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广播,从本意上讲,就是说话给人听."既然是给人听,所以,广播从诞生那天起,就一直有一个听众愿不愿意听、听不听得懂、爱不爱听的问题,也就是广播的可听性问题.也有人说,可听性是广播追求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广播事业的快速发展,广播新闻节目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一些广播新闻节目,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深受广大听众的欢迎。广播新闻节目之所以使听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和广播新闻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是分不开的,总体上讲有这样几个突出的特点:一、口语化广播新闻节目的最大特点是说给听众听的,而不是  相似文献   

3.
随着广播事业的快速发展,广播新闻节目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一些广播新闻节目,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深受广大听众的欢迎。广播新闻节目之所以使听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和广播新闻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是分不开的,总体上讲有这样几个突出的特点:一、口语化广播新闻节目的最大特点是说给听众听的,而不是  相似文献   

4.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无一不遵循一定的规律,听众收听广播也是如此。听众,什么时候听广播,什么时候不听广播?应该说,听众听广播或不听广播,都是具有很强的时间性的。听众的衣食住行工学娱休……一天24小时的全部活动,总是有着很强的规律性的,每天大的生活节拍都是很相似的。对广大听众来说,收听广播只是他们一天24小时活动中的一项必要活动,也是有很强的规律性的——不可能不受其大的生活节拍所制约。就一般的情况而言,早、午、晚三餐前后的一段时间,往往是多数人收听广播的黄金时间,特别是早、晚二餐时间前后,听广播的人数可能会更多一些,尤其是早餐前后更  相似文献   

5.
广播在与报纸、电视媒介竞争中要了解自己的听众对象,了解他们的构成和需求,以便更好地调整节目为听众服务。大学生听众群体作为特殊的听众对象,了解他们的状况及心理特点,在此基础上对节目做出调整与改进,其意义不仅是完善节目自身和满足大学生听众的需求,而且对于广播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如何发挥自身的传播优势以自己的优质名牌节目争夺受众市场,繁荣广播业,也具有启示价值。 一、大学生收听广播的基本状况 听广播在大学校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行为,可以说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有相当多的同学甚至把听广播当成是自己的业余…  相似文献   

6.
2005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在出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疆记者站成立40周年座谈会时自豪地对与会者说:我是一个40多年从不间断的广播老听众,听广播使我受益匪浅……王乐泉不仅个人爱听广播,而且还要求身边工作人员和其他领导干部都要听广播,对广播事业的发展更是倍加关注、大力支持。作为广播工作者,我们为能有这样一位“高层广播知音”而深受鼓舞。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广播宣传大多采用自上向下”灌输”的方式,就是所谓“我说你听”,这种单向传播方式距离听众较远,和听  相似文献   

8.
凭声音传播的广播,听众接收时靠的是耳朵,人的耳朵在人的一生中,由于经常靠面对面的接触声音,形成了爱听这种说话方式声音的习惯。喜欢的就专心听,不喜欢的就不听,听不懂的就反问。老舍先生曾说过:耳朵不像眼睛那么有耐心,听到一个不爱听的字或一句不易懂的话,马上就不耐烦。这就是说作为广播声音的传播者播音员,播送稿件就应该具有像说话一样的特点。这样才能使听众感到:广播就是他对面的说话人。  相似文献   

9.
版面是报纸等文字载体的形式概念,排版是为了体现编辑部的意图和对新闻价值的评判,让新闻更容易抓住读者。广播新闻是新闻以声音的形式在某个节目时间段的集合,节目的编排也是为了体现编辑部意图和对新闻价值的评判,让新闻更容易抓住听众。因而,广播新闻节目可以借鉴报纸的版面意识,同时更要发挥广播自身的优势,形成广播新闻特有的"版面风格"。一、避开劣势,让广播新闻"版面"重点突出、"一听了然"毋庸讳言,广播媒体的劣势在于"转瞬即逝"。那么,怎样才能让它抓住听众,吸引听众一路听下去,并且能在其记忆中留下印记呢?笔者提出广播新闻节目要有版面意识,就是要借鉴报纸的长处,避开自身的劣势,使得一档广播新闻节目重点突出、"一听了然"。先说记者。广播记者报道新  相似文献   

10.
广播新闻基本上没有标题,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个固定模式。报道消息时,一般是先表明其来源,然后播送消息全文,这种报道模式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当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如果考虑到广播新闻是说给人听的,从听觉效果出发,这种模式就有其一定的缺陷,这就是不能给听众以听觉准备。广播是线性传播,听众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春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习节目举办了人才问题广播讲座。在这个讲座基础上整理而成的《成才之路》一书,已同读者见面。这个讲座和这本书,在听众和读者中引起了较热烈的反响。讲座播出过程中,中央台收到听众来信达2,700多封。有的听众在信中说:“你们的节目硬是象吸铁石似的,将我吸引住了”;“我听了一讲又盼着听下一讲”。人才问题广播讲座为什么能吸引住听众?怎样才能把广播讲座办成“吸铁石”?作为人才问题广播讲座的编者之一,我想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听众是广播电台生存之本?广播电台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必须搭准听众的脉搏,按照听众需求来办节目,只有这样,才能使节目能听、好听、耐听,从而真正吸引听众、留住听众,提高广播的收听率,扩大广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视听界》1993,(5)
乡镇广播站是面对什么人说话?有同志说:“是农民”。这说法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又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县级台、站的听众,不也是农民吗?难道乡镇广播站的听众与县级广播台、站的听众一模一样,一点点差别也没有?最近听了彭丽媛唱的“我的父老乡亲”,受到了一点启发,感到乡镇广播岂不就是面对父老乡亲广播吗?我感到这种说法可以使得乡镇广播站与自己的听众  相似文献   

14.
广播的主要功能是传播新闻。广播的特点是快、伴随性强和接受成本低。听众听广播,是希望从中了解到自己应知、未知、欲知的各种信息。广播听众收听广播就如人们到商场购买物品一样,喜欢什么品牌,需要什么信息,爱听什么节目,都要“货比三家”,而且听众们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即  相似文献   

15.
诉诸听觉,是广播媒体的缺点也是特点,它具备特色媒体专与精的特质。如果能想办法"咬住"听众的耳朵,广播应该会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如何咬住听众的"耳朵",让听众有听下去的欲望,就要求编辑、主持人运用广播的表现手法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营造广播节目中的"画面感"。  相似文献   

16.
广播特点是声音传播,这自然是广播的优势,也是其劣势声音传播的劣势就是声音的易逝性,收听的随意性广播一瞬即逝,不留痕迹而听众靠听觉接收信息,理性色彩较强的评论性稿件听起来很吃力,一旦听众的思维过程落后于信息传递过程,听众的感觉思维记忆就难免陷入混乱,结果是前一句话还没反应过来,后一句话又没跟上思维,下文越听越不明白。可以说如果对广播用声音传播的特点不能扬长避短,自然也就影响到新闻评论性节目的收听效果,那么,如何增强广播新闻评论性节目可听性呢?一、选题的贴近性新闻评论性节目就是对受众关注的话题进行深…  相似文献   

17.
广播运用有声语言作为信息符号的特性决定了收听广播不如阅读报纸那样印象鲜明、深刻。加之听众在收听广播新闻的时候,不是专心致志的,往往一心二用,处于一种半收听状态,相当一部分声音信息被损耗掉了。这就要求广播新闻不但导语要起到吸引听众的作用,在层次的衔接之外还要辅以必要的手段来让听众明白现在是说别的事实了,才能使听众在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下听清楚新闻事实之间的联系,对新闻有个整体的认识。因此,在写作广播新闻时,一定要为听众着想,要特别讲究提行分段的技巧和层次衔接的艺术。 一般来讲,广播新闻在段落划分上应该多一些层次,不要在一段内塞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广播广告似乎已经走入了困境。就连广播人自己也认为广播是一种夕阳媒体。有些广告公司在为客户制定媒体计划时,也很少把广播包括在内,似乎广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媒体。那么,广播广告是不是真的到了穷途末路呢?如果我们把广播的广告时段看成商品,分析听众喜欢广播和广告主选择广播的理由,就会发现:广播还是拥有众多的听众。因为,站在听众的角度,广播有众多富有个性的节目主持人,几乎每一个电台都有听众喜爱的名牌主持人,这是一个电台宝贵的资源之一;广播由于携带方便,“可以边听边干别的”;听众还可以利用电话或传真等和电台交流…  相似文献   

19.
听众参与广播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听众参与广播比较初级的形式是听众来信表述听后感受,听众为广播节目撰写稿件等。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以珠江经济台为代表的“珠江模式”出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几年广播改革的深入.广播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又重新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还在持续的这次“广播热情回归”,尊重听众意愿、重视听众反映、研究听众心理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因。因为.在广播从业人员头脑中.一些以往从未触动或触动不深的神经被新的媒介竞争形势重重地拨动了。重视听众工作、引导广播听评正在汇入广播发展的主旋律。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例.1996年和1997年中央台连续两年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听众参与的“听评周”活动。听众认为.这是中央台走群众路线、依靠社会力量办广播,多出精品、精办节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