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孩子完成暑假作业以后,父母不要再给孩子下达复习旧知识的任务(除了孩子的基础较差以外),而应为孩子找好下一学期的课本。然后根据自己孩子的智力与能力状况,为其制定自学计划。对优秀的孩子,可以制定全册教材自学尝试计划;对成绩一般的孩子,可制定一个或几个单元自学的计划;对基础较差的孩子,量力而行。在自学时,不强求一学就会,可以不求甚解,学不懂的可以跳过去,等后面的学过了,再回过头去“重啃”。在自学时,只要孩子能啃懂一点,那么,在新学期,即使啃不懂的地方,以后学习时,也会引起他(她)的特别注意。孩子通过假期…  相似文献   

2.
女儿新进了一家重点中学,家长会上,我第一次听得津津有味。校长几乎没说什么套话,就用幻灯片绘声绘色讲起他的教学理念。只见屏幕上出现大小不同的一排蛋,他指了指上面的鸡蛋和鹅蛋说:多数孩子只要教育得法,都能成才,但要掌握火候。学得快的孩子,好比“鸡蛋”,煮熟花的时间比鹅蛋少,他有余力,我们要让他学更多的东西;学得稍慢的孩子好比“鹅蛋”,煮熟的时间长些,我们要多花点儿时间耐心教他,直到他弄懂为止。至于“木蛋”,也就是弱智儿童,那是少之又少的,但我们也要给他画上花纹,让他到社会上实现自己的价值。校长说到这…  相似文献   

3.
不少家长常问:“他看起来很聪明,说话也很流利,为什么学不会呢?”到底是孩子存在学习障碍还是不认真呢?其实,这是孩子的学习意愿出了问题,所以我们必需提升他的学习感受力,这才是治本之道。以下介绍几个方法。一、学习需要有快乐的感觉。孩子对学习新知识有高度的兴趣时,将终身受益。为人师为人父母者,若教孩子学习教到令他害怕时,他将终身痛恨学习。切记:幼儿期孩子只是“来玩”不是来“学”,他是“玩中学”。二、初步学习有干扰时,需要有爱与理解。在孩子被教育的过程中,这一项比任何理论都重要。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天才,…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孩子天生好奇、好动、好问,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好奇心没有了,问题也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家长找不到答案,教育者也疑窦丛生。现在的孩子对现实中的一切是如此的习以为常,坦然接受,原因何在?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稍作思考就不难发现其中的缘由。当孩子用眼睛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多么神秘的时候,我们用平常回答了他;当孩子用一双小手告诉我们他正在探索未知世界的时候,我们用平常回答了他;当孩子用两只小脚告诉我们他正在走向宝藏之地的时候,我们用平常回答了他;当孩子用刚刚学会的语言向我们追问奇妙的世界时,我们也…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孩子在7~8岁之后才开始学音乐。由于从小没有得到听力的训练,一般学习效果不太好,孩子们常感到苦恼。而大多数音乐教师在教音乐时,往往不从一开始就教完整的曲调而只是枯燥的技巧练习,这样做的结果是牺牲了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力。学习音乐也像学母语一样,从小让孩子包围在音乐当中,使学习音乐变成一件自然的事。如果学乐器,就要根据不同乐器种类,决定孩子的进度。比如,钢琴和小提琴,最好在孩子4~5岁开始学习;而吉他和爵士鼓,要到孩子中学以后,才开始接触……但是学音乐,最好从0岁开始。一个婴儿在日常生活中,他所接…  相似文献   

6.
每一个做家长的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抚养成人后,回想着那无数的快乐与辛劳,总感到有成功也有遗憾;每当看着孩子从小到大的照片,就觉得这流淌在笔下的回忆最好能给年轻的父母们一些启发。我的重要感受是:指导孩子读书十分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一、从朗读开始,让孩子走进美妙的世界。从孩子六个月起,每天晚上临睡前我们给孩子朗读故事,一直坚持到上小学。从小就让他意识到好听的故事是从书中来的。等到孩子能看图说话、讲故事以后,就慢慢地锻炼他复述讲过的故事,并给他录音,放给他听,让孩子在抑扬顿挫的朗读声…  相似文献   

7.
一位名学府的学,也是一位有点名气的作家,对他的孩子说:“作考试你不用怕,只要写好这几个题目,什么作考试都能应付,平日爱写啥就写啥。”毋庸置疑,这是对我们学校作教学的否定,尽管有言过其实之嫌,可也确实值得我们深思作教学的现状。近日作了一个调查,第一是对50名教师的调查。运用传统作教学模式备课的,即指导、习作、讲评的占87%;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的小学里能学到什么初到日本的中国人,如果有孩子上了日本的国立小学,开始总是担心孩子在学校里学不到规矩、学不到东西。在他们看来,日本的小学简直可以说是孩子们的游乐场:上课不讲课堂纪律;老师当堂从不批评也不表扬;教学是管教不管学;几乎没有家庭作业;...  相似文献   

9.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几十年前就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人类社会、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这段话,在今天看来,无疑是对创新教育的生动诠释。那么,今天的教师如何对孩子进行创新教育呢?我认为,首先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即通过课堂教学中教法创新和学法创新,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0.
征稿启事     
《早期教育》2004,(3):U003-U003
1.语言敏感期(0~6岁):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呀呀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因此,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七十多年前,鲁迅先生以非常激愤的心情写道:“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责。虽然人口众多’这一句话,很可以闭了眼睛自负,然而这样多人口,便只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人了。”对家庭不重视子女教育而造成的人口素质低下,先生表现出深深的忧虑。今天,如果说我们的家庭仍然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那无疑是片面的;而在家庭中,母亲对子女教育的重视某种程度上超过了父亲。因为我们中国家庭的基本模式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人们在外忙事业、忙经…  相似文献   

12.
1940年,日本的铃木镇一始创了铃木教学法,他提出学习音乐要像学习母语一样,创造出一种生活、娱乐的音乐环境,让孩子在这个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接触音乐,让孩子反复观察哥哥姐姐们的演奏,多多聆听音乐,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并喜爱上音乐,绝不强迫、硬性要求孩子在学音乐时要做什么。而且学音乐最好是从小开始学,开始得越早越有利。只要孩子们稍有掌  相似文献   

13.
晓晓 《内蒙古教育》2012,(13):78-79
韩国前教育部长、首尔大学教育专家文龙鳞教授在他的著作《10岁之前教会孩子如何做人》中说道:学做人是成才的第一课,道德智能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在10年后的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我们到底应该教给他们什么呢?那就是:"只要培养孩子们的道德修养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4.
参照     
张蕾 《学前教育》2006,(11):45-45
我们班的启航、启程是一对双胞胎,父母因上班,无力照顾,两个孩子就分开抚养.一个在父母身边,一个奶奶带。据父母反映:由父母带的启程能说会道,且不怕生,敢于表现;而启航的能力则相对比弟弟弱。在他们入园时,我们一开学就用了爱心鼓励法,常常和启航谈心,给他打气:启航是哥哥,哥哥给弟弟做个榜样,先来介绍自己;是哥哥,要勇敢一点。其次.我们用了表扬激励法:到底是哥哥,你瞧,吃饭吃得比弟弟快;哥哥的画画得真好!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上帝想接四个孩子到天上玩玩儿,就对他们说:“说吧!我给你们每人一个机会,你只要说出一个心愿,我就能立刻把它变成现实。”第一个孩子立刻回答:“我想变个瞌睡虫,会飞,只要往老师的鼻子眼儿里一钻,他就立刻睡着了。”上帝问:“为什么?”“他睡着了,才不会给我们留那么多的作业!”第二个孩子说:“我想当一回老师,就当一回,当一个特别特别厉害的老师!”上帝问:“为什么?”“这样,我也就能给老师的孩子留好多好多作业了!”第三个孩子说:“我想过一个绿颜色的星期天!到绿色的草地上踢一会儿足球!”上帝问:“怎…  相似文献   

16.
田元化 《教师》2014,(13):122-123
没有阅读的学校,不是好学校;没有阅读的教育,不是好教育。因此书香校园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根基。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而准备的图书,那就是学校。"这充分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一个孩子进入一所学校,并不意味着他已经开始接受教育,只有他开始沉浸在一本美妙的书籍时,他的教育之旅才刚刚开始。一个教师只要开始读书了,那是一种成长的自觉,一种专业的觉醒。"(朱永新《新教育》)因此,好学校要能够让师生都发展,  相似文献   

17.
您的孩子有学习困难吗?郑医生:我儿子8岁。从3岁起,我们就开始早期教育,背唐诗、学认字、弹钢琴、练书法。上一年级时学习很好,就是做作业慢,边做边玩。为此.父母常陪着他做作业.有时需3~4个小时。谁知到了三年级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上课多动,回家不做作业....  相似文献   

18.
自打有了孩子,亲戚朋友们凑到一起,大多时候都在谈论那个小家伙。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主要谈论他的健康状况。只要孩子健康,能吃能睡,我们就会感到很骄傲;孩子大了,上学了,我们的话题便转移了。孩子期末考了多少分?在学校排第几?孩子得了双百,自然父母孩子都欢喜不迭,孩子没有得满分,但如果在班上排了个第一,也足可以开开心心闹腾一番。鼓励孩子争第一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也不能免俗。刚上学时,儿子只觉得上学好玩,至于争不争第一,他并不看重。我总是适时地给他敲敲警钟。“还有比我更差的呢!”通常儿子都会很不服气地…  相似文献   

19.
袁老师做了40年乡村小学教师,学生逾千,其中最有出息的要数仲明。 只要人们一提起仲明,袁老师便会眉飞色舞,滔滔不绝:教了几十年书,从没见过仲明这么聪慧的孩子,四五六年级教他教了三年,真是一点就通,一教就会,每次大考小考,总是全班第一;而且平时学得轻松,不像有的孩子,整天吭哧吭哧死啃书,成绩反而不见长。仲明这孩子真是天才!  相似文献   

20.
一、活动序曲男: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女:春天,我们到野外去采花;男:夏天,我们到小河里嬉戏;女:秋天,我们到山上摘果子;男:冬天,我们到田间打雪仗。女:我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农村的孩子爱农村。男:今天我们这次班队活动的主题就是:合:农村的孩子爱农村。在《我们的田野》的乐曲声中,诗朗诵《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二、分组竞赛第一轮竞赛:干农活男:我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就要学着干农村的活。下面我们进行“干农活”比赛。(第一个项目“挑担竞走”,第二个项目“搓草绳”,第三个项目“搭瓜架”,第四个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