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界定了电子政务网络相关概念,剖析了当前关于电子政务网络的模糊认识及其根源,结合晋中市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建设电子政务网络以及巩固和应用电子政务网络进行了深入探索,并提出了“政务内网应用应有所限制,政务外网应用应积极扩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地级市电子政务外网安全审计系统进行了论述。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管理很重要,它直接影响政务网络的安全运行?政务外网中的安全问题其实大部分都是由客户端引起的,因此一定要在运行的前期就部署和设计客户端的审计和控制。如果忽视客户端的审计和控制,那么就会完全失去客户端的安全功能,就会给后期的网络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和麻烦。[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电子政务电子认证体系是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信息化战略的深入实施,电子政务电子认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在对国家政务外网建设现状和业务应用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务外网电子认证服务体系”的建设思路和体系架构,目标是满足现阶段基于国家政务外网业务应用对身份认证的要求并在政务外网范围内提供电子认证服务,最后介绍了国家政务外网电子认证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气象内网与互联网相互隔离,保障信息安全与良好的上网体验,各单位在其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在满足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物理方式隔离的同时,实现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方式隔离。aDesk单终端双网隔离解决方案借助自身优势将桌面系统、应用程序及用户所产生的文档数据,都运行或保存在云桌面服务器上,形成安全快捷的网络管理与远程桌面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论述了电子政务内网与外网划分和构成,并对物理隔离的几种情况进行了分析。其次,从系统层次结构、横向组威和纵向组成等三个方面对电子政务基础网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当前中心城市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分析提出中心城市电子政务管理体制以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办-信息中心模式为宜;基础网络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本地资源和国有资源,以大外网小内网的基本模式进行整各;总体规划应包含电子政务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基础网络建设规划、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平台设计、电子政务数据中心设计、安全体系设计,应用系统规划、信息资源库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国家政务外网安全现状和趋势,针对我国重要信息系统和政务网络存在的问题,结合美国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新动向,提出了加强我国电子政务外网安全保障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巩固机关网上办公成果.继续深入推进水利电子政务,2007年12月28日上午.水利部召开水利部政务内网暨综合办公系统试运行总结会。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陈雷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做了题为“以业务应用为主导,以管理创新为核心深入推行电子政务”的讲话.水利部总工刘宁宣读了《关于对水利部政务内网暨综合办公系统应用与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扬的通报》,  相似文献   

9.
从国家电子政务外网这一国家级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视角,总结了"十一五"以来政务外网的建设经验,深入研究了"十二五"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架构,分析了重要业务系统对基础设施支撑的需求,并对进一步加快我国信息化建设与深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浅析电子政务的模型和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入了一个电子政务模型,分析了电子政务主体、信息产业和电子政务虚拟空间的组成要素,以及各主体、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电子政务只是一种手段,电子政务本身不能改进现实政务活动中流程的缺陷和政务机构组织的不合理结构,它首先要适应现实政务,同时在实施中促使政务活动的主体对自身的不足进行反思与改革,反过来,现实政务的改革也可以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电子政务与现实政务活动的和谐统一与共同进步是电子政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政务外网应用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政务外网应用系统的安全域划分方法,并结合案例对基于安全域的政务外网应用系统安全防护体系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电子政务外网是国家电子政务基础网络设施.之一,在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大连通过对本地区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摸索出一条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大连的集中统一建设经验,对于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十分显著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9月1日起,许昌市电子政务内网应用系统将全面启用,许昌市政务系统将采取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双轨运行的方式办公。从2007年1月1日起,许昌市将实现无纸办公。  相似文献   

14.
段红 《电子软科学》2007,(12):70-70
国家政务外网是我国电子政务重要的基础设施,基于国家电子政务传输网,由中央政务外网和地方政务外网组成,主要服务于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和检察院等政务部门,为部门业务应用提供网络承载服务,支持业务网络的互联互通,支持跨地区、跨部门的业务应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天清汉马防火墙安全策略、网络地址转换(NAT)等相关配置,以及内外网路由器的配置,使原气象内网B01服务器接入政务外网,使得气象内网与外单位用户均可访问到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布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的电子政务内网框架及在此基础上创建的电子政务内网核心平台系统是解决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信息共享困难,业务协同困难系统安全等问题的有效手段。该平台系统兵有统一性、集成性和整合性等特点,标准体系的建设以及构件化技术的运用,使该系统兵有了易扩展、易实施的特点,该平台系统已经成功地应用到电子政务内网建设的实际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以政务外网以及政务外网数据中心为基础,分析了构建云计算平台的关键因素,对构建政务外网公共云平台和节点私有云平台的框架结构,以及云计算平台运行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汤志伟  李洁  韩啸  邹叶荟 《现代情报》2016,36(11):76-81
本文借助生态位理论构建研究框架,通过问卷调查采集经验数据测量用户使用政府网站、政务微博以及政务微信后需求获得满足的情况,基于此,比较分析3类政务服务平台的优、劣势和相互关系,并提出电子政务未来的发展策略。研究发现,在这3类政务服务平台中,政务微信最符合当下用户的使用需求;但用户对政务微博的使用更有深度,而政府网站在前两者的冲击下相对处于被动地位。对此,一方面应采用生态位泛化策略,重塑政府网站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从“重建设”走向“重运营”,协调三者的发展,提高电子政务整体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政务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公开与信息保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政务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公开与信息保密是发展我国政务信息化的关键性因素。电子政务网站分为核心政务网、政务专网及外网三部分。本文以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模型为依据,对该模型中不同网站信息公开与保密的范围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20.
基于GPR的电子政务系统规划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锁柱  张建林 《情报杂志》2005,24(3):74-75,73
介绍了政务流程再造 (GPR)的基本概念 ,给出了政务流程再造的程序。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电子政务系统规划和GPR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基于GPR的电子政务系统规划方法 ,并指出了系统业务重构应解决好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