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法国出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戏剧流派——荒诞派。这个流派的戏剧没有情节,不表现 人物的性格与相互关系,舞台形象离奇古怪,语言混乱不堪,主旨也令人迷惑不解,本文试图从荒诞派戏剧这种 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作进一步地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2.
荒诞派戏剧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它尝试着运用一种新的艺术手法来体现社会的种种复杂现象。然而它的产生却引起了整个西方戏剧界的动荡不安,大量的戏剧家起初并不能接受这个背离传统戏剧的新生物种,直至现在很多国内外的戏剧家依旧无法接受这种荒谬至极的戏剧流派。但是从荒诞派戏剧的本质出发,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积极元素。荒诞派戏剧具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并对社会造成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提到荒诞派戏剧,人们就会想到欧美的一些剧作家和作品,比如法国剧作家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和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但是中国的戏剧中也不乏优秀的荒诞派作品,其中包括电影和小剧场戏剧,它们产生于不同时期,却同属荒诞流派。  相似文献   

4.
在众多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中,荒诞派戏剧是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荒诞派戏剧抛开传统戏剧所强调的“启、承、转、合”和引人入胜、曲折动人的戏剧情节,完整的舞台形象及起伏的矛盾冲突,主张通过“直喻”把握世界,提倡“纯粹戏剧性”。本文从采取直喻手法,突现荒诞、抽象的主题;借助舞台形象,传达象征意蕴;运用非理性语言,寻求“语”与“意”的和谐等三个方面评析了荒诞派戏剧独树一帜的成就。同时指出这一流派沿袭20世纪前期现代主义的反传统道路前进,在戏剧领域以“反戏剧”来反对传统的戏剧,用荒诞的形式来表现荒诞的人生,体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革新面貌,其革新意识和探索精神都值得当代人借鉴。  相似文献   

5.
诞生在1959年的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可以说是影响最大、最能代表“荒诞派”戏剧基本特色的作品。它的出现,是对传统戏剧最为严峻的挑战。虽然《等待戈多》并不是荒诞派戏剧的最初成果,但它创造了这一流派戏剧的最高境界,集中体现了“荒诞”戏剧观的建构特点。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剧作的出发点、建构方式和基本内涵三方面来认识。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美国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不仅是美国"荒诞派"戏剧的领军人物,而且也是20世纪下半叶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继承人之一。他受到欧洲荒诞派戏剧的影响,结合美国的社会现实,创造了独特的美国"荒诞派"戏剧,他的作品对美国现代主义戏剧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荒诞派”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西方的一个重要的戏剧流派。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思林在《荒诞派戏剧》中对此作了专门研究,分析了它们的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把它们正式命名为“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的主要代表作家有贝克特、品特、尤涅斯库、阿达莫夫、涡比和库塞尼等。他们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世界瞬息万变、不可捉摸、不可理喻的荒诞性;人与人之间互相隔绝、孤独陌生的荒诞状态;人被物化、人与物隶属关系的彻底颠倒;人失去自我本质的异化。荒诞派戏  相似文献   

8.
贯穿于现代派文学中的资本主义发展到晚期所特有的危机意识,在荒诞派戏剧中得到了最集中、最典型的体现。本文着重叙述了荒诞派戏剧中所表现的危机毒识,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在对人类荒诞存在状态的表现上,荒诞派戏剧可以说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在内容上,荒诞派戏剧在对传统戏剧的“反叛”中实现了对传统戏剧基本模式的“回归”。在“回归”与“反叛”的过程中,戏剧的美学特点被淡化。在形式上,荒诞派戏剧无论是总体形态还是在叙述语言上,都呈现出极明显的诗化倾向。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便是诗化倾向最为显著的代表。  相似文献   

10.
曹瑜 《现代语文》2006,(9):94-94
“荒诞派戏剧”这一正式的称谓,最初是英国剧作家马丁·艾斯林在《荒诞派戏剧》一书中提出的。书中,马丁·艾斯林将贝克特、尤奈斯库、日奈等剧作家划归为荒诞派,荒诞派戏剧家用荒诞的形式表现荒诞的内容,对社会价值观、道德秩序和传统人际关系的异化进行嘲弄和批判,反映了现实的荒谬和存在的困惑,代表了当时西方思想界在经历了二战浩劫之后对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反思与追问。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之一的尤奈斯库除了具备荒诞派戏剧所共有的一些特征外,他还十分擅长用夸张、怪诞等手法,营造出带有悲喜剧风格的荒诞剧,反映现实的荒谬和存在的困…  相似文献   

11.
荒诞派戏剧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方舞台上风行一时。它致力于表现人为了明了人生目的,为了找到自我所进行的挣扎。在荒诞派剧作家中,萨缪尔·贝克特是最独特、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他的作品表现了在一个由游戏和虚幻构成的时空破碎的世界里,人的生存的尴尬,他要人们正视活生生的现实,从不断的幻想和失望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荒诞派戏剧产生的背景以及该派戏剧的共同特征入手,分析美国著名剧作家阿尔比的《美国梦》的艺术特色和荒诞派戏剧的美学风格。阐述了《美国梦》在利用戏剧元素的功能上突显着荒诞性的表达:主题的歧义、人物的性格弱化、无情节、象征意味浓烈。  相似文献   

13.
表现主义是现代派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对美国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美国戏剧的产生与传统戏剧的关系"、"现代派文学对美国戏剧的影响"、"美国戏剧中的表现主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认为美国戏剧中的表现主义是对传统戏剧的反叛,同时也是在传统戏剧基础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荒诞派戏剧在20世纪50、60年代的欧美剧场曾经风光无限,这些作品用“荒诞”的形式表现“荒诞”的主题以折射“荒诞”的现实世界。哈罗德.品脱,作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之一,对它进行改造创新,重新加入现实主义的元素,使他的作品走出以塞米尔.贝克特等人为代表的荒诞派作品的典型的样式,成为别具一格的“品脱风格”。戏剧《看管人》是“品脱风格”的经典之作。文章将通过对剧中的人物以及创作手法的分析来反映品脱的哲学思想及其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5.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流派,其戏剧理论主张主要散见于一些戏剧理论文章和观戏随感散文,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关于新民族戏剧的构想;二是对戏剧本体的思想。新月派在这两个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超前的探索,对中国现代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荒诞派戏剧在兴盛了短短十年后,在六十年代就走向沉寂,直到品特获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引起我们对荒诞戏剧的反思。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1)荒诞派戏剧的思想基础。(2)荒诞派戏剧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贾颖 《文教资料》2009,(7):73-76
“表现主义戏剧的先驱”是人们给予斯特林堡最为重要的桂冠,但到底是什么使他的戏剧能够展现出与同时代其作家的创作如此不同的面目,尤其是在艺术手法使用上所展现出的新奇感和独特性,甚至最终奠定了一个全新流派形成的基础。斯特林堡成为表现主义在戏剧创作上的开山之祖,这绝不仅仅是一次偶然,这与他所经历的现实生活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思想倾向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解析斯特林堡的戏剧创作之路,并就此探寻出他与表现主义戏剧流派形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新小说派”兴起在五十到六十年代的法国,其独特的创作理论和文学风格曾影响英、美、德、日等国以及波兰、捷克等东欧国家,是战后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如果说现代主义是战后法国文学主潮的话,而存在主义文学,“新小说’与荒诞派戏剧则在不同的阶段成了这潮流中的三大“洪峰”,其中“新小说”无疑是声势最大的一个.  相似文献   

19.
盛行于西方一战、二战期间的超现实主义戏剧,一直以来被荒诞派戏剧视为先驱。超现实主义戏剧所展现在对语言的不信任以及对语言的消解等方面。在其之后的荒诞派戏剧将之推向了极致。可以说从超现实主义戏剧到荒诞派戏剧是戏剧语言的颠覆之路。  相似文献   

20.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流派,其戏剧理论主张主要散见于一些戏剧理论文章和观戏随感散文,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关于新民族戏剧的构想;二是对戏剧本体的思想。新月派在这两个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超前的探索,对中国现代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