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一位单亲母亲。我的十二岁的女儿自四年前开始,就一直生活在由我和她组成的单亲家庭里。单亲家庭的孩子该如何教育?这个问题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困扰着我。是实践使我坚信,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首先要把握一个原则,即让孩子认识到:单亲不是谁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位单亲母亲。我的12岁的女儿自四年前开始,就一直生活在由我和她组成的单亲家庭里。单亲家庭的孩子该如何教育?这个问题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困扰着我。是实践使我坚信,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首先要把握一个原则——让孩子认识到:单亲不是谁的错。女儿8岁那年,我和他分手了。我们商定:女儿跟我生活。最初,考虑到女儿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没有把离婚的事告诉她。但我知道,女儿是隐隐约约知道这一点的,只是她不愿面对,也不愿相信。于是她常常有意地问我:爸爸怎么老不回来呀?怎么一到星期天不是爸爸加班就是你加班呀?后来,我也慢慢发现,女儿…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位单亲母亲。我的12岁的女儿自四年前开始,就一直生活在由我和她组成的单亲家庭里。单亲家庭的孩子该如何教育?这个问题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困扰着我。是实践使我坚信,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首先要把握一个原则--让孩子认识到:单亲不是谁的错。女儿8岁那年,我和他分手了。我们商定:女儿跟我生活。最初,考虑到女儿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没有把离婚的事告诉她。但我知道,女儿是隐隐约约知道一点的,只是她不愿面对,也不愿相信。于是她常常有意地问我:爸爸怎么老不回来呀?怎么一到星期天不是爸爸加班就是你加班呀?而我也慢慢发[法律专家点评] …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位单亲母亲。我的12岁女儿自四年前开始,就一直生活在由我和她组成的单亲家庭里。单亲家庭的孩子该如何教育?这个问题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困扰着我,是实践使我坚信,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首先要把握一个原则———让孩子认识到:单亲不是谁的错。女儿8岁那年,我和他分手了。我们商定:女儿跟我生活。最初,考虑到女儿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没有把离婚的事告诉她。但我知道,女儿是隐隐约约知道一点的,只是不愿意面对,也不愿相信。于是她常常有意地问我:爸爸怎么老不回来呀?怎么一到星期天不是爸爸加班就是你加班呀?而我也慢慢发现,女儿的话少…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单亲家庭。孩子不到6岁时,我就开始了单身女人带着孩子的生活。几乎所有的人都说,单亲家庭不利孩子的成长。然而,我想,我要让孩子正常健康地发展。今年我的儿子20岁,已到南京东南大学读书。回头看看我做母亲走过的路,我觉得给孩子仅有温暖还不够,更要有智慧地做母亲,那就是做好孩子每一步的启蒙老师。  相似文献   

6.
一位母亲忧心忡忡地对我说,她5岁的女儿特别懂事,人见人夸。幼儿园老师说她很听话,亲朋好友也都夸她是个好孩子。但她发现孩子特别“心重”,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们交谈了许久,共同找出了孩子心重的原因。在此,我想将这位母亲在教育上的失误告诉家长朋友们,以共同借鉴这一教训,使我们的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这是一位很重视家庭教育的母亲。从女儿两岁起便开始从严管教,要求女儿做个好孩子。特别是在众人面前,每当孩子表现好时母亲便对她说:“瞧,别人夸你是好孩子哩!”每当孩子表现“不好”时,就对女儿说:“看,别人笑话你了!”久而久之,让别…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子女数量也逐年上升,大有形成“单亲一族”的趋势。这些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思想上、学习上、行为习惯上,往往有着不同于其他孩子的表现。以下是我班一位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可可是一位来自单亲家庭的5岁小女孩,父母早在她2岁时就离婚了,她跟随母亲生活。一次可可玩角色游戏时,在娃娃家做“妈妈”。整个活动中,她自始至终只热衷于照顾娃娃,一会儿给娃娃梳头,一会儿给娃娃洗脸,一会儿又带娃娃出去玩,却一直把娃娃家的“爸爸”冷落一边,没和他讲过一句话。过了一会儿,可可说娃娃生病了,就抱着娃…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个9岁女孩的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非常注重让孩子多动手、多实践、多体验生活,这使得女儿5岁时就能离开父母一个人在省体工大队体操队过着相对独立的生活,7岁时就学会了烧饭、煮蛋等家务事。而这一切又缘于一次女儿找爸爸带给我的启示。那时女儿才4岁,还在市体校训练。一天,我因有事,就通知她爸爸去接女儿。但到了6点半我心里一直不踏实(她爸爸是“工作狂”),还是自己去了。一到那,孩子正  相似文献   

9.
雪子 《家长》2003,(Z1)
我的家是一个单亲家庭。孩子不到6岁,我就开始了单身女人带着孩子的生活。几乎所有的人都说,单亲家庭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然而,我却要让孩子正常健康地发展。今年我的儿子20岁,已到南京东南大学读书。回头看看我做母亲走过的路,我觉得给孩子仅有温暖还不够,更要理智地做母亲,那就是陪孩子走好每一步,做好孩子每一步的启蒙老师。我时时感到,对孩子的人生启蒙,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在孩子入小学前,我就给他讲童话故事。借助美丽的故事帮助他展开想像和思维的翅膀。他渐渐长大了,我就告诉他,童话是美好的,但也是虚幻的。接着,…  相似文献   

10.
养孩子的艰辛,只有在真正做了母亲后才能体会到。如今女儿两岁了,两年的劳累已被女儿成长的喜悦所代替了。我是幼儿园老师,平时的工作态度自然而然地带到了家庭教育中。从孩子开始用眼睛看世界、学说第一句话时,我就把品德教育引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教她爱护小玩具,喜欢小朋友,对大人有礼貌。尽管孩子对我的要求似懂非懂,但总会答应。可是,独生子女,关心爱护他的人太多,除了爸爸、妈妈,还  相似文献   

11.
睛川 《家长》2012,(Z1):24-26
女儿依次把我画圈的题都做了出来。我心想:"傻孩子,你果然中了我的计,这叫‘反其道而行’。"女儿10岁时进入青春期。身为母亲,我感到欣喜也增添了一丝忧虑。欣喜的是女儿进入成长的提速期,忧虑的是女儿的逆反心理在一天天地增强。只要我一开口,女儿就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相似文献   

12.
有一位母亲来信诉说了她对8岁女儿“学习不专心”的焦虑。她在信中说:女儿现在上小学二年级,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放学后总是要玩够了,才很不情愿地坐下来做作业,而且马马虎虎做完了事。早在幼儿园时,老师就曾反映这孩子上课爱说话、玩小东西:小学老师说她不是题目不会做,而是磨蹭,不肯动脑子。这位母亲自责道:“我知道这是受我的影响,从小娇惯了她。”  相似文献   

13.
廖晓玲 《家长》2013,(11):18
女儿就这样一路走下来,慢慢变得懂事和成熟。我感觉,作为母亲,我总是在帮她消除内心对未知世界的惊慌和恐惧,让她总能轻松地面对生活。作为母亲,我当然希望自己的女儿有出息。记得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每天教她背唐诗,让她做数学题,以为只有这样不停地灌输知识,孩子才会成长得更好。可是,很多时候,看见女儿不能完成我规定的任务而一脸焦急的模样,我又暗暗地心疼。公公、婆婆也老是在身边提醒:我们上辈人对你们可没这么严,你们现在不也过得挺好?  相似文献   

14.
睛川 《家长》2012,(2):24-26
女儿依次把我画圈的题都做了出来。我心想:"傻孩子,你果然中了我的计,这叫‘反其道而行’。"女儿10岁时进入青春期。身为母亲,我感到欣喜也增添了一丝忧虑。欣喜的是女儿进入成长的提速期,忧虑的是女儿的逆反心理在一天天地增强。只要我一开口,女儿就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相似文献   

15.
因我的儿子、女儿在美国工作,我和老伴到美国居住近两年,亲历其境,深感中国和西方在教育子女上有差别,又各有长短。我们在美国带小外孙女时,还带了一个近两岁的美国男孩。有次周末,美国小孩的母亲带我们一家人一起到她孩子感兴趣的游乐场去玩,她的孩子在道路上行走跌了一跤,我马上想去把他抱起来,他的母亲却要让他自己爬起来,要让他觉得一个人成长的道路是曲折的,决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带的外孙女已两岁多了,出门总是用车推着。吃饭时,我们往往端着饭碗追着外孙女喂食。而一岁多的美国孩子就是自己吃饭,他的母亲要我们把他“绑”在椅子上,把…  相似文献   

16.
有一位母亲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女儿却总是不愿意跟她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五颜六色,为什么引不起孩子的兴趣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她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是林立的腿和人墙。从此,再带孩子去商店,这位母亲就把孩子打在肩上。  相似文献   

17.
我的女儿今年五岁,现就读于县城关幼儿园中(四)班。经过两年时间的幼儿园学习,女儿的进步挺大,以前较为内向、胆怯的她,现在已经变得活泼开朗、勇敢自信了。我想这变化主要应归功于幼儿园的教育。但作为孩子的母亲,在孩子的成长经历中我也学到了许多东西。有人曾说过,孩子就是一本书。是的,我的女儿就让我学会了赏识,学会了发现,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尊重,也学会了耐心。难怪有人说,女人因为做了母亲而成熟、而完美。在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经历中,我有许多的感慨。特别是女儿那童稚纯真的话语,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你听,孩子又在…  相似文献   

18.
华丽的冒险     
《学前教育》2006,(9):11-13
1974年4月的某个清晨,一位母亲醒来看着未满月的女儿酣睡身边,她会想些什么呢?我敢肯定,她不会想到这个看起来需要她呵护一生的娃娃若干年后也会和她选择同样的职业,像她一样在幼儿园对别家的孩子呵护备至。因为在母亲心里,这个女儿怎么呵护也不够。以后的日子,女儿的日常起居全由这位母亲料理得妥妥当当。母亲不让女儿插手一丁点儿家务。女儿读书后,母亲为了让她早上多睡会儿,恨不得连被子也帮她叠。要知道,大多数中国孩子都曾经把起床不需要叠被子当作梦想之一,像我就一度强烈希望发明一种可以自己打卷的被子,甚至女儿刚上一、二年级的时候。母亲总是在一大清早就扛着墩布、拎着抹布,赶到女儿班上替她做完值日,再回到一墙之隔的幼儿园上班。旁人想到,母亲36岁才有她,那份宠爱也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9.
在日本,有这样一位母亲,她从独生女儿两岁半时就开始对她进行“早期教育”。她给孩子念各种绘有图画的书,还自制日文的假名卡片,教完平假名,又教片假名,然后再教汉字。就连走路,她也要教孩子认读各种招牌。她参加烹饪演讲会,也不忘带上孩子,以让孩子掌握有关食物的营养成分方面的常识。就这样,在母亲的“精心”栽培下,孩子到了3岁时,已具有相当的读写能力。然而,好景不长,孩子从3岁半开始,就常常半夜里哭闹起来,一直持续了一年多,而且这种状况还越来越严重。无奈,母亲只好停止了过热的  相似文献   

20.
暑假家访,跟一位原本成绩比较糟糕的学生的家长谈她的女儿。这是一位豪爽的母亲,此刻她笑逐颜开,让我想起她不久前的忧心忡忡。她的女儿是我带的学生,是个喜欢成天在田里抓泥鳅捉黄鳝却对学习不“感冒”的野丫头。她母亲第一次来找我时,承认她以前对孩子太不负责任了,认为爱孩子无非就是孩子需要什么就给买什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