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宜芝玲 《陕西教育》2001,(10):30-30
一、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观察问题的角度不能拘泥于一个角度、一种模式,如果观察问题单一,往往会造成学生思路单一,思维僵化,不敢越雷池半步。要使学生思路开阔,必须从多角度观察问题,突破常规,就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在教学“用分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时,如图: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是阴影部分,阴影部分表示几分之几。这是把一个圆看作单位“1”,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取这样的2份,用分数表示是2/3。紧接着我让学生观察下图,并求出阴影部分是多少。如图: 让学生观察,依据左图,阴影部 分为5/3,又可根据分数的意义,使学生观察两例图中的阴影部分得出,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圆,还可以表示一个集合整体,因此,我们也可以把两个圆作为整体,看作单位“1”,这里把单位“1”平均分成6份,取这样的5份,用分数表示是5/6。这样,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认识问  相似文献   

2.
看了贵刊2006年第4期《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支点”》一文,想与彭老师谈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文中说,通过观察圆形图形中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来引入对假分数的认识时,如右图,学生往往提出质疑“: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最多只有4份,怎么可以用54来表示呢?8来表示。”这是客观存在的,是学生没有弄清图形与分数意义的对应关系使然。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教学前奏曲是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意义的难点是比较抽象的单位“1”。教材通过大量的实例和配图等感性材料,让学生感知单位“1”,理解平均分。可此时的实例和配图都指向真分数,因而教师与学生往往会…  相似文献   

3.
“分数的意义”一节是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分数的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不仅可以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无疑是本节教学的重点。而分数的意义比较抽象,特别是单位“1”的含义,理解起来更为困难;分  相似文献   

4.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第七册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概念多、抽象,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教师要结合直观图形与学生操作来组织教学。先认识几分之一,后认识几分之几。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学习分数的读、写和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开始,教师提问:“把两块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分多少?”(生答:1块)“把一块饼  相似文献   

5.
本教案着重通过演示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正确地读、写简单的分数。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引入新课。出示两个饼的图片,问:“这里有几个饼?”添上一个饼的图片,问:“现在是几个饼?”把图片全部取下,问:“这里还剩几个饼?”学生答后,教师小结:像0、1、2、……这样的数,我们把它们叫做整数。例如,把8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个饼,这个“4”就是整数。如果把1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个饼呢?(稍停)它既不是1个饼,也不是0个饼,也就  相似文献   

6.
分数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它是学生继续进行学习的重要基础.其中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教学,贯穿于分数教学的全过程.这部分知识数量关系比较抽象,学生不易弄懂.下面就自己多年教学这部分内容的经验,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从分数的意义出发,讲清单位“1”的概念进行分数的意义教学时,教师在讲清分数意义的同时,要注意将单位“1”的概念交待清楚.如:1.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这里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相比较,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  相似文献   

7.
一、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册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理解单位“1”的含义并建立分数的概念,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二、教学目标1.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的读写法,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2.通过经历从生活中…  相似文献   

8.
“分数的意义”的教学是在已学“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与第七册相比,本课内容有四个新的发展,即扩展了单位“1”的概念,由一个物体发展到将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具体给出了分数的意义;给出了分子、分母的含义;给出了分数单位的概念。因此,教师应紧扣这四个问题并围绕其展开教学。 1.复习再现。教师依次出示糕点图、一个圆及一条表示1米长的线段图,设问:“把一块糕点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分之几?”“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  相似文献   

9.
分数概念是小学数学中较复杂的概念,就其实质而言,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故教学时必须紧紧抓住单位“1”这个核心进行教学,在学生头脑里建立单位“1”的概念,并培养他们在复杂的数量关系中正确判断单位“1”,这不仅是认识分数意义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今后正确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下面就如何抓住分数意义中的核心进行教学,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 一、直观演示,使概念形象化。 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抽象思维能力不强,所以应从实际出发,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概念,这样学生不感到陌生,学起来有趣,根据儿童这一认知特点,教学时首先要充分运用教材中的第一组插图及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每个图形的意思,让学生理解一个圆、一块糕点、一条线段分别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一份用分数表示为1/2,1/3,1/5。也就是说:这三个分数,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P112—P113 例1—例5。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 2.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把4个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几个?可用几表示?(板书“2”) 2.把两个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几个?可用几表示?(板书“1”) 3.把一个饼要分给2个同学,怎样分才最公平呢? 让同桌的两位同学用圆纸片代替饼实际分分看。 指名学生演示分的过程。分成的两份大小怎样?说明是怎样分的?平均分的这半个饼可不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表示? 教师讲解:过去我们学过的0、1、2、3……都是整数,遇到不够1个的情况,就不能用整数表示,比如这半个饼。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种新的数——分数。 二、学习新课。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要为“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要以启发为主,实行“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生的“学”要以“自得”、“自知”为主,志趣昂扬,乐此求彼,自我完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学。 一、创设情感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需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对数学发生兴趣,产生爱好,感到需要。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知识的毅力和能力。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给学生讲了个“猴子分饼”的故事:狼山上的小猴爱吃猴王做的饼。一天,猴王做了3个同样的饼,先把第一个饼平均分成4块,给小猴(甲)1块。小猴(乙)看到后说:“太少了,我要2块。”猴王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8块,给它2块。小报(丙)更贪心,说:“我要3块。”猴王又拿出第三块饼平均分成12块,给它三块。小朋友,你知道哪只猴子吃  相似文献   

12.
【背景】今年8月,新教育实验第三届研讨会邀请我上一节“理想的课堂”示范课。“分数的意义”一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10册,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的。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让学生具体感知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初步体会“平均分”、“每一份”和“谁的几分之一”等这些关键词语的意思,并进行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分数加减运算。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不仅可以把一个物体平均分,还可以把许多物体所组成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分数的意义》是小学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十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五年级学习这个内容重点在于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考虑到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能够说出具体分数的意义,所以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了单位“1”的理解,说课时我便有的放矢,重点讲述了我对单位“1”教学的处理和习题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背景与过程在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与运算”这一领域的教学中,常常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后,学习“分数大小比较”这一内容。在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时,由于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不同,会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过程。为此,笔者与杭州崇文实验学校的部分骨干教师,对运用两个差异较大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数大小比较”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的基本过程是选择两个教学班,对这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前测和个别访谈,主要了解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程度和对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情况,然后分别对这两个班运用两种不同的教学设计进…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笔者对亲身经历的五个案例所作的分析,希望能为小学数学的“创新教育”尽微薄之力。性格与创新[案例一] 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新授课时,我指着例题总结:“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块,每块用1/2表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用1/3表示……请同学们说一说,分一样什么东西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学生们的回答不外乎是“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用1/4表示”  相似文献   

16.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在课堂教学中 ,多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 ,是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它不仅可用来传递教学内容 ,还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调节课堂气氛 ,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能使情境不受时空的限制 ,通过动态演示与表态画图相结合 ,再现于学生眼前 ,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促进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 ,上课开始 ,我先用多媒体播放了这样一个故事 :熊妈妈做了三个一样大小的饼分给三只小熊吃。它先把第一个饼平均分成4块 ,分给老大1块 ;老二见了说 :“…  相似文献   

17.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多年来,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做法是把思维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积极观察、思考、发现、探究、创造,真正参与到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一、数学学习中的“经验”方式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过程。那么何为“经验”?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它表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如小学生学习分数,教师首先拿出一个饼让学生平均分。然后再拿出十个饼让学生平均分。这样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18.
1.扎实的“双基”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只有扎实地掌握了“双基”知识,才能更好地发展思维能力。比如,只有让学生掌握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等基础知识,才能使他们在没有学习分数除法之前解答这样的题目:  相似文献   

19.
<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结合现实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归纳,在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与分数、整数的内在联系,探索并掌握小数的性质及其大小比较方法,学习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以及相应的近似数表示较大的整数。研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相关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  相似文献   

20.
分数的意义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分数是怎样的数,其中单位“1”的概念,既重要又抽象,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一、复习铺垫,打好基础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知道分数是如何产生的,再利用教材中的几幅图,复习过去所学的内容,然后教师边小结边板书。师:上面我们讨论的一个物体(如一只糕点)、一个几何图形(如一个正方形、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1米长的线段)都可以用“1”来表示。我们是怎样分它们的?(生:平均分。)所以,我们可以说,把“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板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