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佐藤学教授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谈到"21世纪的学校是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把目光聚焦到课堂上,师生学习共同体,指教师和学生是一个团体,成员间彼此沟通、分享智慧、交流情感、体验感悟,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要架构这样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应当注重构筑"绿色对话平台",妙用课堂生成资源,有序指导学习方法,以有效策略引领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周雪  魏吉国 《海外英语》2011,(14):33-34
在如今"课堂革命"的时代,建构课堂学习共同体将成为一种科学教育时尚。在理解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其特质的基础上,建构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本质是寻求教育的回归,即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者从"客位"转化为"主位",把课堂作为学习共同体的载体,使得学习回归到本真状态。  相似文献   

3.
课堂,作为学习共同体,实质上是把教师和学生从一种"客位"的生活状态转向一种"主位"的生活状态.课堂作为学习共同体应该具有: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学习系统的开放性、学习过程的有序性、成员行为的主体性、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等特点.课堂,就是教学主体通过交往和对话构成的一个学习共同体,是开展教学活动的舞台,是教师和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4.
高芳 《职教论坛》2012,(17):24-26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共同体已成为教育领域中一种新的倡导"以学为主"的学习方式,而高职课堂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重要场所。有效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建构,依赖于合理的分组方式和科学的分组交流模式的形成。探讨了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分组方法及在此基础上的分组交流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为学生创建平等、互动、对话的课堂,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满足"学生本位"要求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我国教育改革推进过程中,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相对较为滞后,有效课堂建设仍旧存在不足。本文以学习共同体理论为基础,探讨大学英语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路径,通过积极转变教师角色,建立"共享"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式,将学习权赋予每一位学生;创设具体学习情境,促进学生语言实践;培育"学生本位"课堂文化,创建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有利于师资发展的共同体等途径,有效解决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课堂学习主体缺失、忽视课堂语言学习社会性、课堂教学脱离真实语言情境、师资保障力度不足等问题,有效拓展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话教学理论的课堂学习共同体研究与设计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关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日益丰富。如何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逐步引发教育改革者的思考。对话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以课堂为基础,在对话精神的指导下,以培养"学习共同体"为目的,随其发展逐渐成为新课改教学的主流。文章以对话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切入点,将学习共同体的研究目光聚焦在课堂,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对话教学的课堂学习共同体,以期为一线教师创建课堂学习共同体提供有益的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由于学生在生活经历、学习兴趣,以及阅读习惯方面的差异,当前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外阅读量偏少、阅读能力不强的现象.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提高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值得每一位英语教师深入思考. 一、融洽师生关系,开放阅读课堂 在平时的英语阅读课堂中,师生之间应表现为一种朋友式的平等关系.教者应打破"师道尊严"的角色定位,要从教学的"神坛"上走下来,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群体中去,形成师生、生生"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新课程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它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一所学校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将是课堂逐步规范的过程,学校将会是充分体现"公共性"、"民主性"和"卓越性"的学习共同体。本文以吉林省延边地区朝鲜族中小学基于人格教育的聚焦课堂、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行动研究为例,揭示构建"学习共同体"、走向课堂规范,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强烈".好的课堂是生生、师生以教学内容为纽带,相互影响,共同体验,共同获得成长幸福感的课堂;是生生、师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在交流展示中提高,在反思总结中升华的课堂.这样的课堂能激发探求新知欲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好铺垫.课堂中融入合作交流、展示质疑、引导探  相似文献   

11.
课堂共同体以社会学习的形态存在于学校场域中,在社会化联合过程中关注学生精神情感,融入课堂的制度规约属性,进而走向追求共同体成员个体及其社会性建构的深度学习,是一种具有整体性与统摄性的课堂组织形态。它涵盖课堂精神共同体、课堂深度学习共同体与课堂制度共同体三层结构。三层结构在整体性的课堂共同体系统中有着各自的意蕴及其运行机制,即在课堂精神共同体层面搭建情感支持机制,在课堂深度学习共同体层面建构深度学习机制,在课堂制度共同体层面建立契约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12.
迈向课堂学习共同体:内涵、依据与行动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学者预言,"21世纪的学校应是学习共同体的学校"。课堂作为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场所,自然更有理由成为学习的共同体。然则,什么是学习共同体?现有的课堂是否已经是学习的共同体?如果不是的话,我们是否有必要把课堂建设成为学习的共同体?怎样做才能迈向课堂学习共同体?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逐一的解答。  相似文献   

13.
要实现"促进儿童多元发展"这一核心目标,创建学习共同体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创建,构建多元的学习形态,促进学生自由和自主的发展,这对于传统课堂和教学无疑是一次全方位的变革。在实践层面,可以采取多元表征、多元交流、多元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在与内容的"共同体"中触及知识本质,在与同伴的"共同体"中激活思维灵性,在与教师的"共同体"中催生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4.
"半小时课堂"是一种教学理念、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课堂形式,其核心是"删繁就简、简中求精、追求高效".相对于当前课堂"高耗低效"的教学现象,它让课堂回归常态,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它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学生,紧抓"简洁高效"四字,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变"教堂"为"学堂".下面以<识字四>为例,谈谈如何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学习共同体"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倡导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师生关系。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构建一种合作学习的伙伴关系,师生平等对话,互动交往,互教互学,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区域学习共同体的创建,激发教师学习的源动力,明晰教师专业发展愿景。以"活动单导学"为突破,形成教学合力,以课堂观察为手段,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提升教与学的质量。区域学习共同体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课堂学习共同体理念,阐述了课堂学习共同体视域下初中英语"三主五环"写作教学模式。其中"三主"是"以语言目标为主导,以课堂学习共同体为主体,以话题功能为主线"三大教学原则;"五环"是"导—读(听)—说—悟—写(评/测)"五个教学步骤。在"三主五环"写作教学过程中,通过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其批判性与创新思维,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8.
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与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基于共同体的数学学习是一种合作学习、互惠学习,学习共同体应成为小学数学课堂的风景线。文章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学习共同体内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9.
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是当今教育研究的热点。学习共同体这一"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成为目前课堂实践中知识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具有共同性、合作性、交互性、责任性和激励性的特征。以任务为导向的高职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可通过情境任务设计、环境建设、教学组织、任务的执行与控制、学习效果的评价与反馈等步骤,来实施和完成。  相似文献   

20.
“学习型共同体课堂”的理解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作为学习型共同体的理解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中的新理念,是人们对传统的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批判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观点。"与学生合作的课堂"、"以每一位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润泽的课堂"等观点都为把课堂理解为学习型共同体打下了基础。课堂既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又是一个微观的共同体。把课堂理解为学习型共同体,就是要对过去旧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模式进行批判,建构一种新型的以学生为本位的课堂教学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