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澜 《大学生》2014,(24):44-45
11月1日早上一打开手机,发现微信的留学生群里已经炸开了锅,"有来参加一桥祭的同学吗?法人栋本部旁边有小笼包和茶叶蛋卖。来的同学报我的名字可以便宜50日元。欢迎光临!"说这话的是一桥大学法学研究科的杨仁济同学,他正在校园一个角落的摊铺上卖包子。上课时间卖包子以及吃包子,这可不是不务正业。每年的11月初前后,都是一桥大学的"学园祭",也叫做"一桥祭"。"学园祭"是日本大学特有的文化,有一点像国内的"校园开放日"。活动内容么,自然跟吃喝玩乐脱不了关系,但满满都是日式风情,需要你且看且吃且体验。  相似文献   

2.
实施新课改以来",满堂灌"少了",满堂问"多了。不少老师对后者持不同看法。那么",满堂问"到底好不好呢?有一段时间,我听了一些青年教师的课。在集中交流时,我指出他们存在的共同问题是"问得太多"。当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我说这是个很普遍的问题,只能从表面现象去说一些皮毛的话,并不能给出良方。那么,为什么大家对"满堂问"进行指责,而"满堂问"依然大量存在呢?  相似文献   

3.
叶燮在《原诗》中论及了诗歌发生问题。他关于这一问题的根本学说,可以概括为"我四物三"说。在这一根本学说之外,先有胸襟说、触物起兴说、诗无定法说这三个具体说法值得注意。"我四物三"说是叶燮诗歌发生论的"纲",而先有胸襟说、触物起兴说和诗无定法说这三说则是"目",它们是对"我四物三"说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这一"纲"三"目"比较圆满地实现了叶燮的理论目的。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桥     
什么是桥豫2问小草,小草说:春风就是桥,什么是桥?我河小麦,小麦说:夏雨就是桥。什么是桥7我问果实,果实说:秋风就是桥。什么是桥7我问梅花,梅花说:冬雪就是桥。什么是桥7我问朋友,朋友说:微笑就是桥。什么是桥?我问学生,学生说:老师就是桥。哦!敖明白了,桥,是不一样的。春风是小草的桥,因为它可以把小草吹绿:夏雨是小麦的桥,因为它可以让小麦成熟:秋风是果实的桥, 。因为它可以让果实成熟:冬雪是梅花的桥,因为它可以使梅花开放:微笑是心与心的桥,因为它可以使心与心沟通;老师是学生的桥,因为它可以让学生走向知识的大道。 - 推荐教师:李慧锦…  相似文献   

5.
一位教育家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你在教育时,学生感觉不到你是在教育。"我想这种理论在作文指导中也是适用的。巧妙的"导",不露痕迹的"导",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可以摧开学生写作的花苞,让他们抛开沉重的思想负担,填平不可逾越的鸿沟,走上快乐、轻松的写作大道。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是一个热情的理想主义者,《边城》是他充满深情唱出的一曲生命的理想之歌,是他出于"怀旧"的主观诗情并把它凝结成的"诗",是沈从文梦里故园的产物。他写湘西,实际上是通过故园风物的眷念来补偿人生的失落,以慰藉他那魂灵深处的创伤。主要从画中人、画中物、画作者、画外意三个方面来解开这个梦,为读者打开神秘之窗。梦是美丽的,而"美丽的东西总使人忧愁",为了淡化这宿命的悲剧,沈从文以"善"与"美"进行了巧妙的阐释,从而圆了这个作于都市的"乡下人"的梦。  相似文献   

7.
"废池荞木,荠麦青青,二十四桥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心中的古扬州因诗的描绘而凄清了千年;"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心中的感慨因词的抒发而悲凉了千年。柳永将心中伤感化作了"杨柳岸,晓风残月",毛泽东把自己的理想化成了“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些普通人也会有的情感因诗意的表达而深刻、美丽,让人难忘。这就是诗词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朋友,跟你说,我发明了一座"天桥"。我的"天桥",就是"悬浮"在天上的桥,是由一种又轻、又软、又结实、又特殊的"云"制成的。坐上我的"天桥",能游览世界各地的  相似文献   

9.
董向东 《甘肃教育》2011,(16):21-21
孔子《论语·学而》第一句话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人问我,这个"时"字该如何解释。在很多中学语文课本里,"时"被解释为"时常",原话可以翻译为:"学习,并且时常进行实习,不是很高兴的事情吗?""时"在古代汉语里大概有三种意思:1.季节。  相似文献   

10.
《詹天佑》是篇老课文,讲述了清朝末年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故事。文中第4自然段第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一次,教学这篇课文,讲到这句话时,我请学生给"毅然"换个意思相近的词。学生有的说"坚决",有的说"坚定",还有的说"毫不犹豫"。我都一一板书。  相似文献   

11.
吴季 《辅导员》2010,(10):52-52
如何让一年级学生爱上说话写话?我认为关键是让学生有一个"大家都在说"的氛围,只有"有话可说"才会"要说",只有"有例可仿"才"会说",只有"有成就感"才会"爱说"。在激发一年级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方面,我作出了大胆尝试,基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结合他们的个性创作——画画,引导学生"用语言画画",看到什么?像画画一样一点一点地说出来,说出样子、说出色彩、说出自己心中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我为苦难者立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逆境使我奋斗 我出生在安徽太湖县李杜乡笔架山下一个小山村.笔架山是大别山向南拖的一条不起眼的余脉.皖河的一条支流从村边悄悄流过,风景是很优美的.贫穷却在那里施展着淫威,我在那里度过的是凄楚寂寞的童年.  相似文献   

13.
痛苦的飘落     
解读:这是一个特别的视角——头发。从头发切入生死,这是只有女性才有的角度。 打了那药,"白天黑夜地吐,口腔烂了,皮下渗血,血小板白血球都降到最低极限……"都可以咬牙忍住,"谁知道头发还要脱掉,一根不剩,彻彻底底。我悄悄哭了……"头发对于女孩子,那是她的美丽,而对于病中的"我",它还是健康和生命。  相似文献   

14.
我是什么     
卜冬 《大中专文苑》2014,(12):63-63
有一个无聊的问题,"我是谁",如果把它换成"我是什么",那就有的聊了。"我",是一种武器,且看甲骨文里的"我",一把带长柄的战斧。中国传统文化叫人要谦卑,那是儒教兴起以后的事了,起码甲骨文那个年代,人是很张扬的,有"我"为证。  相似文献   

15.
曲韶丽 《辅导员》2010,(14):46-47
把玩画作时,山水画中的"空白"艺术,引我深思。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叫它为"飞白",画家称它为"留白",音乐家叫它为"煞声",运用空白手法,可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你看,写景抒情时,龙走蛇飞中,画山画水间,铿锵玫瑰里,留下些许"空白",静谧中犹生灵动,含蓄的意境,坚挺的笔势,亮丽的色彩,美妙的旋律,跃然而出,确能达到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关于罗贯中之籍贯,以山西太原说与山东东平说之争论最为激烈。主山西太原说者,依据贾仲明《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认为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人;主山东东平说者,依据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庸愚子序"东原罗贯中",认为罗贯中是山东东平人。又有学者提出"东太原说",致使罗贯中籍贯的争论更加复杂化。罗贯中籍贯山西太原说的合理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论证:"山西太原说"有直接而明确的文献记载,"山东东平说"则至今未发现有直接而明确的文献记载;庸愚子序"东原罗贯中"之"东原",不仅指山东东平,也指山西太原,"东原罗贯中"应是山西太原罗贯中之意;古今只有一个位于山西的太原,所谓山东之"东太原郡",是个侨置而虚设在山东的地名,有郡名而无实地,其实质指的还是山西太原。  相似文献   

17.
徐晶晶 《上海教育》2011,(17):30-31
最近常听内地说大学要"去行政化",我想这只是指不要"官本位的体制""不要外行管内行",而不是要铲除大学的行政管理架构。事实上没有透明、合理、高效、公平的行政体制,大学可能会"一塌糊涂"!港科大用20年时间成为亚洲第一,至于"办成世界级大学是否有共通的规律",我想"共性"是有的,但更重要的还是"个性",就是要符合当地、当时的情况,不能照搬照套。当年港科大创校时也没有说要瞄准哪一所大学去学习。然而,找一所合适的著名大学作为自我发展的参考,却是常见的。  相似文献   

18.
班徽     
戴金红 《班主任》2009,(10):63-63
我校坐落在银湖之滨、笔架山下.班徽图案中的圆圈代表银湖,中间的山形代表笔架山;“SZSY”是“深圳实验”校徽标志,蓝白相间是学校的主色调;“0701”表示07级(1)班;  相似文献   

19.
绿色的桥     
我要建造一座绿色的桥:用大树做桥梁,用爬山虎、牵牛花、长春藤等茎类植物的茎缠绕成结实的桥体,让桥体两边长满茂密的青草、美丽的鲜花和像小伞一样的植物.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桥周围鲜花盛开,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当夏季来临的时候,它可以为人们挡住强烈的阳光;秋天一来,它就会变成金黄色,让人们看到收获的希望;冰天雪地时,它又变成一座冰桥,让小朋友尽情滑冰玩耍……  相似文献   

20.
用接受美学来观照"艺术兴学"的办学理念,我们会发现,从认识论来说它可以"兴"学生本体,从方法论来说它可以"兴"学生的学习。它不仅是一种方法,而且是一种对话、创造与构建,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起"艺术兴学"的学习语境,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动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期待",有利于让学生由"实际的读者"顺利地靠近或变成"隐含的读者",让学生在学习时多些"顺向相应",少些"逆向遇挫",从而实现学生与教师及知识之间的"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