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日,在《汉字文化》2006年第1期上读到《"朱门酒肉臭"的"臭"字应如何解释》一文,文章认为杜甫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臭"字不是"腐烂发臭"的意思,应是"香味".  相似文献   

2.
“朕”在上古典籍中主要作第一人称代词,纯属假借。“朕”的本义,从字形结构上看当为衅舟,但未见经传;“朕”的缝理义,前人已就古籍作了考证,但误将相关义当作了本义。与朕的本义相关的上冒义也长期不为人们所注意,但在从朕声诸字中得到充分的展示。汉字形、音、义三者密合,而且字义的质点,有现有隐,不可能全部从形构上体现出来,需要从形、音、义三者结合的角度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3.
《诗词曲语辞汇释》“料理”条所举义项不能穷尽“料理”一词于诗词中义项,如消止、损伤、处置义等;举例与义项相悖者数现,征引材料也有错讹,本文就上述问题参采前人研究及文献例证予以补正。  相似文献   

4.
刘再复先生给今年即将再版的梁归智的《红学泰斗周汝昌传》作序,他的题目直言"周汝昌是中国文学第一天才的旷世知音"。刘先生的"首先如此肯定曹雪芹的无比崇高地位的是周汝昌先生"的论断是错误的。纵观周汝昌研红的一生及成果只能证明他"根本不懂《红楼梦》",在《红楼梦》研究上他一生都是在证假为真,都是在曲解、颠覆《红楼梦》的思想内容、艺术构思。周汝昌其实不是考证派,而是典型的索隐派;他的一切所谓的考证,其实都打着索隐派的烙印,他也把自己定位为索隐派。他的索隐其实都是脱离了文本的"悟证",是猜笨谜,乱索隐。因此,他绝对不能被称为中国文学第一天才曹雪芹的旷世知音。  相似文献   

5.
结合古文献用例,从语义、语法两个方面来看,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中的“沉”与西南官话、湘方言中的“澄”是有区别的。西南官话、湘方言中“澄”的读音,对应于《集韵·证韵》的“澄应切”;同时,从四声别义的规律出发,西南官话、湘方言中“澄”的读音也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覃远雄先生把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中的“沉”与西南官话、湘方言中的“澄”混为一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戴念祖先生在《中国力学史》冲关于“酒胡子”是“不倒翁”的说法提出质疑,并对此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认为此物就属“陀螺”,进而提出了我国宋代以前已有陀螺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小尔雅》较早地说明了“诸”作为句末语气助词的用法,结合胡承珙的《小尔雅义证》可以很好地理解这种用法。  相似文献   

8.
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这样"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这样"不是列举助词的结论,兼与童盛强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9.
从假借字产生的过程和条件出发,结合刘又辛先生“汉字发展三阶段”学说的分析,对假借是用字法还是造字法进行了探究,并与杨薇先生商榷,认为假借是用字法并非造字法。  相似文献   

10.
元代戏曲家周德清是江西高安人,他编撰的《中原音韵》是元代的一部重要曲韵韵书,对后代的戏曲创作影响很大,对汉语音韵研究特别是元代语音系统的研究也有重要价值。《中原音韵》音系是否有入声,在学术界意见分歧比较大。本人通过对《中原音韵》中周德清关于入声的论述的分析,并参照前辈学者成果,认为《中原音韵》是没有入声的。  相似文献   

11.
曹爽、司马懿之争的性质,从古至今多有争议.<三国志>记载了不少褒司马、贬曹爽的言论,元人胡三省、清人王夫之、王懋竑、全祖望、钱大听、陈澧、李慈铭①等人都为曹爽、何晏被诬鸣不平,认为这是陈寿回护司马氏之笔,今人钱穆、杨耀坤、何兹全、王永平②认可这种说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一些论文"言之无据"的现象,简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指出其实际上是主观主义学风和华而不实文风的反映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文章写作的基本要求、学术论文写作的要求等方面论述了论文重论据的必要性,指出作者须提高思想认识,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和文风,从扩大知识面和端正写作态度、增强写作能力等方面入手,加强学习和修养,才可避免"言之无据"之弊.  相似文献   

13.
2003年9月8日,中国海洋大学经多方论证,确立了由中国著名作家、海大文学院院长王蒙教授提出的"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新校训,之前的校训予以废止.(2003年9月24日《大众日报》)  相似文献   

14.
15.
19世纪90年代的严复、谭嗣同等对“中体西用”论的批评,包含着对这一文化结合模式的超越;“体用并举”的文化结合模式是比“中体西用”更理想的文化结合模式;近代中国学习西方三个阶段递深的观点基本上是可以接受的,但必须考虑到学习过程中的复杂性、多姿多彩性。  相似文献   

16.
读了孟佶先生《成语的稳定性》(《语文学习》2000.8)和张祥云先生《成语“空穴来风”辩议》(《语文学习》2000.11)两文,觉得他们的观点有许多偏颇与错误之处,不揣浅陋,我想谈一点自己的看法。诚如张祥云先生所言:“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  相似文献   

17.
<正>量规具有“评价标准公开透明”、“学生明确努力方向”、“便于学生自我评价”等优点。[1]中山市濠头中学的杨家平老师在《马扎诺教育目标新分类学视阈下的历史学习目标量规运用》(刊于《中学历史教学》2021年第12期,以下简称:《量规运用》)中,借鉴了卡拉·摩尔、莉比·H.加斯特、罗伯特·J.马扎诺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表现量规的编制与使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笔者阅读后产生了如下两个困惑。首先,《量规运用》所呈现的“表现量规”能否称为“量规”?  相似文献   

18.
19.
关于人之“性”与人之“欲”,最早的认识从孔子开始。《论语》大量记述了孔子对“欲”的言说,他认为“欲”是“性”发的结果,“欲”可分为:“性”发而皆中节的“和之欲”和“性”发而失中节的“贪之欲”。“和之欲”经《中庸》的进一步阐释,为孟子所继承并提出性善说;“贪之欲”为荀子所发挥,提出了性恶说。  相似文献   

20.
文学与审美意识形态——兼与童庆炳先生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们的审美意识(对于"美"、"丑"、"悲"、"喜"等等的意识)本身是一种意识形态,此即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与政治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哲学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形态等等其他具体的意识形态在社会结构中处于并列位置。文学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全方位"性的意识形态,是各种意识形态的集中表现形式,是政治、道德、哲学、宗教、审美等这些意识形态的交汇、出入之所,同时,文学还是非意识形态性的社会意识———科学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学是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场。从以上观点来衡量,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既具有非科学性,又具有非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