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的社会功能有很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识作用、审美的教育作用和审美娱乐作用三种。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代社会中,艺术教育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审美的视野中电视娱乐可分为纯粹娱乐和审美娱乐,前者属于感官的快乐,后者是人的精神愉悦。纯粹娱乐受到消费文化的影响,产生了各种异化;审美与娱乐本身存在一定的矛盾,但它们既不是二元对立又不是一一对应,于是审美娱乐这一概念的内涵就更加丰富。从快感到美感,从感官到精神,从泛审美到新审美,从纯粹娱乐到审美娱乐,它们的关系是在对立中统一的。  相似文献   

3.
曾敏 《林区教学》2009,(2):42-43
审美过程是认识升华的过程,也是自我娱乐的过程。没有自我娱乐,就没有关的发现。学生学习语文却难得领略自娱审美的境界,在选修课上作了一系列尝试,改变命题方式,倡导自由发挥,把学生的眼光引向社会、引向现实,使学生心中作文的琴弦始终保持和谐的共振。将作文基本技能的训练穿插在活泼有趣的阅读教学中进行,立足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实际水准,选择合适的时机指定题目限时作文。  相似文献   

4.
当前网络传媒的娱乐被许多人认为是低档或无聊,其实娱乐在本质上是审美的游戏。本文分析网络娱乐的成因并正确看待其娱乐属性,引导网络媒介去追求深层次的审美娱乐。  相似文献   

5.
从审美心理的角度来审视,电视娱乐满足了人们的审美心理需求,但审美心理也很容易走向审美的负面,这也是电视娱乐弊端的根源,是一对矛盾。消解了电视娱乐审美心理的矛盾,才可能真正解决电视娱乐存在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常认为中国的审美现代性是审美独立意识与工具意识之间的纠葛。而实际上中国审美现代性至少有四大范式性道路,即审美工具主义、审美独立主义、审美娱乐主义与审美批判主义。由于中国独特的社会现代性进程,这四大范式的命运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大众传媒的蓬勃发展,传媒文化作为独立的文化分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传媒文化已经成为社会的主导文化,同时它也是审美的文化,传媒与审美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两者之间的关联成为当下学术考察的热点.斯图亚特·霍尔是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他的传媒意识形态建构理论、编码/解码理论以及表征理论都对从传媒文化视角探索一些美学问题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霍尔理论与审美问题关联紧密  相似文献   

8.
论娱乐与审美——娱乐体育的基本理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娱乐是“精神要素”的基本属性概念,比较了娱乐与审美的异同,把娱乐体育的本质理解为对美的境界追求。进而阐述了娱乐体育具有主体创造性和美的欣赏两大基本特征。以审美的技术与文化行为两种范式,初步论述了娱乐体育对繁荣时期体育文化起着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文学艺术审美之维的探寻,它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历程:当文艺开始走出功利主义的藩篱,文艺的审美价值被理解为给人们的娱乐消遣,而到了浪漫主义时期,它开始被理解为心灵的抒发和精神的愉悦,到了文学艺术发展相对成熟的现代时期,文学的审美价值被理解为一种艺术价值,它超越了以往对审美价值就是“娱乐”和“快感”的理解,逐渐代之以带有一定“审丑”意识、体现创作者创造性禀赋的现代艺术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邺下人集团的内部活动,概括而言既有鲜明的政治性又有鲜明的娱乐性,是政治性与娱乐性的统一,表现在对人学观念的影响上,既强调学的政治功能,又注重学的娱乐与审美功能。故追求学的政治功能和审美娱乐功能是邺下人集团内部人活动对人学观念影响的两大征象。  相似文献   

11.
审美文化视野中的"娱乐",是审美游戏中具有溶解性功能的特殊的审美体验,它既在审美的意义上秉承了"自由的游戏"的精神内涵,给紧张的心灵以慰藉和缓释,又在弥合感性与理性的过程中显现出理性的刻意。这是启蒙时代语境下诞生的审美文化对于娱乐的精神植入,也代表了娱乐文化对启蒙思想的辩证解读。  相似文献   

12.
“审美娱乐”范畴作为审美文化语境中的一种普遍景观和重要特征,具有特定的内涵意义,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纯粹的娱乐”,而向“娱乐”范畴的深层意义上扩展,是一种审美层次上的心灵愉悦;在其美学特征上具有“审美快适性”和“审美解放性”,并产生一种“溶解性的美”,具有自身的积极意义;但是在承认“审美娱乐”的合理性的同时又不能放弃清醒的价值评判,对于当下娱乐文化中追求感官刺激和趋于媚俗的现状,应该进行必要和迫切的审美导向,以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论视觉文化对传统审美方式的消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视觉文化取代传统文化成为大众最普遍的审美娱乐形式,人类的审美方式也发生了从静观到消遣的历史变迁。视觉文化的物质技术根基和传播应用形式在制造视像产品、传播“虚拟现实”、消解“审美距离”、解构人的主体性和想象力的过程中,逐步剥夺了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空间,进而消解了静观这种传统的审美方式,建构起消遣这种现代的接受方式。由此,使人类由静观的审美时代进入到了消遣的娱乐时代。  相似文献   

14.
散曲本为歌唱,是娱人的;散曲作家心中多有块垒,其作品发抒情志的功用亦是难免的,所以,有不可忽视的自娱特质。娱人而又自娱,其娱乐功能相当突出。山水隐逸中的陶情自适,青楼楚馆中的恣情放浪,亦庄亦谐的悲喜剧效果,皆是本着散曲娱宾遣兴、感动观众、发抒情志、精神娱乐的终极目标的。这种不同于传统文学教化功能的娱乐功能,使得元代散曲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倾向与传统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5.
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众化的审美特征立足于我们自身日常生活的审美实践,在化生产工业化、市场化的过程中。呈现出感性愉悦性化的倾向。它不以提供对世界的理性反思为目的。而主要倾向于创造娱乐大众的化形式,达到“捕获”大量受众、获取商业利润的目的,因此,感性层面上的快乐成为大众化的运作核心。  相似文献   

16.
网络音乐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是科技时代的产物,也是人们审关文化的产物,既有审美功能,给人们带来艺术享受,又有非审美的娱乐、教育功能,这两种功能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开发和培育学生视觉感知和审美能力,拓展审美教育视野,帮助学生阅读民族文化传统,了解世界艺术发展脉络,感受自然美学价值,参与传媒审美活动,提升整体文化素质,成为了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小学美术教育从目标到任务、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体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每一次传播方式的更迭都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变革。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体会改变一切,不管你是否愿意,它会消灭一种文化,引进另一种文化。尤其是电子传媒兴盛的今天,离开了传媒人们也许会难以想象生活该如何继续。传播媒介的技术革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风貌。我们通过人类传播的嬗变从美学的意义上对当今传播方式做一个理想化的选择,以把握当代审美传播的文化发展方向,达到人类审美的共享性。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传媒以其传播的高效性扩大了审美主体,改变了艺术贵族化的存在状况,使艺术由神圣的殿堂进入寻常百姓家;不仅如此,现代传媒的传播以图像为主的特点,改变了传统审美的复杂性和封闭性,使审美变得简单化、生活化.现代审美的这种改变普遍地提升了人们的欣赏能力,但也消解了人们思考的深度.  相似文献   

20.
分析导致当前中国城市审美风尚发生流变的因素。它们主要分为“硬件”因素和“软件”因素,“软件”因素已经渗透到“硬件”因素中,并对“硬件”因素的进一步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而“硬件”因素可以说是“软件”因素的物质表现形式。它主要包括中国的城市化、市民社会的形成、都市中产阶层的产生、科学技术特别是传媒的迅速发展。指出了当前中国城市审美风尚的种种具体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