

20.
<正>目标预设: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相媚好""无赖"等词语,能大致说出词的主要内容。通过诗词比较,初步了解词别具一格的形式。2.按平长仄短、灵活多变的方法尝试吟诵,诵出词的韵致,激发对宋词的诵读兴趣。3.紧扣词眼,移情想象,体会村居的诗意,感受词人别样的情怀,提升生活的审美情趣力。教学过程:一、诗词比较辨词格1.板书课题,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清平乐村居》,作者是宋代的辛弃疾。生: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