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杰 《报林求索》2012,(12):82-83
<正>宗庆后67岁,娃哈哈25岁,钱已经赚得是盆满钵满。他更大的梦想是成为跨行业经营的世界级企业巨头。宗庆后再成福布斯和胡润榜双料首富,上一次是2010年。两个月前,就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际,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发布。榜单显示,娃哈哈掌门人宗庆后以630亿元成为2012年中国内地的首富,此前不久,他刚刚以800亿元成为胡润百富榜头名。造成宗庆后财富如此大幅增加原因之一,是宗庆后在  相似文献   

2.
跟进创新,适时适度的自主创新,永远是企业战胜困境的利器。"金融危机对我们没有任何影响",娃哈哈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坦然表示。面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娃哈哈不但不减薪、不裁员,反而扩大招聘规模,引  相似文献   

3.
《声屏世界》2013,(6):78-79
说起娃哈哈,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中国饮料第一品牌,创建于1987年,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已连续11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成为目前中国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食品饮料企业。2010年,全国民企500强排名第8位。掌门人宗庆后还是目前的大陆首富。娃哈哈非常重视河南市场,河南市场在过去的八年,实现了质和量的双重突破,2013年,河南市场销售目标超50亿,位居该企业  相似文献   

4.
姚森 《报林求索》2009,(4):90-92
宗庆后火速组成了一个新产品名称专家评审小组,把大家集中在会议室里,由专人一个一个的念应征的产品名称。名字一个一个的念过,评审小组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讨论高潮,但是坐在一旁的宗庆后始终不言不语,那些"精"啊"灵"啊的名称都不和他心意,直到"娃哈哈"三个字出现……在场的人哄堂大笑,而宗庆后眼前一亮:就它了!  相似文献   

5.
方芳 《新闻天地》2010,(11):17-18
2010年10月12日,胡润研究院在北京发布《2010胡润百富榜》。杭州娃哈哈的宗庆后家族以财富800亿元成为2010年中国首富;创业板上市公司海普瑞成为“黑马”,李锂家族以财富400亿元排名第二;玖龙纸业张茵家族以财富380亿元居第三位。  相似文献   

6.
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创始人,现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25年来将一个只有3个人的小学校办企业发展成为中国最大、全球第四的饮料企业,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娃哈哈营业收入位列第12位、利润第8位,纳税第5位。其创建的"娃哈哈"品牌享誉国内外,被业界称为市场网络的"编织大师"。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对于消费者,无论是喝娃哈哈的奶,还是吃达能的饼干,只管口感并不会去计较是民族品牌还是外资品牌。但是还是希望,能够多几个像宗庆后一样的民族企业家山东淄博张旭”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写稿的范围比较广.既给国家的大报写,外地的报纸写,更多地是给西安、陕西的报纸写.也给一些企业的报纸写.如西安的民生报、海星报、唐城商报、外地的娃哈哈报等。 有人曾问我,老宿,你写稿算是多少有点名气的人,给那些小报写稿有什么意思?其实对于这些“企业报”我也有一个认识过程,给他们投稿也有多种原因。 过去我以为一些企业报从头到尾都是谈企业的事。写与本企业有关的文章。在我集报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企业报并不是那么回事,他们的三版、四版办得很活、很好.我也发现一些企业报的四版即文艺副刊版常有一些名人名…  相似文献   

9.
《浙江档案》2008,(3):F0002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前身为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在创始人宗庆后的带领下,靠3个人、14万元借款起家,现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软饮料产量位居全球第五的饮料生产企业,拥有资产190多亿元,在职员工20000多人,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建有100余家子公司。  相似文献   

10.
《声屏世界》2012,(5):86-87
这几年中国经济发展迅猛,企业发展也很快。今年底家电业预计会有美的、格力、海尔三家超千亿企业,食品行业超过百亿的也非常多,如娃哈哈、雨润等,日化行业比如说宝洁、欧莱雅也是超过百亿。很多医药企业总体量很大,但是单个品类或单个产品超  相似文献   

11.
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日前表示,"实际上,近些年不少所谓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是有人故意炮制出来的,但一些媒体却利用消费者的心理大做文章。这对消费者和企业都没有好处,在世界上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他呼吁媒体对这方面问题的报道应当遵循客观、科学的准则。  相似文献   

12.
啤儿茶爽为中国企业运用新技术、新传播方式提供了很好的实操案例,娃哈哈积极与网络媒体合作,强有力的团队力量产生的营销攻势,证明了执行力与创造力以及包容胸怀对一个品牌的巨大推动。  相似文献   

13.
《声屏世界》2012,(7):102
近几年来,娃哈哈与浙江卫视的广告合作深入且多样,2011年我们选择了《中国蓝剧场》为特殊形式合作主战场。在持续的合作与关注中,一档新栏目进入了全国观众的视野,也直接搅动了我们的兴趣,这就是《中国梦想秀》。2011年11月3日举牌竞标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我们以比对手高一万的价格优势夺得了第三季《中国梦想秀》的冠名权,这一竞标故事也被业界传为美谈。在第三季梦想秀即将收官之际,我们很有底气地说:我们选对了。第三季《中国梦想秀》从2012年3月启动全国海选,当时正是娃哈哈新品运动型饮料"启力"的  相似文献   

14.
杭州出产的“娃哈哈”果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受到广大儿童及其家长的欢迎。但是不久前有消息说,“娃哈哈”果奶被宣布为“不合格产品”,使消费者望而却步。经过一段曲折,最后真相大白,“娃哈哈”果奶重又恢复了她的应有声誉。上海《文汇报》驻浙记者万润龙写《“娃哈哈”石头城蒙冤记》,披露此事内幕。  相似文献   

15.
金庸,本名查良镛,以其笔名“金庸”行世。金庸有两支笔,一支是为《明报》写社论,一支是写武侠小说。金庸的《明报》成功,除了它的武侠小说、新闻报道等因素外,也离不开金庸以他本名查良镛发表的社论。金庸写了30多年的社论,当时,世界发生了什么事,不仅香港人会习惯性地想到看看《明报》社论怎么说,海峡两岸的政要也非常重视他的社论,国际上对《明报》“路易—查”(笔者注:金庸的英文名)的评论也非常看重。他的社论为知识分子所欢迎,有些人买《明报》就是为读他的社论。笔者认为,金庸的社论,在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史上应该有一席之地,值得我们进…  相似文献   

16.
“达-娃”纠纷4月3日,《经济参考报》报道,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称法国达能公司欲强行以40亿元人民币的低价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达56亿元、2006年利润达10.4亿元的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4月5日达能在上海召开小型发布会,表示收购行为都是按照法规进行。4月8日宗庆后做客新浪,详细披露达能强购事件内幕。之后双方分别向全国媒体发出各种声明或新闻发布会。4月13日,事情发展到高潮,先是娃哈哈集团发布“娃哈哈与达能纠纷的事实真相”的声明,下午,达能集团对此作出回应,称应该由司法机构作出公正的判断。正当双方口水战处于白热化状态之时,娃哈哈集团当天再发声明称,由于政府要求停止媒体口水战,不再表态。事情暂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17.
不论最终结果如何,达能-娃哈哈之争中所透露的企业资本运作技巧及教训,以及理智和情感、道义与法律的冲撞,都将是日后经典的商战案例。 而“京华”茶叶与联合利华的合分,则凸显了市场理性的作用。 目前中国企业还需要海外的产业资本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或者是通过引进海外财务投资人来改善企业的治理水平。如果不计较具体企业的得失兴衰,可以说外资对中国企业的并购整体上提升了中国的商业竞争水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娃哈哈"之所以能够成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大众品牌,正是因为它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了"大众"的确切含义——它与消费者贴得很近很近,真正做到了"想消费者之所想,急消费者之所急"。这,也正是娃哈哈取得成功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浙商》杂志客观理性地追踪浙商群体,以“引领中国民营商业力量”为己任,与中国最具活力的商人群体共同进步。单以百期以来的杂志封面而言,许多优秀民营企业家都以各种方式登上过这一“舞台”,宗庆后、李书福、郭广昌、楼忠福等浙商赫然在列。伴随着他们的登场,中国民营经济涌动的活力,都在《浙商》杂志人的笔端显现。  相似文献   

20.
4月20日晚,宗庆后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也没什么特别大压力。”宗庆后被指10年来涉嫌偷逃个人所得税近3亿元人民币。2008年4月14日出版的《财经》杂志报道,2007年8月份,一名自称“税务研究爱好者”的举报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