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艺道合一"是王阳明艺术美论的中心思想和价值诉求,"以心释艺"是其诠释方法、心学立场的体现。目标、方法、立场的辩证统一使阳明的道艺观富于辩证性:心的本体性在某种意义上强化了艺的精神附属性,取消了艺的自在独立性;心(道)作为游于艺的内在价值依据,使艺成为道的承载者或呈显为道的外化形态;由此,艺不但是对道的把握方式之一,而且透显出主体的生命意识,最终又和道圆融为一。王阳明的艺术美论既有对中国传统艺术美论的继承,也有对宋代"道"抑制"艺"的理论的突破,并因生命意识、情感的参与而具有浓郁的审美意趣。王阳明的音乐美论和书画美论集中体现了上述思想,并在心学衍化史的观照下而呈现出开新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2.
"道"与"艺"以及"技"的关系覆盖了中国的审美价值与艺术实践。建水柴烧紫陶的审美价值与艺术实践当然也在这种关系的覆盖之下。"柴烧"是陶瓷烧制的一种技艺,采用这种方法烧制陶瓷,会使陶瓷作品烧成阴阳两个面,进而形成绝妙的自然图案和色彩变化,也就是所谓的"窑变"。柴烧"技艺充分体现着中国古代阴阳五行的哲学观念。"柴烧"方式充分表达了"道""艺""技"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柴烧"建水紫陶作品充分契合了当代人的审美心理,成为人们追求的陶艺珍品。人们的审美心理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在人们的审美心理、审美价值观念不断发生变化和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建水紫陶也面临着多元化的发展,顺应时代潮流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3.
庄子对技术观的论述,是对其哲学范畴"道"的一种阐释和维护。不能因为庄子赞扬或批判技术就认为他是一个技术倡导者或反技术主义者。庄子论技术的核心是道,焦点在人,人顺应自然,遵循规律,就能达到对技术的审美改造,"无家可归"的现代人才能"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4.
庄子之“道”重在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然而,“道”又难以言说。故庄子以“技”论“道”,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来使人更易悟“道”。庄子本无心于艺术,可是这些故事却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与艺术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追求“虚静”的审美心胸。二是在写作方法和创作技巧上强调天人、合道艺,以实现“人艺”与“天工”的自然融会。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儒道两家思想虽然主张各有不同,但都认为"艺"与"道"是辩证统一的.中国画独特的笔墨表现形式,标志着中国画独有的艺术精神."绘事后素"是"艺",即指绘画.因此,可以理解为:中国画的笔墨艺术同样体现了"道"的精神.中国画这种带有艺术家主、客观意识形态的独特笔墨观,构建了以"笔墨"为核心的艺术审美理念,成为了中国画审美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6.
文艺审美超越的意识形态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审美超越现象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存在。艺意识形态理论与艺审美超越现象的张力关系构成了艺发展的当代课题。艺审美超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策略。意识形态策略表现在行为模式,认本结构的反作用,语言形式和艺生产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最悠久的学科,从出现的那一刻起,它和"道"的关系便密不可分,"文以裁道,文道合一""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古人的这些话充分的说明了"道"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那么,"道"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道"在文章中是一种人文素养和审美情怀,它关乎道德的养成,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就肩负了双重使命: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8.
庄子之"道"是对老子之"道"的继承和发展,将老子之"道"人情化、审美化,侧重于探讨人如何超脱现实与物的束缚,遨游于天地万物之中,追求精神解脱和自由的人生境界及其途径和方法。庄子主张"大美","大美"就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的真美,是一种不着人为因素的原初之美,无论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都处于顺应自然的自由状态,超越于世俗的美丑观念,是"道"的境界的形象化体现。  相似文献   

9.
"德"乃学生立身担当所本,"技"乃学生生存意义所在,"艺"乃学生尚巧达善所依,"道"乃学生生命价值所系。人才培养匠德匠技匠心匠魂的融合,是江苏省中职校领航计划项目建设人才培养价值取向。从教育、产业、社会三个视角阐述人才培养的逻辑意蕴;从"德""技""艺""道"四个境界定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从哲学、技术、科学三个维度诠释人才培养的学理要义;从培养理念、课程实践、文化(育人)实践、教学实践四个路径总结出"德技艺道"融合人才培养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0.
审美情感包括"情"与"感"两大基本要素,"情"即指人喜、怒、哀、乐的性情,"感"即指审美对象所持有的一种主观态度与感受,因此,审美情感可以归结为人在面对审美对象或者创作艺术作品时,内心深处自然流露的一种或悲或喜或忧的真性情.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既可以帮助其净化心灵,拓宽审美视角,激发审美情趣,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养成美术素养,对促进全面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道家哲学以"道"为核心范畴和最高范畴.哲学乃美学之母.道家哲学主要是以"道"为本体的思维观、宇宙观、人生观对中国美学产生影响的.把握了"道"与中国美学的关系,也就说明了道家哲学与中国美学的关系."道"决定了中国人对艺术的本体认识;"道"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思维定势;"道"的思维促进了中国古代艺术辩证法的发展;"道"奠定了中国艺术风格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儒、道、释美学都很重视人的"本真"生存问题,都是从"生存"的意义上关注人的。就儒家美学而言,"仁"的构成境域就是人的"本真"生存态势或生存状态。并且,从重视人生出发,儒家美学强调个体自身生命意识的培养。"仁"的人生境域与审美境域的构成就是心灵的升华,为人的一种"本真"生存态,表现出一种对人自身生命意识的充分肯定,以及在此基础上领悟生命、体味生命的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文学创造意境的美学原因首先与中国人对自然的审美形式有很大关系。探究各个时代人对自然的审美形式,发现从人类社会早期的人面鱼纹图案开始,一直到唐宋,人与自然的审美在逐渐统一,进而发展成为了情与景的统一。这期间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发展演变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中国古典文学各种意境创造的过程。其次,还与情和景有关。这是因为,第一,"情"需要外化才能成为审美对象;第二,"情"需要具象化才具有审美价值;第三,古代中国人"美"的观念决定了需要创造意境。此外,比兴手法的运用,也为中国古典文学意境的创造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美术教育是融审美形态教育、美感教育、情操教育于一体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讲求对人性情、性格的完善和发展,注重对人的情感培养。从美术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高校需要重视美术教育的对人的"陶养",做到美术教育"技"与"艺"并举,在过程中实现"陶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职规划语文新教材,每个单元由"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部分组成。教学中要挖掘好教材中的审美素材,在"阅读与欣赏"中培养感知美的能力,"表达与交流"中培养鉴赏美的能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全面的审美能力,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庄子书中多借寓言来表达自己的美学思想。"虚静"的审美心胸,"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行为表现,"解衣般礴"的审美自由精神这三点是庄子的绘画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而且,庄子是借助对绘画美学思想的阐释来完成他对艺术之道、艺术人生的追求。思想对中国古典绘画美学思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六朝山水画的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书法是文字书写最高艺术,它有一个汉字的原身、吸引人的艺身和神秘的道身。它从曲折历史道路上走来,有着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一致的艺学观。它的形成受着道、儒各家的文化的影响,中国书法的道、艺规范是书法人的艺为标准,由此才能走向“人书俱老”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媚"是古代诗学批评的重要审美范畴,它既代表着诗家的美学旨趣和审美品格,也体现出文体规范转变.中国古典诗学批评中的诗"媚"论,经历了三个阶段:大致孕育和衍化于唐前,"媚"由品人论物扩展到谈文论艺,但诗评视野中,"媚"审美概念运用却不甚普遍;唐宋时期,"媚"开始较为集中地出现在诗歌批评和理论阐说中,"媚"的审美内涵和美学特征得到了较为详细的论说,被真正确立为诗学审美范畴;金元时期,"媚"得到了很好地承传,明代"媚"走向兴盛,许多诗家以"媚"对抗雅正、清远、韵淡等传统审美趣味,清代朴学大兴,理性的清人能辩证对待"媚"诗,肯定了诗史上有不少媚诗甚有美感,同时又批判了媚诗的柔弱,缺乏气骨,格调整体不高.  相似文献   

19.
魏晋至五代这一历史时段,是古代戏曲发展的重要时期.多民族的融合与伎艺生成环境的新变,促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而伴随艺术观念更新的,则是伎艺的自身完善.首先,"乐"之伦理功能的绝对化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游移于儒家诗教,接受者内在心理的审美需求开始得到重视,歌舞伎艺由"治之隆替--歌之悲欢"的直线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娱乐功能得到释放.其次,对歌舞声情的理性认识有所深化,对不同歌曲所表达内容的差异以及音乐不同声调功能的认识更为系统化.总之,该时段各类伎艺大体上呈现出竞相争雄又相互融合的局面,而其中的传播也酝酿出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道"是老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反"是老子辩证法的中心,"反者道之动"是"道"的运动形式和发展方向,同时也是"道"的运动规律,"道"与"反"紧密相联。"反者道之动"揭示了事物的对立统一、相互转化,也揭示了事物相反相成、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运动规律。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首先提出"反"的哲学范畴,这是中国第一个辩证法思想体系。老子的"道"论和"反者道之动"论,既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反映了荆楚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