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样一个人,我绝对想不到会先我而离开人间。唐纳与我同岁。10年前的1979年,我在上海重晤这位阔别整整30年的老友,他风度如昨,豪情不减,在我家边叙旧,边夜饮,直到子夜兴犹未尽。1985年,我们先后在上海和北京再次相聚,年逾古稀的他,虽然略显苍老,依然健步如飞。他说他还想做许多事情,其中包括写一本回忆录,以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澄清关于他与江青的种种澜言。握手话别,我出访北欧,他则去承德旅游,临行,他为不能在巴黎迎接我而深感遗憾,想不到这次分离竟成了我们的永别。我这个人,素有疏忘之疾。亲友书信,以为无非传递信息,大多阅后即往抽屉一塞,多有散失。即若唐纳,远寓巴黎,也没有对他的手迹予以格外优待。在我潜意识中,我们的书信交往似乎是永恒无尽的。噩  相似文献   

2.
唐纳与我     
本文是老新闻工作都夏其言先生(上海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应新加坡《联合早报》报特约而撰写的文章。文中讲述作者与影剧(?)和厚交情及当年报界的内情,同时也提到磨纳与江青的一段婚姻往事。本刊有所调节。  相似文献   

3.
<正>他曾经是蓝苹的丈夫1987年。法国巴黎。这一天,中国新闻社驻法国记者站在巴黎设晚宴,热情招待来自祖国的访法电影代表团。上海美术电影厂导演章剑萍随团访法,也躬逢其盛出席了当天的晚宴。在乡情浓浓、气氛热烈的盛会上,他与时在巴黎且应邀与席的马季良、陈润琼夫妇不期而遇。聊谈间,马季良对来自上海的章导演说:"听说上海成立了老新闻工作者协会,我过去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也是地道的老新闻工作者,可以做个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4.
怅憾难遣说校对路景云余性爱书,尤喜珍藏印制精美之名著。每进书店,辄着意搜寻,故常囊空如洗。归来后手抚案头之新购,一种充实感油然而生;然偶有污损,则怅然若失,悒悒不快者数日。5月中,出差太原,喜购《阅微草堂笔记注译》一册,精装护封,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名爱国新闻工作者、作家马季良(唐纳)先生于1988年去世,本刊曾发表夏其言《怅抚残简忆唐纳》一文,以志悼念。此后,马季良夫人陈润琼女士曾两次从巴黎来到上海,在马季良生前友好的帮助下,收集、整理马季良遗作,编成《马季良(唐纳)文选》(暂定名),即将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征得陈润琼女士同意,本刊将杜宣为“文选”作的序言先予发表。  相似文献   

6.
曾经的唐纳夫人,我的后妈陈璐 提起陈璐这个名字,大多数人都很陌生;但提到蓝苹和唐纳,大家都耳熟能详. 他们三人之间有什么关系? 说来也简单,陈璐和蓝苹都曾经是唐纳在中国时的妻子(唐在解放初期离开中国去了法国).不仅如此,陈璐和蓝苹还有许多相似之处:她们在舞台艺术方面都得到过唐纳的点拨和帮助;都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影星;岁数相近(陈璐比蓝苹小两岁).  相似文献   

7.
残蝶     
  相似文献   

8.
残荷     
  相似文献   

9.
武斗残忆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所在的学校--太原铁路第一中学,有两个学生死于一场武斗.那是1967年,在神州大地上,"革命组织"之间,"与人奋斗"正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学校也迎来了她头一场大型的武斗.武斗的起因无非是这派如何如何,那派怎样怎样,今天看来实在无聊,不值一提.  相似文献   

10.
一个"残"字,这个稍显敏感的字符,总是带着一种忧伤的气息。它像一阵秋风,一个拂袖,就不见了满树苍郁的夏天;它像漫天冰雪,一个回眸,就只留下了片地的苍白。残是伤感的,是令人无限困扰的,毕竟任何事物只要沾上了"残"字,便意味着它已经不再拥有朝气与年华,即使它曾经拥有耀眼的星光。  相似文献   

11.
目前,台海两岸情势可以形容为:一方“冷静观望”,一方“谨慎言行”。舆论普遍推测:到5月20日陈水扁就职演说之前,两岸关系还会扑朔迷离。越来越多的分析家认为:两岸关系今日出现剑拔弩张的紧张状态,主要是由于国民党“过气大佬”李登辉的一手精心策划,而国民党一败涂地,成为元气大伤的“残党”,也是这位“党主席”处心积虑“自拆自家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身残笔耕勤     
贵州省雷山县残退军人全先江1987年9月采写的《乔桑乡设立男到女家落户奖》一稿,获《黔东南报》1987年度好新闻二等奖。全先江1984年在老山对越自卫作战中负伤致残,荣立三等功。退伍回到家乡后,他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自学新闻写作知识。他经常拖着不听使唤的左腿,走村串寨进行采访;夜晚,他在左眼视力几乎为零的情况下,用右眼挑灯夜读和“爬格  相似文献   

13.
《姑妄言》的本子,最重要的当然是俄国斯卡奇科夫(汉语名孔琪庭,孔气,孔琪,1821—1883年,俄文名作,英文译作 Skachkov)于上世纪中叶由中国带往俄国的二十四册的全抄本(现藏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手稿部,以下简称俄藏本)。除此以外,现存的就是1941年上海优生学会和1942年上海中华书局印行的两个残刊本。见于著录的,则还有一个残抄本。关于这个残抄本,最早的记载是周越然《孤本小说十种》,文中著录了《空空幻》等十种稀见小说,第六种就是《姑妄言》,原  相似文献   

14.
里蓉 《中国档案》2007,(7):67-69
在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明代辽东残档中,有大量明朝政府与女真族在辽东马市进行互市贸易的记录。何谓辽东马市?辽东马市又为努尔哈赤崛起提供了怎样的机缘?让我们揭开明代辽东残档的神秘面纱,一起去明代“逛逛”辽东马市。  相似文献   

15.
<正>这张照片应该是摄影者站在小东门(内治门)附近拍摄的。大东门(抚近门)北墙的城墙,至少到小东门之间的一段已经全部坍塌了,碎砖遍地,远处大东门门楼无踪,孤独伫立,唯有瓮城保存完整。昔日缓缓流过的护城河变成了宽阔的东顺城街,车马行人往来其间,街道两侧竖立起一根根电线杆。城墙内,沿旧城墙边房屋成排,错落有致。摄于20世纪30年代。  相似文献   

16.
<正>~~  相似文献   

17.
<正>漫画家方成先生为我画的那个"铁拐李",用国画的技法,在宣纸上作画,并且着色,冷眼一看就是一幅国画,但你一看题款:"神仙也有缺残",就知道,这还是漫画。我特别喜欢这几个字,它跟苏东坡的名句完全契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因此,精心装裱,镶入镜框,挂在一进门就能看到的地方。看到它.就想到人生在世,没有十全十美的,总是有缺残的,不必,也不可求全。追求完美、向往辉煌,这是人的天性,是值得称颂的。  相似文献   

18.
我上篇所写《"短"是新闻的"命"》一文,侧重阐述的是"新闻要短"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并就如何走出"短新闻必分量轻"的误区,如何破除"重头稿件难写短"的观念,以及如何讲究短新闻采编技巧进行了探讨.本篇侧重研究的则是,要注意在强调写短新闻之时可能被掩盖的另一种倾向,即,为盲目追求新闻的短,违反新闻采写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导致新闻残缺,成为"残新闻".这种所谓短新闻,并不是我们所提倡的,更不是受众所欢迎的.  相似文献   

19.
唐代墓志是文史研究者长期以来极为重视的重要文献。周绍良先生主编的《唐代墓志汇编》,收录了唐代墓志四千多方,并加以整理标点,一九九二年十一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宏伟事业。《汇编》在张钫《千唐志斋藏志》、李根源《曲石精庐藏唐墓志》、罗振玉《芒洛冢墓遗文》等著录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多年收集的墓志拓片加以补充修订,并补入了建国以后公开发表的新出土墓志以及各地博物馆、图书馆的藏品,尽可能完整地收录了目前所能见到的全部墓志,堪称唐代墓志的集大成之作。《汇编》体例大致是按照志主落葬日期先后为序进行排列,以年号为界各自编号,书后又编姓名索引,颇便查检,是唐代文史研究者必备之书。笔者在研究唐代文学  相似文献   

20.
"故纸"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充满陈腐气息的线装书,泛黄的旧书,抑或是两眼昏花的老学究在旧书堆中苦苦寻找的景象?但对一位爱古书旧书的人来说,这"故纸"无论是否为虫蛀鼠咬,是否残缺破旧,都犹存书香,且如绍兴老酒,历久远而愈醇香。去年岁末,南京大学徐雁教授所著的《故纸犹香》作为"古玩家说"书系之一问世了。于是发现"故纸"被作者细细看、深深研,然后徐徐品去、娓娓道来,"故纸"的人文魅力毕现于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