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长卿是大历名家,一生经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仕途坎坷,起先是屡试不第,接着是屡遭贬谪,最后晚年虽官至刺史,但终因兵变而弃官逃走,客居他乡。仕途几经沉浮,使他不免在诗中吟咏隐逸,但他、的隐逸已与前代大有不同,未仕时畅谈隐逸,仕宦时渴望隐逸,被迫隐逸时,却渴望拯救国家、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他的隐逸只是一种思想的追求而非行动的指南,是一种形而上的思想观念,是一种审美方式。  相似文献   

2.
心隐与身仕──浅析王昌龄的矛盾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历史地分析了诗人王昌龄在仕与隐之间的矛盾。文章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在艰难的人生道路上不得不一改“做世独行”的初衷,以隐忍求宽有,以变通求转机的矛盾心态。从而将诗人的成长和成就放到历史大背景中去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3.
早在靖难之前,北宋长期以来的各种问题已使得士人们的仕途变得非常艰难,靖难之后,南宋偏安一隅的现状更让他们失望。面对山河的摇摇欲坠,文人们的赋作中体现着"仕"与"隐"两种不同的心态,然而,在这两种不同心态的矛盾下,文人们更多的关注着自身的内心世界,对国运大计的考虑相对显得无力,使得这一时期的赋作呈现出消极避世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苏晓丽 《文教资料》2006,(30):172-173
本文对儒家的修身理论进行深入思考,认为它蕴含两重目的。一是向上、向内寻求道德终极价值和信仰。二是向外、向人世谋求道德秩序或说是治国平天下。由其向上向内的寻求,获得德性的根据,也就获得“穷则独善其身”的内心安宁与幸福,同时,也就获得“达则兼济天下”、由内圣开出外王的资格与能力。所以,在这两重目的中,前者是更基本更重要的目的。但,这个目的往往只被视为手段,是为了达到外王的手段而已。这样的理解,削弱了儒家修身理论对今日社会道德生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贯穿于孟浩然一生并同他的仕与隐紧密联系在一起。孟浩然的思想是比较复杂的:前期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兼有道家思想,即使在他求官时期也没有泯灭。后期,在政治上绝望之后,道家的出世隐逸思想才转占主要地位,同时兼有儒家出世思想。  相似文献   

6.
古代知识分子常常会遇到仕和隐的矛盾,吴敬梓也不例外。从个人性情来说,他是比较倾向于隐逸;但由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他又无法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以个人行为影响周围的人,从而间接地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的“教化”,是他在这一矛盾面前找到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7.
"渔翁"形象在古代文学传统中有着特定而又丰富的内涵,既可以表示积极进取的态度,又可以抒发隐逸情怀。对其来源及使用情况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形象审美意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海子虽非严格意义上的乡村田园诗人 ,但他与陶渊明相似 ,具有一种隐逸情怀。代表诗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海子诗歌隐逸情怀的集中体现 ,同时也体现了海子心灵的多重“撕裂”。  相似文献   

9.
"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创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分析了这一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提倡这一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戴表元一生适逢时代巨变、江山易主,其的后半生也基本上是在隐居、交游与授徒的中度过的。其诗歌创作中也透露出浓厚的隐逸情怀。隐逸,是对人生的看透,但同时也反映了他在时代旋涡面前的逃避心态。戴表元之隐,与交游紧密结合,把隐逸看成是一种文人的风雅之举,因此又不得不为生计奔走以寻求物质保证。  相似文献   

11.
儒家的思想流传至今,其中的精髓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和运用。例如,儒家经典《大学》里有句名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为倭仁的生平与著述、倭仁的中庸思想、倭仁的政教思想、结论等四个部分简单介绍了清代理学家倭仁其人,并较详细地论述了在《倭文端公遗书》中所表现的倭仁的伦理思想及其渊源。  相似文献   

13.
唐统治者奉行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文化政策,使得儒、释、道三家思想几乎同时在每个读书人的身上都留下了烙印。三家思想中,儒家讲求积极进取,是主张入仕的,而释、道宣扬消极退避,则是主张退隐的。这就造成仕与隐对立而又统一地并存于唐代仕子身上。本文较详尽地论述了唐代士人入仕的心态和原因,又从一般士人的隐居和方外之人的隐居两个方面分析了唐代士人隐居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朱熹一生执着于用世,也是儒家积极入世思想主流的反映,但他对于隐逸之人却颇为理解,因其行为保持着对道义的追求,此种心态决定了他对隐逸有着别样的情结。他对弃世绝俗的避世之隐采取了理解但不苟同的态度,而对于因道不合的避人之隐却不仅赞成且力求践行之。朱熹隐逸的情结与行迹对后学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商洛学院学报》2018,(1):48-51
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诗人。其创作生涯中一直存在着"仕"与"隐"的矛盾纠结,具体体现在诗歌思想内容和言行两个方面。这与其所处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殊的时代和家族因素的影响密不可分,而谢灵运本身的人生经历与个性性格则是造成其"仕""隐"矛盾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16.
王维借助他深刻的宗教体悟和诗家的灵性,描摹了一个又一个充满远韵的诗歌境界,可以说,如果没有佛教的影响,王维可能不是今天我们所认识到的王雏。然而,王维也毕竟是士大夫阶层中的一员,儒家思想对他有着不可磨灭的印痕。本文试从儒家思想和佛教禅宗这两方面入手来探讨王维隐逸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7.
陶渊明的仕隐与陶诗的艺术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作者为人民文学出版社《世界文学名著文库》所编《陶渊明选集》“前言”的节录,凝聚着作者十几年来研究陶渊明的心得和成果。文章紧密结合晋宋易代前后的政治背景来考察陶渊明的仕与隐,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来审视陶诗风格,论证从《古诗》到阮籍诗到陶诗的诗歌风貌的一脉相承同时又一步步变化的轨迹,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所作结论,使人信服。本文的注释,有些是作者对自己所作结论的考证,有独到之见。  相似文献   

18.
宋代宗室成员在担任官职方面有特殊的待遇.外居泉州的宗子也不例外.他们通过皇帝"赐名授官",或参加科举考试,或凭借"恩荫"等途径获得了参政的机会.他们中有的担任中央各部门官职,有的担任地方官,在经济、军事、文教、外交等领域显示了他们的才干.  相似文献   

19.
以一首《鹧鸪》诗被人雅称“郑鹧鸪”的郑谷,是唐末宋初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置身唐末昏暗动乱时代,郑谷既无法实现济世理想又难以真正高蹈隐逸。兼济与独善的矛盾彷徨,使他只好醉心于诗歌。把诗歌作为科举“成名”的工具,走上为科举而科举之路;把诗歌作为后世“垂名”的工具,试图通过诗歌实现儒家“立言”的人生价值观。同时又通过终生吟诗赋诗、结交僧侣逃避在诗歌王国、禅静世界中以求暂时的解脱。文章结合唐末世风、诗风,指出郑谷既无法实现济世理想又难以真正高蹈隐逸的矛盾人生观。  相似文献   

20.
王维是八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初期的第一代盛唐诗人,也是这一时期京城诗人群的核心人物,开元、天宝时期最有名望的诗人。然而后来,他却一变积极用世为高蹈遗世,从群体走向自我,以回归的方式完成了心灵的安顿和救赎。本文力图跳出常人多从山水技巧和儒释情怀来研究王维的阈限,而以其身在仕途却心在田园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取向为出发点,来探索这位封建士大夫的仕隐精神及其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