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索绪尔提出语言具有聚合和组合两种关系,随后的一些语言学家由此提出了语义场理论。本文将在语义场理论的基础上,以具有借贷义的一组词,即假、借、贷、貣、贳、赊、欠为研究对象,在描写的基础上分析该语义场的历时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2.
成语的语义有传承和变异两个特性,即成语的意义既有相对固定的一面,又有发展变化的一面,要用历史演变的眼光来看待成语的语义。成语的语义演变有语义转移、语义扩大和感情色彩的变化三种类型,演变原因也有三个。掌握了成语语义演变的规律,有助于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正确地运用成语。  相似文献   

3.
语义场理论视角下的英语词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有着诸多弊端。作为语言词汇结构理论及现代语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语义场理论对于英语词汇教学颇有裨益。本文从语义场理论视角出发,根据语义场理论的基本内涵和主要观点来探讨英语词汇的教学。语义场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将有助于促进学生英语词汇的准确掌握和适当使用。  相似文献   

4.
"解"字自古至今就是一个构词能力很强的语素,如"解释"、"解开"、"和解"等。"解"字在唐代出现了一个全新的义项,即"举进士者由州县推荐发送入京",并以此为构词语素产生了许多与科举相关的词汇。探究与科举相关的以"解"为构词语素的词,有助于认清"解"字作为构词语素在构成新词方面的重大作用,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科举词汇。  相似文献   

5.
“插队”是一个多义词。综合各大字典辞书对“插队”的语义阐释,有“插队1”“插队2”,从动词“插”的语义演变考究这两类词语义来源的先后,可知“插队1”先于“插队2”出现。此外,未收录于辞书的特殊语义“插队3”“插队4”均是由“插队1”抽象引申而来的。“插队1”“插队2”的词频高于“插队3”“插队4”。“插队2”在改革开放前后使用频率很高,且就总体使用频率而言,“插队2”总体也高于“插队1”,它们使用频率的差异与时代性有关。词源的先后与使用频率的高低不成正比。  相似文献   

6.
二语词汇语义石化对于掌握目的语词汇构成了很大障碍。本文试图利用英语语义场理论来研究如何减少我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词汇语义方面的石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论现代汉语的存在语义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的存在语义场由专用词“有”、“在”、“是”和通用词“位于”、“坐落”等组成,他们的分布首先取决于处所词和存在物相对于动词的前后顺序,然后取决于处所词和存在物的语义属性,诸如处所的[ 周遍性]、[ 抽象]、[ 容纳],存在物的[ 有定]、[ 生命性]、[ 移动性]等。现代汉语的存在语义场内各成员构成一个分层互补的体系。  相似文献   

8.
语言中语义的演变常常有隐喻思维的推动,基于"里/外"关系的容器式隐喻就是方位词"里"语义历时演变的主要原因。在这种容器式隐喻认知思维的推动下,方位词"里"的语义从表示具体空间范围以内到表示抽象空间范围以内,直至表示时间范围之内不断演变。  相似文献   

9.
“解”字自古至今就是一个构词能力很强的语素,如“解释”、“解开”、“和解”等。“解”字在唐代出现了一个全新的义项,即“举进士者由州县推荐发送入京”,并以此为构词语素产生了许多与科举相关的词汇。探究与科举相关的以“解”为构词语素的词,有助于认清“解”字作为构词语素在构成新词方面的重大作用,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科举词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二语习得理论——语义功能场习得理论发展概况,分析了现代大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及用人企业对大学毕业生外语水平的要求,提出了外语教师和教材编者必须遵循的几个教学原则,从而为实现外语教与学的角色转换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尔雅》作为我国的第一部词典首创了按意义分类编排的体例,但它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人著述,没有把按义分类的思想贯彻到底,从表面上看层次也并不分明。本文试图在对"释地"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得出一个较为清晰的义类系统,并借鉴现代语义场理论,以"释地"为划分对象,进行语义场分析,以便人们更好地理解古词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再"和"又"是汉语口语和书面语使用频率较高的副词。它们之间既存在语义共性,也存在语义差别。本文通过举例,对"再"和"又"语义共性和语义差别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老缅语亲属称谓词相对于其它词类具有特殊性,语义特征相对比较丰富。运用语义分析方法,从亲属称谓的义素、义位、语义构词及语义场四个方面来对老缅语亲属称谓进行语义特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15.
语义与句法相对应,词语组合时要受到语义搭配的选择性限制,语义特征不相容的词语一般不能组合。本文以"片付ける"一词为研究对象,对与其搭配的名词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说明该动词的语义引申情况。  相似文献   

16.
方位词是人类认识和感知世界,并用以表达空间经验的基本概念,其中"上"是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最早确立的方位之一。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对"上"进行语义分析并作出分类。大致分为6类,包括空间义类,品级义类,时间义类,位移义类等。  相似文献   

17.
"笑"类动词是自然语言中最常用的动词之一。俄语中存在大量的"笑"类动词。对俄语中"笑"类动词进行统计与分析,将它们分为方式类动词和情感类动词,通过语义分析法分析俄语中的"笑"类动词,探讨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并用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8.
并列短语的词汇化是现代汉语双音词产生的一个主要途径,文章以"避免"一词为例,从共时层面对"避免"的表义特点进行简要分析,从历时角度考察"避免"的词汇化演变历程,并就"避免"一词的词汇化机制从心理组块、韵律机制和使用频率三个方面进行考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从意义到形式的方式,从话语中鉴别中古汉语“完成”语义的各种表达方式。从动词论元投射的角度看,“完成”语义的表达方式有:1.词汇层面,谓词中的显性范畴和隐性范畴。2.小句层面:(a)副词性成分,如时间副词“曾”、“尝”、“既”、“已”;(b)数量成分,包括名量成分和动量成分;(c)被动式;(d)处置式;(e)连动式。它们有层次地构成了表达“完成”语义的各种方式。  相似文献   

20.
形容词重叠式好好常作定语。从调查的语料来看,好好作定语的用例95%以上蕴涵转折语义。凡有转折语义的用例,句子中的动作行为都必须为已然体;相反,没有表转折者语义,其动作行为都非已然体,二者形成鲜明对比。考察汉语发展史,形容词重叠式好好产生于唐五代,最初只作状语,明代始作定语。定语产生之时,好好句式就蕴涵了转折语义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