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构成教学过程的众多要素中,教材既是学生认识对象,促进学生发展的媒介,又是教师上课的依据,怎样使用教材进行教学呢?历来有两种看法:一为“教教材”;二为“用教材教”。按照现代教学要求,教学不仅要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智力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所似,教师还需要研究如何“用教材教”,重视对知识的和素材的重组与提炼,  相似文献   

2.
一、用活教材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这句话告诉我们,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资源。由于学生情况、教师素质、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应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处理教材,灵活地驾驭教材。只有用活教材,才能教活教材;只有教活教材,才能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既尊重教材,又不唯教材。对所教知识的体系,教师自己要有全面的把握,根据教材提供的范例,对知识进行适当的剪接、拓展和延…  相似文献   

3.
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深入挖掘教材 ,增强创新意识政治课作为中等职校的一门必修课 ,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功能 ,其中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政治课的一项特殊而又重要的教育目标。创造是一种高级思维活动 ,它需要借助教材 ,通过知识传递来实现 ,而中等职校政治课教材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条件 ,为教师的创新教育、学生的创造性开发提供了依据 ,因此教师要增强创新意识 ,认真钻研教材 ,深入挖掘教材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 ,引导和激发学生在生活中理解、分析教材 ,在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汉语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的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同时也重视教师在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这无疑为我们建立一种面向建构主义的第二语言教学论提供了一个观照的视角,同时促使我们完善汉语教学,贯彻以“逐步扩展,从句子向话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汉语知识教学。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备课或者上课时是在“教教材”还是在“用教材”,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观念。“教教材”是把教学狭隘地理解为传授知识,把教科书当作教学的唯一内容。它提倡教师备课要“吃透教材”,即吃透教参中的标准答案;上课要“以本为本”,不能超出大纲。学生的学习应“围绕教材”,学校考试应“紧扣教材”,试题答案应和教材“保持一致”。因此,语文课就是语文,语文教材就是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而“用教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观念,它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教学的内容不仅是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包括了蕴涵在书本知识后面的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活生生的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回应。那么,教师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呢?  相似文献   

6.
当“课标”提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的要求后,“用教材教”便成了教师们耳熟能详的话。应该说,这是一种与“教教材”相对立的教材观和教学观,是突破传统的全新理念。是的,教材不是圣经,不是法典,它是教学的凭借、教学的资源,理应为“我”所用。“我”为何人?“我”是教师这个施教的主体,是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就是要利用教材,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和学习环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在富有情趣的语文实践中,完成知识、技能、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7.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师若能深刻领会编者意图,掌握教材结构,就能更好地发挥教材优势,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及思想教育。一、凭借教材“说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建立了参与意识,才可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获取。而“需要”是参与的支点。教材以说明的形式,向学生阐明知识与人们的需要,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数学第二册中“厘米和米的认识”一开始教材便说明“要知道东西的长度,要用米尺来量……”;“元角分的…  相似文献   

8.
谭正文 《湖南教育》2003,(18):43-43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握好知识的要点、重点、难点,给学生讲清讲透,还要注意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发掘教材“隐点”,启发学生提出“疑点”,引入社会“热点”把政治课上得生动活泼 1.发掘教材“隐点”。“隐点”是  相似文献   

9.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从属于、服务于师生教与学的需要。因此,教师要改变那种“教课本”和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变“依纲靠本”为“尊重大纲、活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现结合几年来的学习与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做法和体会。一、掌握教材,用活教材新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凭借教材这一资源优势,加大深入探究力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多年来,“教教材”限制了教师的思想,把教师禁锢在死框子里,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它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因此。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应根据学生及教学的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教材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教材上的知识是"死"的,它只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一般的教材限于篇幅,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讲得十分详尽,学生看到的往往是思维的结果,而不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的活动过程。换言之,当教材在没有进入教学过程前,它只处于知识的储备状态,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人操作活动的所有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教材中静止、凝固的知识成果再创造转化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即化静为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知其然,而更知其所以然。那么,数学教学时如何把教材化静为动呢?  相似文献   

12.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系统地反映了课程内容,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重要载体。当今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作为知识和技能的载体,教材也必然要不断向前发展。如何贯彻和适应新的化学教材体系,是化学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紧迫课题。一、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适应教学需要现行化学教材要求教师不能再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化学教师应该努力探索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习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和  相似文献   

13.
当今,语文教学逐渐朝科学性和系统性发展。教师通过单篇课文的示范敦学,不仅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更主要的是要使课文成为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使它成为学生获取作文知识与方法的第一手材料。教师在教学时,不宜将作文教学单独剔出来,空讲理论,到处去翻资料、找范文,而应尽可能以教材为依据,尽最大可能挖掘其中的作文“宝藏”。这也就是说,我们要善于把作文教学寓于教材的范文教学之中,让看似枯燥的范文成为我们作文教学的生动  相似文献   

14.
罗德鸿 《教师》2013,(34):82-82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是非常有效的,它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激活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英语的学习中来,其教学思想和任务设计原则越来越受到当今中小学教育重视并被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小学英语教师要组织好“任务型”教学,教师必须对“任务型”教学的教学模式有深入了解并做到:课堂教学设计依据教材、任务真实有趣、创设情境、主动学习、适时评价、促进进步,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课程标准新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努力树立起新的教学观念,要开放教学的全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有利于探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备课及课堂教学方面应该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一、树立“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1.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课程资源是指可以直接为课程实施服务之物。例如,教材、图书馆等。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一种媒介和物质载体,它所提供的素材是单纯的学术形态知识,但没有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缺乏学生活动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上如果按教材提供的素材对数学知识进行…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材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教材上的知识是"死"的,它只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一般的教材限于篇幅,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讲得十分详尽,学生看到的往往是思维的结果,而不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的活动过程。换言之,当教材在没有进入教学过程前,它只处于知识的储备状态,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已取得了积极进展,与此同时,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法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仍然存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产生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将以往以"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教师提出任务,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选择。本文以ArcGIS课程教学为例,阐述了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四个教学环节,讨论分析了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特色优势及其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推广引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单元提示”对一个单元的整体知识作了概括和归纳,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单元提示”,了解单元内容,把握单元知识的整体脉胳,理清单元知识框架,从而有助于教师教学的进行和学生理解学习单元课文,形成阅读能力。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单元提示”呢? 一、读“单元提示”,预习单元知识 单元预习是单元教学中的第一环节,它为学生整体感知单元内容、性质和特点提供了材料,学生可以依据单元提示对整  相似文献   

19.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阅读张老师的“时分、秒的认识”教学案例,作为语文教师,我亦深感触。教材是有待活化的材料,教师必须对其进“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赋予其生命的活力。何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建构主义学习观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一句话,要关注学习起点,合理开发教材。如何捕捉起点?张老师在案例中设计的“哪些同学会看这些钟表上的时刻”这一问题,给了我们启示———“先学后教”。语文教学也应该如此,“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通过这些教学环节,教师准确地捕捉学生…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语文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并利用讲解、板书和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以教材为依据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在这种模式下,语文课堂教学便是“填鸭式”的满堂灌,还有教师“咀嚼”的内容到了学生“口中”的自然变味。学生的思维习惯了顺从接受,渐渐对变化和发展产生低落、抵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