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截止2002年9月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已达543万。WWW网站有8万多个。目前,中国互联网上电子商务远程教育及电子政务等各类新业务系统层出不穷。据估计,2001年中国互联网接入服务市场46.9亿元,网络广告市场约有5.3亿元,电子商务零售额也达到了32亿元。目前,中国互联网的主要盈利业务多为短信息等移动接入技术带来的利润。据介绍,GPRS、短消息,WAP无线上网已经能够随时接入互联网,中国移动每月的短消息发送超过13亿条。中国互联网市场规模已达70亿$新华社  相似文献   

2.
陈华 《网络传播》2005,(7):58-59
1994年,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中国的网络媒体也开始走上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曾指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欢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并思索着如何以此来推动中国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20周年。据《中国互联网站发展状况及其安全报告(2014年)》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网站总量近350.7万个,为中国网站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接入服务商982家,网站主办者近281.7万个。作为互联网基础构成的网站规模化发展,揭示着中国互联网的强势发展之势。作为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媒体形式,互联网已经成为一支强势的力量影响着传媒行业。  相似文献   

4.
从1994年中国科技网接入国际互联网算起,中国的互联网事业已经走过了整整10年的历程。经过这10年的发展,互联网目前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如何?互联网将会把我们带向何方?我们下一步的发展又该怎么走?为了解开这些疑问,《网络传播》杂志采访了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院士。  相似文献   

5.
王军 《新闻前哨》2007,(8):63-64
中国的计算机网络组建于20世纪70年代,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中国自1995年开始接受互联网入网申请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走入千家万户,广泛应用在生产、服务、生活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6.
中国计算机信息网络与计算机国际互联网夏亚云孟鲁洋杜伟CHINANET是邮电部门经营管理的基于Internet网络技术的中国公用Internet网,是中国的Internet骨干网。该网由核心层和接入层组成。核心层主要提供国内高速中继通道和连接接入层,同...  相似文献   

7.
《信息系统工程》2003,(7):31-31
由于与消费者的利益息息相关,我们把更多的关注给了中国电信,话费价格、服务水平、互联互通,关于电信消费者总有说不完的话。伴随着数字牛活向人们走近,人们也开始关注电信服务的另一面——互联网接入,但这只是针对个人消费者而言。对于企业用户来说,今天对于电信的关注除了传统的语音业务,数据通信业务作为信息化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使互联网接入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中国电信由此成为中国企业信息化的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相似文献   

8.
从1994年4月20日全功能接入互联网算起,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有15年的历史.可以说,网络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这一点可能与一些西方国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1994年4月,中国全面接入国际互联网。到2014年4月,中国互联网走过了整整20年。  相似文献   

10.
研究基于2000年至2021年间世界银行数据和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N=1947),采用时间距离法和决策树回归模型,分析了中国与美国、欧洲之间第一道数字鸿沟在时间维度上的演变,及其对第二道数字鸿沟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静态指标下,中国与美国、欧洲之间的互联网接入差距呈现逐渐弥合的趋势;然而,通过动态时间维度的衡量,中国与美国、欧洲之间的第一道数字鸿沟一直在不断加深。具体而言,中国在达成相同程度的互联网普及率方面所需的时间成本高于发达地区,且这种时间差距逐渐扩大。就时间成本意义而言,率先实现互联网接入的用户在数字素养水平方面更为出色,从而形成了第二道数字鸿沟。据此,可见用以跨越数字接入沟的时间投入差异进一步促成了后续的数字化不平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