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明人高濂《玉簪记》中的花姿意象为分析文本,对剧中所涉及的花的意象作了细致的分析,并渐次梳理花姿意象不仅是作品中男女主人公身心寄托的凭借,更对剧本主旨的表现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清照词作的意象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魂映雪、菊韵相宜,玉楼流水、疏月空明,风鹏正举、雨泪满襟,婉约派词风通过李清照笔下丰满蕴藉的意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意象之美与作者的情感体验融合成种种含蓄委婉、九曲回肠的深远意境.  相似文献   

3.
4.
李清照词作中酒的意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人与酒密不可分,酒既是一种载体,也可形成一种意象。研究李清照的诗词,完美发现,其酒的意象十分丰富,可分别表现山水之乐、思亲怀远、家国巨痛、社会悲歌等多元情愫。  相似文献   

5.
历来,人们对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质多从语言的角度予以肯定。本文认为,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质还充分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完美契舍,即:女性深挚柔婉的天性与“要眇宜修”的词体,沦落天涯的命途与时代心音;“别是一家”的主张与“精金粹玉之作”,齐鲁文化的滋养与“高起之境界”的创造。  相似文献   

6.
张炜 《唐山学院学报》2011,24(2):29-32,86
以李清照词作的菊花意象为分析文本,探究文学流变和文学脉承的胶合关系,并以局限分析为感性批评的深入要端,围绕李清照菊花意象的诸种语言特征进行即情即景式的说题性梳理,通过李清照的菊花意象使人们看到儒释道文化对人心灵世界的征服。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李清照生活的三个时期分析其词作的意象衍化,并从社会和历史的层面探究李清照情感及心境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文学史上,巾帼词人李清照的出现,为南渡词坛放出了奇异的光采,特别是她的咏梅词,生动地再现了她的生活历程和情感历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女性特有的情感画卷,细细品来,顿觉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相似文献   

9.
宋代才女李清照以旷世难逢的才思和女性特有的柔肠灵性,敏感深情地致力于别具一格的小词创作,高雅、含蓄、清丽、柔媚,独具一格,树起了婉约派的一面旗帜。文学的美在于含蓄蕴藉,渺远迷离,不同的意象承载了文人的不同寄托。对李清照来说,她早年丧母,又多愁善感,心事情怀无处诉说,赋于词中又要避人闲话有所顾忌,于是她选择了“花语”,借花来抒发她女性细腻的情怀,将她深爱的花看成了她唯一可以真心倾吐的伙伴和至交。在李清照现存的较可靠的48首词中,涉及花类的就有36首,而被清照采于笔下的  相似文献   

10.
论李清照词花意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清照词作中花意象的数量相当多, 基本集中在梅、菊、桂、荷、海棠等花。这种选取既与她身世经历有关, 也与宋代的社会政治背景有关。花意象表现了女词人对美与生命的追求与爱惜, 是女词人的心声, 也是民族与社会的心声。同时, 女词人喜欢将花意象与特定的时间、季节、气候、心境等联系在一起, 表现了女性特有的心灵历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哲学思想、思维方式、语言形式、价值取向和美学研究等七个方面,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中西诗歌意境表达的不同,引导更多人去关注诗歌中的意境表达.  相似文献   

12.
在知网数据库中,仅2014年度对于词人李清照的研究达近百篇。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词人,向来被尊为"婉约正宗",其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这些论文中,大致是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研究:首先是李清照词作中的女性意识;词人前后期选取意象的变化;以及将李清照与其他词人进行比较,诸如朱淑真、温庭筠、李煜等。  相似文献   

13.
散文写作 ,重在营造意境。贾平凹散文《月迹》中意境的艺术营构独具匠心 ,为中国当代散文写作 ,尤其是散文意境的创造和散文写作的艺术技巧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也为当代散文的繁荣和发展 ,开辟了新的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14.
意境一直以来是中国绘画(不仅仅是山水画)的精髓.几千年来一直是绘画工作者和学习绘画的人不断追求和向往的境界,深入分析和研究意境是新世纪艺术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徐敏 《培训与研究》2004,21(1):24-26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造境”、“写境”与阿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所提出的文艺理论的四种类型有诸多类似之处。“写境”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摹仿说,“造境”则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表现说。二者在理论表述上的差异。大概来自于我国民族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迪金森是美国著名女诗人,李清照是中国著名的女词人。她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作品各具特色。通过分析她们诗歌主题及写作技巧,可以洞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生存环境对原本相似的性格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图形与背景理论是认知文体学中的重要内容,任何知觉场都由图形和背景两部分组成,被感知的区域称为"图形",被忽略的部分称为"背景",两者不可同时被感知。随着认知诗学的发展,图形与背景理论不仅可以对语法现象进行详细的分析,也可以对文学文本进行探究。把图形-背景理论应用于中国经典诗词的研究,探讨图形-背景之间的基本关系对经典诗词意境的形成以及读者在理解诗词意境焦点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为诗歌的研究和赏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戴复古的山水诗不仅注重抒写胸中丰富的情理世界,在审美艺术上也取得不凡的成就。总体上看,戴诗不作一般的敷彩设色,而是表现出较强的写意艺术,扩大诗的审美内涵;在审美空白艺术方面也有着过人之处,追求虚静空灵的审美意境,句清意新,极富美的张力。审美空白艺术到唐人手中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美学规范,宋代以后得以深化和完善,戴复古在其间也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意境说的重点,在于强调"境",强调对于客观事物的再现.意境说所要求的"余味"、"言外之意",不是作者有意的寄托、含蓄,而只是因写"境"真切而让读者流连忘返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诗境而言的文境 ,是文学创作所精心构筑的一个独特的深层世界。论述了文境与诗境的异同、文境鉴赏的特征及文境的深层艺术创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