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类对生命的日益关注,语文教育的生命性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确立了彰显人文精神、生命关怀和终极价值的基本思路,以提升“人”的生存意义与质量为核心的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语文教育的必然趋势。中学语文教育要进入生命,并内化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格内涵,使学生理智地看待生命本身和生命的进行过程,认识生命的美丽与宝贵,追求人性中一切美好的品格,探索生命的方向与意义,提升生命的质量与品位,使生命变得更加美好、更有力量、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标背景下,基础教育更关注学生生命发展。在小学阶段众多学科中,语文是生命教育开展的载体,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是学生探索生命的重要渠道。众多语文教材都体现了生命情怀,将生命平等放在重要地位。但不可否认,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关于生命教育的实践体验不充分等。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为例,深入剖析小学语文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成长关键期,教师要借助学科教学力量推出生命教育内容,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更多帮助.教材内容发掘、生活认知对接、实践活动组织、读写训练延伸,都能够渗透一些生命教育内容,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和人格思想成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刘超 《语文天地》2014,(2):73-74
教育的灵魂是什么?是关注生命,尊重生命,促进生命的成长。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教师在“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下,要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促成学生个体的健全人格发展。然而在升学的压力下、在家长的期待目光中,在社会狭隘的功利尺度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执行功利化的教育方式,只把学生当作填充知识的容器,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灵教育。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一门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科。根据《上海市生命教育纲要》精神,它的实质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于是我们尝试着在语文学科进行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要构建和谐社会,必构建和谐文化,而感恩文化又是其中重要一环。语文学科责无旁贷,应主动承担感恩教育的课题,不仅因为语文教材中蕴含大量的感恩素材,更因为语文教学开放灵动的教学过程为实施感恩教育提供了大量契机.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各种复杂的社会生活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最近几年,很多触目惊心的惨剧也说明了学生对生命不够珍惜。所以,学校教育要重视带领学生探讨生命的意义,强化学生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的意识,帮助学生健全人格。高中语文教学也要重视这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随着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9.
语文学科应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通过设置教学情境,让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把握儿童心理特征,挖掘教材德育因素,发挥课外活动教育功能,适时、有效地渗透德育,培育"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1.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教育应坚持育人为本,《新课程标准》(2011版)在前言部分多次强调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一目标理念,丰富并扩展了语文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可以说是语文课程的一种根  相似文献   

12.
13.
张丽花 《语文天地》2013,(18):61-62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核心是灵魂、情感、品德的教育。朱光潜在《谈美感教育》中称,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凡是美的事物,一般都能感染人,愉悦人。我们在被它深深吸引的同时,会产生某种激动的情感,并随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也就是说,美育以美育人,实为以情感人,是使人在情感上得到陶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闵群 《新课程研究》2007,(10):48-49
《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丰富的人文内涵"就包含对生命意识的重视,与对一切生存状态、生存环境、生命价值的思  相似文献   

15.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将生物知识、技能的教育和生命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引导其认识到生命的伟大与崇高,了解人类的生命价值,形成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以保持旺盛的生命意识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6.
杨淑琴 《学子》2012,(9):30-30
一、营造氛围 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重审师生关系,摆正自己在教育中的位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状态下学习、生活,带领学生向既定目标前进。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要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  相似文献   

17.
陆梅 《考试周刊》2013,(82):35-35
文章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挖掘法制教育内容;指导课外阅读,丰富法制知识;开展语文活动,实践法制内容。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科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语文教学要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品味、领悟,最终达到运用的目的。在“育人”方面,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主要因为我们通常讲的语文是母语学科,母语交际几乎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指导学生学语文,实际上也在教育学生如何生活,这就自然而然地做了一些“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
生命教育最早源起自20世纪70年代末的西方,以预防青少年暴力、自杀和吸毒为目的,属于生理健康和生命安全范畴。现代生命教育在中国之发轫,则是始于1999年台湾地区教育部门鉴于校园自杀和暴力事件频发而推行的生命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