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教育史学科虽然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创造了瞩目的成就,但它还是一门年轻的学问,相比于历史学与其他教育科学,其学科建设还不完善,对教育史学基本理论问题的阐释在教育史学术共同体内仍存在分歧,对教育史学科的反思性认知尚存在不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周洪宇主编的《教育史学通论》,结合中外教育史学科发展的历程,从科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系统地探究了教育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教育史学科发展中存在的认识偏差进行了辨清,对学科性质、学科体系、学科功能、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规范、编纂体例、史学评论、学者素养及未来走向等与教育史学科发展息息相关的诸多问题进行了阐述。这是作者在多年从事教育史研究、参加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与哲学反思,是对教育史学科走过百年、走向成熟的一次系统整理,是教育史研究者的必读书。  相似文献   

2.
教育史学具有社会科学的一般发展规律:教育史学适应教育社会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发展;深受政治的影响而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与社会文化的更迭兴衰遥相呼应。教育史学作为历史学的分支,又有史学的演进规律:教育史学发展史就是教育历史被不断重写的过程;研究队伍的整体素养与教育史学发展水平成正比;教育史学研究中史料、方法与理论三者密切配合、协调发展;描述叙事性的教育历史与解释分析性的教育历史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宏观教育史研究与微观教育史研究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教育史学自身的特殊的演变规律表现为: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活动的历史研究齐头并进,且维持动态平衡;教育史学与教育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相互依赖、互相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教育史学科是中国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经走过了120余年发展历程。本文立足时代高度,从全球视野和中国发展两个大局,对21世纪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做了前瞻性思考。在新世纪,为更加有力地发挥教育史学科的作用,使之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为学术和社会做出新贡献,第一,教育史学研究者应更加自觉地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研究宗旨——充分体现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史是为了给当今教育改革提供经验和动力,突出研究外国教育史是为了给中国教育发展提供借鉴和方法;第二,教育史学研究者应明确存史求真传承积累与鉴往知来资政育人的双重使命,充分发挥教育史学科在指导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和预测未来教育发展趋势方面的作用;第三,教育史学研究者应推动教育史学在与时俱进中追求多样性发展,大力开展跨学科研究与交叉学科研究;第四,教育史学研究者应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史学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中,教育史学研究者可以在五个方面努力:批判地继承中国学术传统价值取向的合理因素;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史学的思维方式;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学术理论范畴;批判地继承中国史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倡议是当下的时代特征与使命,"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决定了其项下教育史课题的存在,需要得到正视和破解。教育史学国别研究力量分化悬殊,过于西方化和美国化,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要求没有相应的准备和必要的基础沉淀,难以承担沿线国家教育史研究的"新拓展、新开辟"任务。沿线国家的教育史研究与交流是当前与长久以来教育史学的弱点和盲点。教育史学应该以"一带一路"战略视野重新审视自身,思考教育史学科规划与建设,在保持和追求教育史的学术功能之外,结合和发扬教育史的社会功能,让教育史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必要的统一,开启新的规划与建设之路,以实现其学科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经历了百年的曲折发展后,今天的美国教育史学已是全美社会学科中富有成就和具有较强吸引力的研究领域之一。对当代美国教育史学发展状况的了解不但有助干我们推动对美国教育史学的研究,而且可以为我国的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提供借鉴意义。本文在分析当代美国教育史学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与认识教育史学科的价值问题及其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期活跃思维、拓宽视野。  相似文献   

6.
夏豪杰 《教育评论》2022,(7):166-168
<正>《教育史学通论》由中国教育史学会顾问、著名教育史学家周洪宇教授主编,中国教育史学会副会长申国昌教授和郭娅教授任副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历经十年倾力打造、精心出版。该书是一本系统的教育史学通论性研究成果,深入研究了教育史学的学科性质与体系、教育史学的功能与价值、教育史学的研究方法等问题,全面回顾了中西教育史学史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史学研究未来走向进行了展望。作者基于教育史学科建设和教育史学研究现实需要撰写该书,  相似文献   

7.
法国教育史研究始于1517年的巴黎大学校史的编写,1849年由维里维尔(A.V.Virille)撰写的《欧洲公共教育史》开启了近现代法国教育史研究的序幕。1886年加布里埃尔&#183;康帕亚(Gabriel Compayr&#233;)撰写的((教育史》,标志着教育史学科真正走向成熟。伴随着年鉴学派在法国史学界地位的确立,在其影响下教育史研究通过借鉴有益的研究方法,也迈入快速发展时期。70年代末,在“新史学”思潮的推动下,教育史研究领域相应地提出了“新教育史学”范式。在这种研究新方法的导引下,法国当代教育史学研究硕果累累,成果纷呈,标志着该学科步入繁荣与辉煌时期。  相似文献   

8.
自21世纪初期,学者提出“教育史危机”(或谓“问题”)说之后,直到今日仍然是学界争论的焦点。笔者梳理了目前的主要观点为:其一,认为教育史学科生存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认为教育史学科课程被压缩、学术队伍呈现缩减趋势、成果难以发表;其二,对教育史学科属性也存在着争论,如有学者认为教育史应为历史学科的一门分支学科,有学者则认为教育史应为教育学科的一门分支学科;其三,认为本学科研究者缺乏理论指导,亦不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四,对学科体系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争论。其主要原因为:“史学”危机产生的辐射、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教育学学科属性独立的争论及师生代际文化的差异,并结合学者们的诸多论点提出对策为:争取教育史学科的独立性、突显学科的教育属性、加强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加强教育史学理论的研究以及将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融入本学科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正>教育史学科体系的建设问题是使教育史学带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教育史学科的学科发展,关系到教育史学功能的发挥,也关系到教育史学科的未来发展前景,有必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与深入探讨。在几年前,我和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郭娅教授合写过一篇文章《试论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在文章中我们对过去的一些研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舒新城的教育史学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与传播三个阶段。在近代中国教育史学研究领域,舒新城形成了近代中国教育史研究的认识论、价值观、史料观和方法论,其思想整体呈现出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本土性与国际性相统一、问题意识与现实指向相统一的特点;也产生了三方面的影响,即奠定了近代中国教育史学科的理论基础,推动了中国教育史料学学科的建立,反哺了中国近代“新史学”的发展。舒新城的教育史学思想对当下我国教育史学研究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充分借鉴国内外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关注教育历史演进中的问题,重视当代中国教育史研究,培养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  相似文献   

11.
比较史学是史学研究发展的新趋势。作为史学研究的一专门领域——教育史,应充分吸收史学母体学科所提供的理论养料,借鉴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把比较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和教育史研究相结合,遵循其基本原则,对提高教育史研究水平、扩展教育史研究领域、提升教育史学科的学术地位等方面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影像史学是史学发展的新动态。从影像史学的学术背景、学术主张和学术价值来看,将影像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中国教育史研究,对教育史研究思路的扩展和教育史学科地位的提升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也出现了不少以影像为史料的教育史研究尝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显不足。以教育纪录片为例,视觉史料、听觉史料和档案史料,对近现代教育史研究都有着重要价值。因此,不仅要认识到历史影像在史料层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更要充分发挥影像史学的理论价值,积极推进教育史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关于外国教育史学史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史学史是教育史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我国的教育史学史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外国教育史学史研究方面,更如同凤毛麟角。①为此,笔者想就外国教育史学史研究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以期引起对该问题有兴趣的人士关注,并进行共同探讨。 一、研究外国教育史学史的意义 任何一门学科要想有生命力,要想证明自己存在的必要,必须面对所谓“意义”或“功能”一类问题,外国教育史学史亦不例外。人们在谈到历史学的功能时,一般都要强调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包括历史学的认识功能、借鉴功能和教育功能。下面,笔者将主要从外国教育史学  相似文献   

14.
西方教育史学在战后经历了从传统教育史学到新社会教育史学再到新文化教育史学的嬗变历程,对教育史的阐释也从一元发展到多元.在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西方主要国家先后出现了修正派教育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教育史学、女性主义教育史学和多元文化主义教育史学等流派.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各流派都有自己的特征,同时又存在交叉和相互影响的情形;各流派研究触角不同程度涉及劳工教育史、少数族裔教育史、城市教育史、妇女与性别教育史、婚姻与家庭史、儿童史、青年史和地方教育史等领域;在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历史相对主义盛行和"碎化"危机.当代西方教育史学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在多元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综合.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在当代世界历史研究领域已经产生重大影响的史学理论流派,全球史观反对历史编纂与叙述中的"欧洲中心论",主张以"全球普适的历史话语系统"书写人类历史;反对线性的历史发展观与文化、文明之间的单向交流,主张探索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的"横向联系",注重解析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影响的形式与交流的内容;反对单纯地以"民族国家"作为历史叙事单位,主张以"全球"作为历史研究单位.援引全球史观的理论主旨,并结合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现实,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的未来发展需要在三个方面进行尝试,即超越"欧洲中心论",彰显不同地域与民族国家教育史的具体价值;强化全球意识,加强教育交流史研究;更新外国教育史学科叙事单位,展示教育史自身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16.
杜威根据其实用主义哲学,提出了其史学思想。杜威认为:历史具有双重属性和工具性价值;历史研究应关注全方位的社会生活、注重历史解释和问题解决,并强调历史研究的伦理目的;历史研究可采用动态情境的视角、逻辑探究和多元学科的方法。杜威在教育史研究中通过聚焦教育问题、分析教育史料、回归教育情境等方式,力图构建适应民主社会的教育科学。杜威实用主义史学思想启发我国当前的教育史研究,需兼顾实用价值与人文价值,批判性地解释研究内容,关注情境化、多元化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学者进行教育史研究的前提假设,我们不仅要坚持这个理论方向,更需要探索在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史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以便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教育史研究的理论指导作用。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史学理论体系,必须发扬我国史学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著作,肯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育史研究中的主导地位,明确教育史研究对象的范围,进而对教育史学的目的、方法论以及价值诸方面作深入探讨,避免西方马克思主义教育史学理路体系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外国教育史研究与外国教育史课程的发展,关系密切。外国教育史课程的开设推动了外国教育史研究的产生,其研究和引导学生研究外国教育发展规律与认识、规划与预测现代教育发展、诊断和指导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建设教育体系方面职能的拓展,促进了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发展。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发展为外国教育史课程功能的拓展与实现提供了可能与支持。目前,陷入"被弱化"危局的外国教育史学科,需要以现实化为基础,以中国化为核心,以科学化为目标,加强科研队伍与制度、平台、组织建设,整合学科间研究力量与成果,推动外国教育史学科走向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外国教育史学科面临着两种不利局面:一方面,在现行高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存在着将外国教育史的学科地位“弱化”的逆流;另一方面,对外国教育史的研究也正处于高原状态。外国教育史学科因而陷入了困境。对此,外国教育史学界应本着中国化、现实化、科学化、国际化的精神,通过突破陈旧的研究观念,精选学科内容,改进研究方法,加强组织管理四条途径来进行有效的纠治  相似文献   

20.
西方教育史研究范式转型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丹 《教育评论》2007,(6):129-131
西方教育史学科地位的凸现,得益于19世纪下半叶教育专业化与历史学科学化理念的兴起,其研究范式亦与西方史学发展之脉络相伴随。西方史学于19世纪中叶形成崇尚“据事直书”原则,强调以“史料批判”为手段,在史料的考证和辨伪上下工夫,客观公正地描述历史,并由此确立了19世纪以实证主义为特征的科学历史研究模式。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以德国的狄尔泰、李凯尔特、意大利的克罗齐、英国的特里维廉等为先驱,针对传统史学把研究历史等同于自然科学研究的做法提出批判,认为史学家对历史的阐释不能完全“排除自我”和“绝对客观”。20世纪分析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