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找自己的本源,是各民族中常见的话题。青海民间广泛流传着一个传说,认为青海汉族来自“南京竹子巷”。本文运用文本资料和民俗资料,对这个传说进行解读,认为传说有事实背景。故事的传播源不在南京,而在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西沟乡的麻地沟,这里的汉传佛教寺院能仁寺所主持的《目连戏》演出是传说的传播源,河湟地区的社火是传说传播的主要载体,这些周期性的文化活动通过其特有的宣教功能,使一个宗教记忆的符号形成了一个汉文化影响圈,并使河湟地区的各民族都认为是信史。  相似文献   

2.
针对民族地区方言特点推广普通话教学董泽积石山县是甘肃省的一个偏僻县,它与青海民和土族回族自治县和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毗邻。长期以来,该县居住着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土族、羌族、藏族、回族、汉族等八个兄弟民族,各族人民生活在一个团结和睦和大家庭中。在这个...  相似文献   

3.
民国西宁道尹黎丹赵珍民国初年北洋政府统治时期,青海全境隶属于甘肃,杂居着汉回蒙藏等诸多民族,呈现出儒道释回诸教并存之势。这里政令不一,经济落后,文化上的差异性,助长了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也使马麒势力盘踞青海成为可能。马麒统治青海期间,客观上使青海处于...  相似文献   

4.
河湟花儿是花儿三大体系之一。其词式独特,曲令众多,风格鲜明,影响至深至广。它的形成和发展有特定的地理、历史背景,是河湟地区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也是该地区各族人民向着文化一体化方向前进的突出标志。因此,对河湟花儿体系的探讨,其所涉及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某些多民族共有的民歌品种及其规律的认识。河湟花儿发源于甘肃和青海交界的黄河、湟水流域,这里山川壮丽,民族众多,是一极有特色的历史文化区。自古以来,众多民族的历史在这里展演,不同族属的文化在这里交  相似文献   

5.
由于地理条件和物候条件的适宜,青海贵德县汉族的取食模式以农耕为主。但因耕地数量的有限和受周边其他民族及中国社会大转型的背景的影响,汉族的生产经营方式跳出了单一化的路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适时地出现了多样化的生计模式。  相似文献   

6.
青海民族学院简介青海民族学院座落在青海省省会西宁市东郊湟水南岸。它是一所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的新型民族高等学校。1949年12月成立的“青海省青年干部训练班”是青海民族学院的前身。随着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为了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于1950年4...  相似文献   

7.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这是广西各民族长期以来和睦相处的结果。由于居住在广西境内的人口多属壮族和汉族,因此广西民族关系主要表现在壮族和汉族之间的关系上。从历史上看,壮族和汉族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两民族之间的差别日益缩小,壮族社会的总体发展水平,逐渐地与邻近的汉族社会发展水平相近。壮族人民除了仍保留自己的语言外,无论是在生活方式上还是在风俗习惯上,都和汉族相差无几。这表明,在我国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中,壮族与汉族之间的融合相对于其他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来说,其步伐是比较快的。为…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一提到民族学或民族民俗学研究就似乎是指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民俗研究,汉族成为例外。所以,尽管有关汉族的历史、汉族风俗的书籍、研究作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但系统地对汉族的历史,尤其是对汉族风俗史进行研究的作寥寥无几。而由徐杰舜、周耀明合,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汉族风俗化史纲》(以下简称《史纲》)就是一  相似文献   

9.
李清 《中学文科》2005,(8):20-20
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面向少数民族地区的中专学校。在多年对少数民族中专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实践中,笔者感到,民族学生(这里特指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学生)在个性心理、文化素质等方面与汉族学生有着明显的差异。对他们进行语文教学必须研究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基础水平。要有新思路、新思维,而不能赶时髦,追潮流,照搬发达地区的那一套。  相似文献   

10.
学者简介     
《成人教育》2006,(12):F0003-F0003
夏恒男,1958年3月生,江苏铜山人,中共党员。1981年12月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数学系,并留校任教.1983年至1991年间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学习进修;1995年调成人教育部门工作.分别担任副主任、主任职务。现任青海民族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社会兼职有.青海省国际金融协会理事、中国数学学会会员等。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地域辽阔,东西跨度大,自然资源丰富,有蒙古族、汉族、达斡尔、鄂温克以及鄂伦春等多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里。无论从历史学、地理学以及人类学的角度还是民族音乐学的角度来看,"一定的音乐与该音乐文化产生的民族、地理环境、历史条件、语言语音特点、生活习俗、文化交流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汉族民歌在这片土地上具有浓郁而显著的地方性特征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笔者就汉族民歌在内蒙古的地方性特征及其成因进行梳理,以期这一结论可以为热衷于内蒙古汉族民歌研究的同仁,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建国初期青海民族工作的伟大实践,缔造了青海民族二作历程中的第一次辉煌,为西部大开发形势下青海民族工作的进一步开拓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本文就此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辽朝的汉族文人是辽境内高水平文化的负载者,其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对本朝文学的影响十分显著。对他们的社会心理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辽朝汉族文人的政治态度在前期呈离心趋势,至中期则表现为向心趋势,辽亡前后则以灵活性、变通性为主要特征。民族关系的变动是影响汉族文人心态的最基本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赵雷 《青海教育》2006,(1):93-93
青海省处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教育水平比较落后,不论是教育观念还是软硬件资源条件,尚有待进一步转变、改善和发展。在信息技术教育广泛展开之时,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青海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进程。这对加快发展青海民族教育事业有着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在青海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重视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是西部民族地区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论青海民族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张凤英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42.10%,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8.60%,全省有五个民族自治县,六个民族自治州。鉴此,青海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实质上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振兴和发展。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结合民族学生特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青海民族学院穆殿春青海民族学院是我国江河源头第一所综合性民族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占90%以上。结合多民族实际,我们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各项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线,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师生员工的头脑,发挥了爱国主...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4000年多。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共有十亿多人;约占全国人口94%左右.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我国古代华夏族同许多其他少数民族逐渐同化、融合形成的,东汉时期始称汉族。本文拟就民族的形成和华夏族──汉族的历史变化做简要概述,希望得到指正。一、民族形成的概念“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以各自特点相区别的人们共同体。”“民族”一词在我国汉语中只有近代才开始普遍使用;虽然“民”和“族”分别使用很早就有了,但没有组成“民族”一词;也没有作为…  相似文献   

18.
河湟“花儿”体现了青海各民族生产、生活的特征和审美情趣,凝聚着青海各民族群众的理想与感情,在青海区域性文化圈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民族院校大多开设在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城市和地区,如广西、云南、四川、贵州、西藏、青海等,民族院校的招生对象包括少数民族考生和汉族考生,其中以少数民族考生居多,主要为少数民族地区输送建设人才,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后,大都回到民族地区工作,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同等条件下,民族院校一般会优先录取少数民族考生.……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民族院校大多开设在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城市和地区,如广西、云南、四川、贵州、西藏、青海等,民族院校的招生对象包括少数民族考生和汉族考生,其中以少数民族考生居多,主要为少数民族地区输送建设人才,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后,大都回到民族地区工作,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同等条件下,民族院校一般会优先录取少数民族考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