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它以全面全球化的态势渗入高校的德育教育环境,在化、思想意识和教学手段方面对德育模式提出严峻的挑战。而德育教育应该积极迎接这种挑战,解析全球化带来的双重影响,因势利导,采取积极措施,在这种大背景下有效地发挥对大学生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时代加强高校的德育创新势在必行。首先要更新德育观念,建立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高校德育新理念:灌输与渗透相结合,加强引导;从封闭的德育观转变为开放的教育观;强化全球意识,加强全球伦理教育。其次,高校德育创新应从几个方面入手:加强高校德育内容的创新;加强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加强高校德育体制的创新;加强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努力构建高校德育的“自育”模式,提高大学生的自律能力。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给高校德育带来巨大的挑战,突出的表现在:我们如何保持我国高校德育的阶级性、民族性、先进性、时效性;如何发挥德育功效,减弱教育的功利主义色彩;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意识的主导地位;如何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道德等方面。面对挑战,高校德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高校德育中的指导地位,弘扬继承优秀道德,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道德成果。  相似文献   

4.
隐性德育课程的观念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有关这一课程的具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作为一种过去不为人所知,具有潜隐性影响的特殊课程类型,它的发展完善必然经历一个对相关德育资源的发掘吸收和改造整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深化对隐性德育课程的理性认识,探讨这一课程的具体运作模式,是保障这种课程形式健康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德育生活化”、“德育社会化”。通过对小学德育课程的内容目标、学生的社会生活及学习者自身因素多层次的高度整合,课程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呈现为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优化形式,使内容设计表现出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及时代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 ,它以全面全球化的态势渗入高校的德育教育环境 ,在文化、思想意识和教学手段方面对德育模式提出严峻的挑战。而德育教育应该积极迎接这种挑战 ,解析全球化带来的双重影响 ,因势利导 ,采取积极措施 ,在这种大背景下有效地发挥对大学生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论述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出现的一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8.
高校德育理念是人们对于德育的本质、价值及活动的基本观念,它关系到高校德育的质量.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高校德育应该树立人本理念、个性化理念、生活化理念和责任理念.只有树立了新的德育理念,并遵循了这些理念各自所内含的不同要求,高校德育才能够起到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加强道德教育是迎接经济全球化的需要,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形势、新情况,探索德育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拓展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采用创新和超前思维,体现高校德育工作鲜明的时代性、针对性特征,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艺术性与先进性,创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把注重教育与严格管理结合起来,增加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探讨了经济全球化对高校德育环境的变迁、德育对象的变化、德育内容的变动、德育范式的变革所产生的促动效应.并从多维度提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改进和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就对全球化作出了积极反应,其道德教育领域逐渐形成了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观点:全球化时代应强化美国价值观;全球化时代应凸显多元价值观;应该用"生态价值观"来看待全球化;全球化时代迫切要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秉承独立自由与世界精神的理念。在全球化时代,由于全球认同与本土认同的关系日益紧张,要求大学能够培养出既对国家又对世界有见识和负责任的公民,而大学一贯坚持的理念使它能够肩负起这一职责。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教师的德育状况及形成,进而阐明对高校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试图运用"德育新观念"的基本理率提出可实施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道德教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作为现代性的当代状态,全球化既是一种事实,也是一种思考方式。后者是指一种开放的心态、多元并存的态度以及共生互补的策略,它内在地要求对生命的尊重,对爱的呼唤,对权利的承认和对理性的信念。这就为中国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即确立"类主体"的道德教育目的,凸显生活教育和理解教育的主题,体现人是目的、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  相似文献   

15.
论美国德育理念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整个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美国的德育观念也在众多学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争论中,逐步向着合乎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方向前进。了解这一曲折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德育典型形态的得失,可以为我国当前德育改革提供许多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21世纪中国道德教育的主导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超 《中国德育》2006,1(8):18-20,71
“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对道德教育实践中出现“人学空场”的积极应对,是对道德教育价值和目的的重新定位,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诉求,凸显了人的主体性和价值,体现了现代道德教育的超越精神。这种道德教育形态具有充分的理论准备和实践上的可贵探索,应该并且可能成为新世纪我国道德教育发展的主导理念。  相似文献   

17.
本土化与全球化: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德育内容的双重旋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德育内容的构建存在着诸多问题,应考虑从本土化和全球化这两个方面来规范和调整目前的德育内容,最终构建起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富有时代气息的德育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8.
高校德育应重视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体系中的重要道德之一,也是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考察诚信传统、内涵和分析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入手,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高校德育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显性德育课程在我国高校德育课程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但要真正实现德育的战略目标,还必须以隐性德育课程为补充,使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有机地相结合,加强隐性德育课程在高校德育课程建设中的互补作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