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轼热爱和推崇陶渊明,他的《和陶诗》是其文学成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其人生理念和从政实践的诗性表述,无论对文学史还是思想史均有研究价值,留给后人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2.
“和陶诗”是苏东坡追和陶渊明诗韵而创作的诗歌,现存124首,是诗人在生命的最后十年内,主要于扬州、惠州、儋州三地完成的。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具体论述“和陶诗”绝非东坡单纯模拟陶渊明诗风的作品,而是宋以来诗坛主平淡之风的大背景下,苏轼平淡诗论的一种艺术实践,陶渊明的诗歌,符合苏轼的审美理想;尤其重要的是,“和陶诗”的创作是东坡晚年贬谪生涯中,借学陶、和陶来消解胸中抑郁的一种较有效的方式。它对于我们了解诗人诗歌创作的全貌和诗人晚年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态,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苏轼对“平淡”风格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他对陶渊明诗歌“枯淡”美的批评上。“枯淡”风格的形成是一个“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过程,体现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就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美学效果。从“枯淡”风格出发,苏轼发现了柳宗元、韦应物诗风与陶渊明“同源”,并作出了“柳在韦上”的判断。苏轼还创作了大量的“和陶诗”,这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学史上,追和陶诗的现象,蔚为大观。元遗民诗人戴良推崇陶渊明的忠义气节,作有《和陶诗》一卷。其主题取向与陶诗相近,却又彰显忠义,并形成了独特的"陶渊明意象群"。同时,其将唱和与赠答功能合一,兼有书信作用。又以序存事,足可补史之阙。  相似文献   

5.
近三十年苏轼和陶诗的研究,无论是思想内容、艺术分析等传统方法,还是文化研究、心态研究、生命意识等新的角度,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存在的问题是重复研究过多,需要进一步开拓视野。  相似文献   

6.
苏轼《和陶诗》是在艰难处境中对新的人生觉悟的特性抒写,对陶渊明人生观的个性解读,苏轼这一新的人生觉悟在人格依据和实现依托上,与陶渊明既有相似一面,又有相异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北宋时,陶渊明的地位被推向了顶峰。苏轼在时人的感召下,对陶渊明有着特殊的感识。他平生尤其是晚年之所以创作大量的《和陶诗》,源于其与陶渊明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相通之处:两人都曾胸怀大志,关心黎民百姓,希望建功立业;都是感情丰富、注重情趣之人;在挫折中都能表现出达观的人生态度;都具有真率自然、不拘一格之性格;都具有共同的诗学观点。但苏轼的《和陶诗》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模拟,其中既有对陶的认同,也有对自身精神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8.
宋代贬谪丈人苏轼与元代隐逸诗人刘因,均以创作了大量的和陶诗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特异的文化现象。苏、刘和陶诗在注重遵循步韵而和的原则以外,尤其注重自我情感的宣泄,在和唱之中表现各自不同的心境,折射出各自所处不同时代的特征。和陶诗实则为他们借陶以翻己新声、抒己怀抱的一种文学载体。  相似文献   

9.
清初诗坛兴起一股和陶诗热潮,浸染于风会,酷爱陶诗的常熟文人钱陆灿创作出“和陶诗”124首,以言志抒情.研读湘灵的“和陶诗”,既有助于了解清初陶诗的接受情况,也有助于了解湘灵的人生轨迹、心路历程与审美情趣,甚至可藉以解读明清易代对于汉族士大夫命运与心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叶康 《都江学刊》2001,13(3):61-65
本从陶渊明诗歌中蕴含的真挚朴实的思想感情入手,论述了陶渊明诗歌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1.
后世文人崇陶尊陶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庚和其诗文。对宋、元时代的“和陶集”进行全面的梳理,共辑得“和陶集”20种,考其存佚,且对已亡佚的“和陶集”多方搜集相关材料,力求有较为具体细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苏轼《和陶诗》自问世以来,就引起后人关注和评论,但置喙不一,甚至出现完全对立的看法。本文拟将苏轼的《和陶诗》置于文学史的长河中,从三个方面来论证其开创性的价值:其一,追和古人始于苏轼《和陶诗》;其二,自苏轼创作《和陶诗》后,自宋至清,和陶诗的创作可谓绵延不绝,这已经成了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其三,苏轼晚年至爱陶渊明,从多方面评论陶渊明的人品和诗文,《和陶诗》的创作可以说是苏轼以艺术的手法解读陶渊明,苏轼以其当时文坛泰斗的身分,所谓“位高声自远”,有意无意地从此奠定了陶渊明在中古文学史上的至尊地位。  相似文献   

13.
苏东坡是唐宋时期尊重诗骚传统的一个代表人物.他提出了《诗经》全部作品都“近于人情”的新见,由此初步发现了《诗经》审美价值之主体所在;他对“兴”的手法作了深层揭示.可谓前无古人而后启来者;他还超越比兴说的范围,总结了《诗经》的某些剖作经验;他在总体上强调学习和继承诗经的艺术传统。同时,东坡论诗学传统也有其负面,本文亦有所涉及。  相似文献   

14.
从当初的《桃花源记》到今日的《饮酒》,陶渊明的影子一直如繁花般洒入我们的记忆中。在开遍菊花的南山西畴,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抚琴而长吟。他如风的品性成就了他如风的人生。当初的沧海已变为桑田,情怀却依旧未改变。  相似文献   

15.
东坡"清"词有着丰富的审美意蕴,其中的"清"主要指向客观的自然景物、主体的审美心境以及诗乐的独特格致,但很多时候这几种意蕴在东坡"清"词中是合而为一的,即东坡"清"词从整体上呈现出了独特的"清"美。  相似文献   

16.
苏轼有百余篇和陶诗传世,此外还有不少和陶词与和陶文。这些作品记载着两位"萧条异代"伟大诗人穿越时空的对话与交流。相近的创作缘由、类似的风格特征和相同的写作目的,使苏轼的三种和陶之作呈现一些共同的特征。但由于文体特征、作者创作态度等方面的不同,三种和陶之作各有特色:诗庄整、词素丽、文随性。  相似文献   

17.
陶诗有着独特的“深度”。陶诗影射政治,思想深刻而矛盾,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双重世界观念是其具体表现。“陶诗的深度”的形成,既源自复杂的政治斗争环境,亦师承前代诗人应璩、阮籍之创作经验,更远则源于儒家比兴诗教传统与玄言诗写作风尚,本质上反映了陶渊明的政治处境以及由此形成的矛盾思想、纠结心态。“陶诗的深度”自南朝至隋唐被时人普遍漠视,宋代以来,陶渊明其人其诗对政治的关注及其思想的矛盾性、丰富性与超越性才得到发现和推崇。“陶诗的深度”这一判断,从文学规律和艺术影响来看,反映出文学与政治、文学与思想的必然联系以及意境的创造、含蓄之美等诗歌美学问题,这也是陶诗能够经过时间打磨成为杰出作品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元代社会特定的少数民族文化背景与刘因的和陶诗创作有着莫相分离的关系。76首和陶诗,凸显刘因强烈的“后陶渊明情结”,蕴涵着深刻的隐逸文化要义及审美内涵,并构筑起刘固清高傲岸的隐逸文化人格风范。刘因对陶诗风格的承传与实践,和谐的伦理道德观,及其刻意从内心回避政治的隐逸姿态,在元代政治文化和文学史上都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苏轼晚年有关酒主题"和陶诗"中可以看出他借酒为迹,寄情于酒,用酒自适的人生态度。在酒中,他在消解自己人生的痛苦,同时也在尽情地体味着适意自在的乐趣。  相似文献   

20.
朝鲜诗人申钦的《归园田居》六首是其"和陶诗"的代表作,体现了他对陶渊明人格和诗风的仰慕,艺术水平较高。其中,第一、三、五首深得陶诗精髓,与陶渊明进行了跨越时空的精神交流;第六首受苏轼和陶诗的影响,具有苏诗的旷达豪情;第二、四首则因归隐期间潜心学《易》,而以理语写归情。申钦的和陶诗也是朝鲜诗坛和陶诗的典范,是朝鲜士人追慕陶渊明精神以及中朝文学交流的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