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河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统计分析,发现河南省大学生肥胖人数和"豆芽体型"比例偏高;学生身体机能指标偏低;下肢力量较弱;耐力指标评价较低等问题。提出学校体育应以"学生体质健康"为本,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审美观;加强学生耐力水平的提高;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强调过程性教育评价;增加体育教育经费的投人,改善体育环境;加强体质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通过体质健康测试,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为未来大学生体质发展趋势的研究建立基础资料库,促使我校学生积极关注自身健康水平,获得健康知识,掌握自觉锻炼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2004年山东省大学生体质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山东省四所试点高校03级6 682名大学生进行新《标准》实施后的体质监测,并将其测试、评价及分析结果与全国同年龄大学生比较.结果表明:山东省大学生男、女学生的平均身高、体重都明显高于全国同龄大学生(P<0.01),但身体机能与力量素质却明显低于全国同龄大学生(P<0.01),而柔韧素质却高于全国同龄大学生;女生的优秀率和良好率高于男生,而不及格率低于男生,并且女生的测试平均总分也略高于男生,表明山东省女大学生体质状况好于男生;总成绩与身体机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之间呈高度相关,而与身体形态指标无显著性相关(女生体重除外).建议主要通过体育教学的干预,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逐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提供有益的手段和保证.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体育工作改革不断深化之际,《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已在高校全面实施。笔者通过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实施过程中软件环境、硬件设施和组织协调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实施难点进行分析,从而正视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以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健康实施。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石河子大学2007级、2008级本科生体质与健康达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学生身体形态健康达标良好,但低年级同学男、女生超重和肥胖比例增加;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健康这标良好,随年龄的增加,男、女生的评价等级均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男生的身体机能发育水平明显落后于身体形态的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6.
体质指数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南通市4所高校中部分大学生的体质指数(BMI)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反映了大学生体质指数(BMI)的分布特征,揭示了体质指数(BMI)值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1)大学生的体质指数(BMI)曲线呈"细峰右尾"型,大部分分布在18.5~24的标准之间,但由于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与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造成了相当数量的超重或肥胖的学生.(2)BMI值与肺活量/体重指数呈非常显著性负相关,与立定跳远呈显著性负相关.超重或肥胖对大学生的肺功能及下肢的相对爆发力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3)BMI值偏低对大学生的各项体质健康指标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法等,对上海市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现状及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上海市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处于良好水平,合格率达98%,但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下肢力量素质与耐力素质相对较弱;男女生测试选项和评分标准存在一定差异,女生评分标准偏低.建议在测试指标中引入心理学和社会适应性指标,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体质健康新旧测评标准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勇前  王石龙 《体育学刊》2006,13(2):98-100
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新旧测评标准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新《标准》在项目设置、测试手段、评价标准、评价结果、学生的可接受程度诸方面均优于旧《标准》,并对新《标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相关要求,通过测试调查,对近3年漳州师范学院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以来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大学生体质城乡差异的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对党的11届3中全会以来3次全国大学生体质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从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13项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城乡差异缩小;呼吸机能水平城乡差异加大;身体素质水平乡村优于城市;体质综合评价结果乡村优于城市、从一个侧面揭示了11届3中全会以来,党的经济政策对乡村大学生体质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自主""三拓展""四互动"的"三三四"体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身体机能及素质的影响。方法:以湖南理工学院本部2010级331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2010级中全面实行"三三四"体育教学改革。经一学年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机能和素质不同幅度的变化,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三三四"体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身体机能及素质产生了积极影响,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能力的有效教学形式,是体育教学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运用国外锻炼心理学其中一个重要理论模式一一行为改变模式(Stage of Change),对普通大学生的锻炼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不参加锻炼的人占大多数(71%)。处于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的人数百分比可作为评价高校体育教育质量的参考指标,也可以作为评价锻炼行为干预方法和手段效果好坏的依据。学习压力所产生的闲暇时间不同,也许是影响大学生锻炼习惯的一个重要因素。应采取措施,加强大学生锻炼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健身街舞和篮球对女大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将80名在校女大学生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为期12周,每周3次,每次60min的健身街舞和篮球训练,训练前后分别测定受试者皮脂厚度、肺活量和身体协调能力,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试者的心理状态。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自尊及身体自我效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健身街舞运动对女大学生皮脂厚度、身体协调能力、除身体状况外的身体自尊各维度的指标和身体自我效能的影响均大于篮球运动。大学体育课程女生项目设置可适当增加健身街舞运动。为优化女大学生运动健身方案的制定和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运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有关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抑郁症干预效果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为以一定的纳入标准对相关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纳入符合文献11篇,并且通过Stata13.0元分析软件进行效应量分析,元分析结果显示所研究的14篇文献中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抑郁症具有干预效果;(1)前后对照实验d=0.986,95%的置信区间为(0.620,1.352)。(2)敏感性分析和偏倚性分析结果显示元分析结果稳定性较好。(3)锻炼时间、锻炼周期、干预方式、锻炼频率、都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每周4次以下,每次运动60min以上,中等强度并且以12周以上为指导方案。(4)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对大学抑郁患者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7个不同专项在校男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价,旨在了解经过长期不同的专项训练,体育类男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变化情况。建议根据不同专项的特点,加强体育类男大学生薄弱环节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余暇体育健身方案的制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余暇体育健身方案的制定展开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为大学生制定余暇体育健身方案提供必要的理论帮助。制定有效的大学生余暇体育健身方案,可以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大学生余暇体育健身方案的制定是高等教育阶段体育创新教育的体现,是全面开展“阳光体育”工程的有力举措之一,它对于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试论体育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传峰 《体育科研》2000,21(2):11-13
本文通过对目前高校大学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的类型、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体育教育促进和改善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见解,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依据《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对南开大学在校10089名本科生进行了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调查结果显示:南开大学学生身高标准体重主要表现为正常体重人群比例较低,超重、肥胖学生人数较多,比例较大,身体形态匀程度较差。心血管系统功能和肺功能总体情况良好,且女生的总体状况略高于男生,说明男生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肺通气总量对3min运动定量负荷承受能力和女生相比稍差一些。女生柔韧素质良好,男生上肢肌肉力量素质较高,全校学生下肢肌肉爆发力素质较高,但基本处于中等水平,且女生表现比起男生相对较好,这提示在今后的体育教学和学生自身的体育锻炼中应加强有氧运动健身,提升耐力素质,降低身体成分中脂肪含量,同时应多加强科学健身与膳食营养补充等知识讲授,发挥体育教育的健康教育功能,并结合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监测,从而达到全面促进学生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和数理统计,对305名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了解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感知到的社会支持(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工具支持)以及对社会支持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是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和行为表现的重要社会心理干预因素;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率较低,利用率也较低;由于家人及他人对体育教育专业的支持率不高,研究对象倾向于向朋友、同学寻求精神上的理解和安慰;且有时或很少寻求经济援助或解决实际问题.这些是由于与性别和个体生理因素、社会文化条件、人际交往、自我期待水平等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专  李平 《四川体育科学》2006,(2):94-95,98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阶段。只有使学生真正具有了体育意识,才能实现大学生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接轨,也才能真正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的奋斗目标。所以,必须把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使其培养的对象在大学毕业后,仍然能够成为终身体育锻炼者,为国家建设保证良好的体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