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噢老爸     
从前,我一直觉得父亲不爱我,没想到,我错了. 从我懂事以来,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少言寡语的,所以我一直很怕父亲,总觉得他很凶.我从不敢直视他,似乎每瞧他一眼就会心惊肉跳好长时间.我和我妈妈的关系也因此特别好,一有什么事我总是跑到妈妈那里去倾诉.  相似文献   

2.
我想自己一直以来都是父亲的娇娇女。父亲在家乡小镇明尼苏达经营惟一的一家白事馆。或许是由于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宽慰别人,从儿时的嬉戏玩耍到中学时代的青春感伤,他都能够恰到好处地开导我、帮助我,直到我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他仍一如既往。父亲对我的两个儿子疼爱有加。从他们蹒跚学步到长大离家,父亲一直是他们的坚强后盾,支持他们的想法并提供自己的建议。我遭遇了离婚,也是父亲在那里抚慰着我那饱受重创的心扉。  相似文献   

3.
记忆中,父亲是一个沉默的人,他一直默默奉献着,用他的沉默温暖着我的心。那是一个冬天的夜晚,父亲骑着摩托车带我回家,半路上,竟然飘起了雪花。雪越下越大,父亲把车停下,让原本坐在前面的我挪到他后面。我知道父亲的用意,于是说:"放心吧,我一点儿都不冷。"说着就准备坐回车前座。父亲皱着眉,用如炬的目光看着我,虽然他一直沉默着,但是足以让我寒上加寒。我乖乖地坐到了后面,父亲又从后备箱里找出一件外套给我。  相似文献   

4.
我一直不喜欢他,他是我的父亲,可他从没有爱过我,甚至,我的母亲。 年轻的时候,他是一家器械厂的骨干,总是很忙,难得从郊区回家来看看。  相似文献   

5.
父亲的目光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已长成一个花季少女。许多往事像过眼烟云,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可父亲充满爱意的目光却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不可磨灭。在我心中,我的父亲一直和蔼可亲。从他温柔的目光中,我能看出他对我的爱。那爱如同藏在贝壳中的珍珠。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父亲坚持每天  相似文献   

6.
父子连心     
廖志强 《初中生》2004,(36):26-27
一直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可每次都无从说起.从我懂事以来,似乎只妈妈那涓涓细流般的爱令我感动;而父亲,我一方面对他惧怕,另一方面对他厌恶.直到去年,我离开了家,才真正懂得了父亲那深沉的爱.  相似文献   

7.
我的父亲杨贤江逝世已经整整五十年了。他离开我是这样的早,竟没有来得及在我的记忆中留下印象。但是,几十年来,他却一直活在我的心里。从童年时期起,我从母亲的思念中就开始知道了父亲;少年时期,我从父母朋友的回忆中又听说了父亲,并把他同“共产党员”这个陌生而又亲切的称号联结起来;青年时期,我反复诵读着革命老前辈们在父亲逝世十八周年时所写的纪念文  相似文献   

8.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一回到家里,不是看书,就是伏案写作,而我则是在母亲的怀抱里长大的,父亲很少抱我。不仅如此,父亲还有一个"怪癖":他喜欢用手指丈量我的身长。这个"怪癖"从我出生那天起,一直持续到我上大学之前。父亲给我丈量身长的时候,一定要让我躺下,双腿伸直。等一切妥当之后,父亲便伸开中指和大拇指,从脚跟儿一直量到头顶。小时候,我以为父亲是在与我逗着玩儿,因此也不觉得什么。当父亲那布满厚茧的指尖在嫩嫩的皮肤上划过,  相似文献   

9.
父亲的手上有一层厚厚的茧,从我记事起就一直记得。父亲说那是蚕儿一不小心在他手上织的。  相似文献   

10.
我一直恨我的父亲母亲。我出生在四川省叙永县一个穷山沟里。父亲是个孤儿,只读了三年书,一直靠给东家放牛,西家打柴讨口饭吃长大,更要命的是,他是个哑巴。村里的姑娘们见了他不是逗他玩,就是远远地绕开,人们都以为父亲一辈子都讨不上老婆的。可是,就在父亲30岁那年,他居然用200斤粮食,一筐鸡蛋把38岁的母亲“娶”了回来。人们一阵惊讶又一阵叹息,因为,母亲是个痴呆女人。从我两三岁记事起就懂得了有一个哑巴父亲和一个痴呆母亲是多么地屈辱,因此我一直恨我的父  相似文献   

11.
转向民间教育智慧我想先从一个笑话讲起。有一个扒手水平很高,他的儿子想跟他的父亲学扒手的技艺,这个父亲一直不想教。后来儿子老是要求,父亲没办法了,决定带他出去一次。有一天父亲把他带到一户人家的一个大柜子面前,很快就把柜门打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我并不喜欢父亲,不管他如何迁就我,而我,总要在心底生出一种厌恶。 父亲和母亲不和,他们一直分居。父亲热爱他的土地,始终固执地留在山中。而母亲却嫌父亲没志向,她也受不了大山里的艰苦,便带着我,来到城里,过起了她向往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谈到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我想首先允许我回忆一下父亲对我的教育。可以说,我的成长受父亲影响很深,因此,要谈现在同样作为父亲的我是怎样教育孩子的,自然离不开父亲曾经给过我的教育。我的父亲只是一个公司小职员。他的一生都很平淡,可以说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地方。用现在的眼光看,他可能不算你们眼里那种成功的男人。但我父亲却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很重要的人。他做每一件事,都很投入,仿佛这件事情就应该是他负责一样。我想,我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大概就是探索精神和好奇心吧。您瞧,我不是独自一人来到了中国吗(笑)?所…  相似文献   

14.
刘铁芳 《教师》2011,(1):5-9
转向民间教育智慧 我想先从一个笑话讲起。有一个扒手水平很高,他的儿子想跟他的父亲学扒手的技艺。这个父亲一直不想教。后来儿子老是要求,父亲没办法了,决定带他出去一次。有一天父亲把他带到一户人家的一个大柜子面前,很快就把柜门打开.让儿子藏进去,父亲随即把柜子锁上。  相似文献   

15.
正父亲有点像冰箱里的灯,你不知道它一直都在工作,等你打开门的时候,才知道它一直都亮着,我的父亲就是这样,默默疼爱我。父爱延绵,撑着车后座一圈又一圈6岁之前,我一直跟母亲住在农村,而父亲远在北京。一年只有3个月的时间能见到他,父亲每次回家都穿着严肃的军装,也没有太多话,有人说父亲长得凶,而他看我的目光却总是那么温和。童年的我,最期盼的事  相似文献   

16.
正人生是三节四节过的,哪能一直走平路?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我的作品从来没有给他寄过,姨前年来,问我是不是写过一个中篇,说父亲听别人说过,曾去县上几个书店、邮局跑了半天去买,但没有买到。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心思     
我一直以为父亲是个没有情爱的男人,至少,他从没有在我和哥哥面前,表现过对母亲的亲密。有时候我给他们拍照,父亲都会紧张,总是催促着我们赶紧照,他没闲工夫陪着我们。说完了又偷偷把身子朝前移一移,结果,几乎所有的照片里,都是父亲很伟岸地占据了大半个江山;而母亲,则温顺地站在他的身后,像是他的贴身丫头。  相似文献   

18.
父亲     
父亲在我心里一直是一个干涸的形象,我想这是因为我和父亲都是感情内敛的人。我们都习惯把爱埋在心里,不轻易表露。18年来,我一直有一种错觉。因为这,错觉,将父亲和他的笨拙的爱忽视了整整18年。 18年,父亲爱我的惟一方式是拼命地赚钱。很小的时候,父亲也曾像宝贝似的宠过我:用他的大大的脚趾夹住我的小脚,用他的很大很硬的脑  相似文献   

19.
感动     
从小学6年级以来,我一直很讨厌我的父亲,也许是思想“成熟”了,嫌弃自己的父亲了。我怨他长得那么矮,还把这一基因遗传到了我的身上;我怨他穿的衣服破破烂烂,没有一件像样的;我怨他不给我零用钱,身边的同学总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而我只能眼巴巴地羡慕;我怨他给我的  相似文献   

20.
我父亲是人力车夫,从我考上高中起一直到现在. 1998年我以全镇第一名的成绩考上省重点高中县一中,父亲当晚高兴得多喝了二两白酒,父亲满脸通红微眯着眼睛对我说:"胖孩(我的乳名),只要你有志气,你读到哪里我就供到你哪里,就是做牛做马我也认了."父亲只读了小学三年级,斗大的字认不了几个,父亲深知没有文化的苦,所以他一直希望我能走出这封闭的农村,不再重复祖辈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