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鲁迅的美学思想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问题来讲: 1、鲁迅非常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审美是文学的一大特征。鲁迅早在他的《摩罗诗力说》(1907年)这篇著名论文中就说过:“盖人文之留遗后世者,最有力莫如心声。”这里所谓“人文”乃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心声”是指以抒写内在情感为特征的各类文艺作品。意思是文艺作品是发自人们内心的声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在读者,观众中造成广泛而持久的影响。鲁迅又指出原始社会中的古人“道其能道,爱为诗歌”“其声度时劫而入人心”,这些见解都说明了文艺作品有一种审美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一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对美学问题曾经作过广泛而深入的论述,这些论述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其中包括革命斗争的需要和客观条件的限制,鲁迅没有写出专题的美学文章,其美学思想中的观点和理论,散见于他的各类著作中,也体现在他作为一个作家的艺术实践中。研究鲁迅的美学思想,首先得运用归纳的方法,把这些分散的美学观点和理论集中起来,加以系统化,然后再和他的艺术实践加以比较,互相印证。  相似文献   

3.
鲁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杰出的成就和他的艺术理论、美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研究鲁迅,从他具有真知灼见的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中,探索他运用文学艺术的形式把握现实、反映现实的独特性,研究他留给后人的创作经验和美学传统,对繁荣社会主义的文艺创作,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都是有现实意义的. 鲁迅早期的美学思想,一般指他一九○二年东渡日本到五四运动发生前这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鲁迅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创始人。其艺术美学思想博大精深,鲁迅先生关于继承东西美术传统的观点,今天看来也不失为真知灼见。如今,鲁迅先生的艺术美学思想,已成为我们的传统,我们应该通过辩证的扬弃来吸收、发展它。  相似文献   

5.
鲁迅在建构中国现代喜剧理论的思想行程中起了基石作用。他的喜剧观可归纳为两个方面:喜剧本体论和喜剧特征论。喜剧本体论集中体现在他为喜剧所下的定义上。其内涵至少涉及三个方面:喜剧对象、喜剧美感的生成转换、喜剧和讽刺的关系;喜剧特征论主要体现在他对喜剧的社会性、真实性、艺术性的论述中。鲁迅十分重视审美创造的主观精神的发扬。他的喜剧思想既是对传统喜剧观念的重大突破,又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中国现代喜剧理论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6.
一九○六年,伟大的鲁迅先生为唤醒东方睡狮,毅然放弃学医的志向,而改走文艺救国之道。自此他把毕生精力完全倾注在我国的文学事业上。但是,他的文学创作活动实际上却早在八年前就开始了。即一八九八年鲁迅在南京求学时期就陆续写下了一系列诗文。因此,要全面了解鲁迅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7.
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创作成就卓著,美学思想独特。本文就其美学思想的特点及其成因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把握他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它虽不如西方美学那样系统化、专门化,但从先秦诸子百家的哲学著作,以及后来各个时期的哲学、文论、画论、乐论、曲论等中散见的大量美学精华来看,某些方面并不亚于西方美学,并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本文仅就清代画家石涛的画论中的美学思想,管窥蠡测,粗浅论之,恭请识者哂正。  相似文献   

9.
具有里程碑式的艺术大师、山水画家黄宾虹 ,他以丰富的人生阅历、艰辛的艺术实践对绘画艺术以及美学曾进行过一定的哲学思考 ,他所倡导的浑厚华滋美学观点 ,以及就艺术的民族特色、社会效果、辩证关系、中西画比较等阐述都值得我们很好总结。开发好黄宾虹的美学思想宝库 ,将使我们民族绘画有一个新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杰明分析了总体性破碎后现代社会的审美状况,尤其是技术对审美和人类存在状况的深刻影响,在马克思的经济基础理论上作了深度阐释,他的阐释方式也是独特的。  相似文献   

11.
约翰·济慈(1795—1821)是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爱美,常在诗中明显地流露出对美的崇拜,因而雪莱在《阿童尼》中说:“他本是‘美’的一部分,而这‘美’啊,曾经被他体现得更加可爱。”自雪莱以后,人们提起济慈,就往往把他和美联系在一起。《剑桥英国文学史》这样总结:  相似文献   

12.
老子美学是老子哲学的派生物。以往对老子哲学的研究,大家只注意了其自然化特质,却忽略了老子哲学同时还是一种诗化人生的智慧哲学。这在漫长的“只有一个实体是真实的,个人是与绝对的有者相对立,而只能保持住自己,其自身无法获得任何价值”(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商印1959年版第117页)的封建中国,老子思想便自然成为了一部分文人的精神避风港。也正因此,形成了自古以来封建统治者依靠儒教进行大一统的统治,普通民众则信奉道教及其他巫术礼仪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3.
蔡元培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很有影响的美学家和美育实践家。他全面吸收了德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康德美学思想的精华,提出并论述了美的普遍性和超脱性。对文艺进行中西方比较,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较早的用人类学的方法研究艺术的起源。提出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学说,并反复加以论证。他的美学思想,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对中国美学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 由热衷于政治转而潜心于文学的柳宗元,虽然没有写下专门的美学篇章,但其书启序记等作品不无关于美的论述或美学思想的体现。他是以一个失败的政治改革家与成功的文学家闻名于当时、知晓于后人的,人们注意的只是其一生成就的主导方面,而对其次要方面如美学思想却没有引起重视,所以,至今也少人问津。其实,探索他的美学思想,对研究他的作品、研究他这个人,都有重要意义。笔者不揣浅陋。拟就他关于美的客观性与审美能动性关系、和谐统一的审美要求、风格美的多样性以及美的内容四个方面,谈谈学习体会,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5.
王逊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术史论家,他致力于通过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而开拓中国美学和美学史的学科。在长期的对艺术本体现象的追问中,其美学思想已渐成一个体系。王逊的美术理论,在当代已有过几次比较重要的讨论,但对其美学思想的探讨尚属首次。本支从王逊对于传统美学、艺术本体、美的本质三方面的认识入手,对王逊美学思想中的几个主要特点作一整体把握,以期有助于对他整个文艺观、美学观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研究陶渊明的美学思想,应把陶放在魏晋的历史大环境中,着力研究他的诗,从其作品的自然美、劳动美、意象,以及真善美的相互关系等视角对陶渊明的美学思想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7.
葛洪(公元284年——364年)字稚川,丹阳句容人。他是东晋时期道教的领袖。他的著作中,最重要的是《抱朴子》。该书虽然是一部宗教理论和政论性著作,但其中有关于文学、音乐、绘画的论述,有涉及美、美感和审美的言论,特别是艺术鉴赏方面的见解,却是我们探讨我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资料。 以道为本,以儒为末 葛洪的思想是汉以来儒家思想和道教思想的结合物。他的神仙化的道教思想反映了当时封建门阀土族阶级的厌世和享乐心理,以及力图用宗教欺骗人民的企图,他的道教化的儒家思想则表现了门阀土族阶级竭力维护礼法、保护权利的要求。葛洪思想的这种特点,集中表现在《抱朴子》中。该书分为内篇、外篇,“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神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写作主体观、学习观、实践观和表述观等四个方面对鲁迅写作教育思想进行探讨。认为鲁迅的思想、文学修养并重,对文本作比较鉴别,先写能写的再图变革和要使大家能懂爱看等基本观点,对今天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写作实践活动,和由“应试”向“素质”转轨的写作教育,均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文章阐示了鲁迅对传统作文和做人观、读书作文法、趋时苟安的实践观及朦胧难懂的表述观等的批判,以期对当今语文教育界建构写作素质教育的新观念,给予认知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波德莱尔的美学理论强调审美主体与自然的应和、美的独立性、从丑恶中发掘美,希望追求现象背后的美及其表现出的无限、永恒之美;他是较早地提出、运用"现代性"概念的美学批评家,他强调了现实的瞬间的美的重要性,其实质是审美现代性,他的现代性理论是其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把自己的美学思想自觉地贯穿于其审美实践中,致力于从丑恶、现象和现实中发掘并表现恶之美、现象背后的美和瞬间美;他的审美探索具有务实性和浓厚的实践品格,但是,其过激、极端之处也是我们借鉴与评价其美学思想时应该注意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钱钟书翻译美学思想进行了全面概述,认“为化境”是钱钟书翻译美学思想的核心,并从文本出发,对散见于钱钟书著作中的翻译思想及翻译实践作了细致地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