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故乡是一个迷人的文学符号,她像是一个灵动而巨大的地理磁场,吸附着无数作家对她一往情深的想象和书写。生于故乡,长于故乡,成年后离开故乡去城市打拼,年老后又费尽气力回到故乡,这大抵是许多"农裔城籍"的作家相似的生活轨迹。在他们内心深处,尽管空间意义上的故乡早已不再是从前模样,村里的人事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一种隐形的力量仍拉扯着他们,故乡依旧拥有让人深夜辗转反侧的魔力。  相似文献   

2.
【我解读】 《故乡》选自《呐喊》,是鲁迅短篇小说的代表作。1919年12月初,鲁迅回故乡接母亲时亲眼看到故乡的破败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它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按“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时间顺序分为三部分。  相似文献   

3.
安徽潜山的乡土社会是张恨水在经历了复杂的空间旅行后发现的真实故乡。张恨水对故乡的观察采取了"乡下人"与"城市人"的双重视角,站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立场上来回忆、书写故乡,在呈现故乡优美田园风光的同时又能指出乡土社会的弊端,从而使张恨水的故乡记忆呈现出内在的矛盾性。张恨水的故乡书写真实地再现了中国乡村社会的现代转型,抒写了转型时期乡村游子的特殊乡愁。  相似文献   

4.
孟艳丽 《现代语文》2005,(12):38-39
<故乡>描写的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村经济萧条、衰败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悲哀那人与人之间故乡描写的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村的不了解和隔膜".因此<故乡>表现的不是乡村的诗意,而是成年闰土在物质贫穷的背后更深层的精神的贫困和麻木.<故乡>是一篇很成功的短篇小说,具有鲁迅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万若馨 《华章》2011,(5):35-35
故乡在记忆中总是神秘的。也许是年龄的关系吧,看什么都觉得很神秘。来到上海后,我愈加惦记着那颇有些神秘的故乡了。  相似文献   

6.
中专毕业后,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那是坐落在鲁南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我是因为工作的缘故才回到故乡的,因为毕业后我在乡镇上找到了一份小学教师的工作。小学教师虽说工资不高,但是在周围人的眼里已经是够荣耀的了,毕竟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固定工作啊。父母远在另外一个城市,离故乡很远,我就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科版五年上册第11课一、导入新课(一)多媒体播放歌曲《故乡的云》,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用心倾听、用情感受。(--)听完后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回答预设:1.离家的游子想回到故乡。2.离家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三)故乡,是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尤其远离故乡的游子感情更为浓厚。故乡的风,故乡的云,都会给人留下深深的印象。那么,长江口外的芦苇又会给离开故乡二十多年的樊发稼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作者樊发稼走进第11课《故乡的芦苇》,去感受那份童年的纯真和美好。(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8.
泥土的味道     
<正>我的老家在农村,一个偏远的小村庄。以前村里到处都是土路。每逢下雨,我就到外面踩泥巴玩。弄得浑身湿漉漉的,回到家被母亲训斥了一顿。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就与泥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大约五岁的时候,我离开了故乡,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来。长大后,走在城市宽阔整洁的柏油路上,有时我突然会想起故乡,想起故乡的景色,想起故乡的人们,还有小时候的事。故乡的泥土是黑色的,摸上去有些湿滑,凉凉的,放在手心里,感觉很舒服。  相似文献   

9.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离别.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这是席慕蓉的故乡情.在外独自求学的我,总会被席慕蓉这深沉的故乡情打动,故乡的种种也随之浮现在眼前.学习地理后,我对熟悉的故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于是为梁平拍摄了一部别具一格的纪录片...  相似文献   

10.
故乡远方     
小小的时候故乡是岸远方是船河面便是一摇一免的童谣长大后故乡是鞋远方是脚路面便是奔波如雨的思念年老了故乡是一探榕树远方是挂在叶片上的水珠疾风劲吹落一地萧萧的乡愁故乡远方@胡南春$湖南武冈六中~~  相似文献   

11.
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可是有故乡却找不到归宿感的境遇更令人同情。王安忆的小说主题很多,这里讨论的是鲜被关注的失乡主题。在本文中主要分析的是三种失乡状态,第一种为本城人因种种原因离开后又归来但却对故乡产生陌生感继而失乡,第二种为进城后失去原来的故乡,第三种则为一直生活于本城的城里人的失乡。  相似文献   

12.
远方     
邹舒颖 《作文》2024,(14):59-60
<正>我心中的诗意远方就是我的故乡,从三年前离开她的那一刻起,故乡就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午饭后,又下起了雨,一颗颗豆大的雨滴砸在窗户上,慢慢往下流淌,就像是天空流下的眼泪。看着眼前的雨幕,我不禁想起了故乡。每年六七月的时候,故乡的午后也会经常这般下雨。下午放学,爷爷来学校接我回家。雨过天晴,我在雨后的小道上小跑着,爷爷跟在我身后,  相似文献   

13.
故乡,既是现在的故乡,也是过去的故乡,还是将来的故乡,它是永远的故乡。到了 20世纪,我们听到了台湾诗人余光中这样的声音: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在一唱三叹中,乡愁和“我”一起成长。   历史的故乡,从少年到白头,从大陆到台湾,从黄皮肤到黑眼珠。   故乡在哪里 ?…  相似文献   

14.
故乡的屋檐     
走在高楼大厦间,我想起故乡的小路。故乡的田野里,散发出泥土的气息;故乡的秋天,树叶慢慢地飘落。在楼房下我想起故乡的草檐。  相似文献   

15.
故乡的画     
故乡的海,是一幅彩色的画,时时飘荡在我的心上;故乡的海是一首抒情的诗,海波荡漾,时时萦绕在我的心间。故乡的溪,是一幅清澈的画,时时流淌在我的心头;故乡的溪,是一首优雅的歌,歌声悠扬,时时回荡在我的心间。故乡的树,是一幅碧绿的画,时时浮现在我的心上;故乡的树,是一幅幻想的画,树儿青翠,时时浸润在我的心头。故乡的山,是一幅千山一碧的画,时时流连在我心上;故乡的山,是一幅高不可攀的画,山高路陡,时时出现在我心头。故乡的阳光,是一幅温暖的画,时时照耀着我;故乡的阳光,是一幅明媚的画,阳光灿烂,时时映照在我眼前。故乡是一幅五彩缤纷的…  相似文献   

16.
故乡     
梦的故乡在夜里,花的故乡在枝 头,白云的故乡在天空。 蟋蟀的故乡啊,在草丛。 孩子说,妈妈,我的故乡呢? 妈妈说,你的故乡在妈妈的臂弯 里。 草籽的故乡在土里,蜻蜓的故乡 在荷叶上,小舟的故乡在河  相似文献   

17.
也许是童心未泯,抑或是怀旧情结,已逾不惑之年的我,在文革十年内乱中的1968年暑期,于故乡山东省诸城市郭家屯镇南戈庄小学六年级毕业后,辗转32年,作为一位远离故乡的游子,不论走到哪里,永远忘不了故乡的那片黄土地和那些曾经善待过我们的父老乡亲,特别是对我谆谆教诲的郭金芳老师。在这人生极其宝贵的32年里,我的工作、学习、  相似文献   

18.
<正>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架可以给学生指明学习方向,避免学生思维“走弯路”,有效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下面,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和学情。《月是故乡明》记叙了作者童年记忆中的故乡月景和月下玩耍的趣事,以及离开故乡后在世界各地漂泊时所看到的异乡月亮,通过故乡之月与他乡之月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之月的喜爱,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相似文献   

19.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是许多老年人的心愿。离家在外几十年,思念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人,也是人之常情。所以,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就选择回自己的故乡定居。[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恋乡情结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情感体验.纪昀自离开故乡沧州后,因事务萦身,四十余年未曾归乡,但他并没有忘记故乡.通过对<阅微草堂笔记>中其所记故乡地名、人物、事件的归类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他那种心系乡里、落叶归根的故乡情结,至老弥显、至老弥坚,显示出他富贵不忘根的君子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