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山东教育》2014,(5):62-62
“落实‘小升初’新政核心在于教育放权。” ——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再次明确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并强调逐步减少特长生招生。可《意见》出台后,不少孩子仍在辛苦地上特长班.忙于各种补习。落实“小升初”新政.需要教育资源均衡化、评价机制优化等联动改革,其核心在于教育放权,这样才能解救孩子。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小升初最难,中考最容易,高考介于两者之间。"这是一位家长的感叹。每到毕业季,就有许多小学毕业生涌入"小升初"的赶考大军,熬夜强化、上补习班,早早就开始了"赶考"之旅……有专家以北京为例,认为:"在近十几年间,北京市的小升初政策从《义务教育法》的立场逐渐退步,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被逐渐模糊。隐性和变相的考试已经压倒了免试入学,以权择校、以钱择校、以优择校成为正式制度。”“小升初考孩子,更是考家长”,经济能力成了能否上名校的重要的现实指标,孩子也无奈,“没有有钱的老爸,都不好意思上学了”。搜狐网专门开设“小升初”择校专题指出:择校利益链形成、公器私用,学区房、贪污,诸种社会问题由此而生。3月1日,21世纪教合发布了《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2)》,针对北京市提出了“规范办学行为、调整‘小升初’政策、缩小学校差距……”  相似文献   

3.
《青年教师》2006,(4):3-3
2006年小升初将继续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任何学校不能通过文化课考试录取新生。记者从日前市教委发布的“荚于2006年小学、初中入学工作的意见”获悉。今年本市小升初将分划片分配入学等十种方式入学。  相似文献   

4.
《吉林教育》2008,(15):5
北京“小升初”推出新办法 取消改制校和学科实验班招生方式 学校不得自行组织考试(据中国教育报)北京2008年“小升初”推出新办法,包括取消改制校和学科实验班招生方式、学校不得自行组织考试等措施。体制改革试点学校改制后,属公办性质的按公办学校办法招生,划归民办的按民办学校招生办法招生;没有改制的一律按公办学校办法招生。在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下,对文体科技特长生入学方式也作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5.
2014年黑龙江省将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重点整治民办学校组织“小升初”入学考试;在部分市地或县(市、区)进行中考招生改革试点;年内实施高考招生单项改革试点;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等。黑龙江省将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人学制度,年内重点整治民办学校组织“小升初”入学考试,严禁将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2015年初,天津市教委正式公布《关于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意见》,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于2015年开始启动小升初免试"摇号"入学、教师"走教"政策。本研究根据政策的颁布,从教育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出发,审视政策的合理性,试图分析"摇号"政策背后的教育公平体现,并在此基础上透析此次天津市小升初改革对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涂启智 《教育》2011,(8):5-5
武汉一位妈妈在网络上发帖《女儿小升初,我被逼成“变态娘”》,激烈控诉“变态的教育”。在“变态娘"“变态爹”虽不情愿却“义无反顾”助推下,“变态教育”将孩子自童年起就绑架上“功利的马车”,一路狂奔向名牌中学、名牌大学,直到最后找到一份好工作……在一路狂奔中,孩子自然“无心看风景”,童年的风景与记忆,最终不免沦为孩子长大后头脑中模糊的碎片。  相似文献   

8.
李亚敏 《甘肃教育》2011,(18):14-15
据新华社报道,武汉一位妈妈近日在家长100论坛上发帖《女儿小升初,我被逼成“变态娘”》,激烈控诉“变态的教育”,引来广大网友关注,众多家长纷纷“晒”起自己的经历。“变态娘”以及众多家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当前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确实存在许多误区和弊病,造成学校累、家长累、孩子更累,应切实为孩子“减负”,还孩子快乐的童年。  相似文献   

9.
一千个孩子有一千种教育,幼儿教育是最富有艺术的,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都会有惊喜的发现,都会充满快乐!重智轻德、重身轻心的观念和幼儿教育的功利倾向让孩子的成长加了许多负担,快乐也就逐渐流失.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我们不仅期待孩子的成长,同时更加渴望他们能快乐地成长,浙江省杭州市大关苑实验幼儿园"快乐成长"的教育品牌就在这样一种热切期待中开启了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小升初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的政策.但为争夺生源、保证学校声誉.部分重点中学与培训班挂钩,通过考试选拔学生。4月2日,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今年将出台政策加大对“潜规则”的治理.一旦中学被举报有此现象存在,将会面临一定的行政处分。  相似文献   

11.
上海“小升初”择校战依旧激烈为读名校,不少家庭斥资百万上演“新孟母择邻”上海市教委最近公布了2005年上海市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入学入园最新政策,强调初中、小学和幼儿园一律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挂钩的选拔考试或测试。“就近”和“免试”继续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的两大关键词,使得颇有争议的“电脑派位”依旧在“小升初”选择中占主要地位。据介绍,从2002学年起,上海市开始实施旨在全面提高初中教育质量的“加强初中建设工程”。目前上海各公办初中之间的差距已缩小,由于小学也是按就近入学的原则录取,因此各校生源分配也较为平均,…  相似文献   

12.
云南网消息备受学生和家长们关注的昆明市小升初实施细则出台,记者近日从昆明市教育局获悉,昆明市小升初采取“稳妥过渡、逐步推进”的原则,计划在2015年全面实现免试入学,而今年则实行“公办初中就近免试免费入学、民办初中测评限报”的政策,每个小学毕业生限报1至2所民办初中学校。  相似文献   

13.
日前,福建省泉州市教育局发出通知。称泉州实验中学和泉州外国语学校两所民办学校违犯《义务教育法》“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的规定,举办招生考试拔尖选优,扰乱了当地正常开展的小升初义务教育秩序,因此对两校的部分学生学籍不予确认。  相似文献   

14.
以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宗旨的大型综合性教育网站———中国基础教育网正式开通。据介绍 ,该网站最大的特点是 ,将利用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技术手段 ,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在政策指导下将具有鲜明的导向性 ,在为教育对象的服务上将体现综合性和开放性。据悉 ,中国基础教育网目前设有“教育新闻”“政策法规”“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化”“招生考试”“心理健康”“教育商场”7个一级栏目 ,并针对不同的访问对象 ,设有“学生在线”“教师在线”“校长信息随着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的全面实施 ,怎么提高学生的能力 ,让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的…  相似文献   

15.
从神童选拔到全民补习“奥数”。全称“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最初被引入中国时是一种选拔智力超常儿童的工具。这些儿童往往具有成为数学家的潜质;近年来.社会猛烈炒作小升初联考中有20分的“奥数”题.家长为了子女在小升初考试中占有优势。不顾孩子的天赋和兴趣,纷纷为孩子报“奥数班”.不少班上一半以上的学生都上了“奥数”班,出现了“全民奥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陈健 《教育》2012,(9):34-35
按照国家义务教育政策,小学升初中应采取“免试、就近”的原则,不存在什么竞争压力,为什么家长非要逼着孩子练就特长?主要原因在于择校。“现在小升初采用电脑派位,万一被派到差校怎么办?倒不如提前交点儿学费走特长生这条道,  相似文献   

17.
《云南教育》2014,(9):2-2
《光明日报》消息备受关注的北京市2014年“幼升小”和“小升初”政策于近日正式公布:取消共建生,“幼升小”免试就近入学,“小升初”实行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入学.  相似文献   

18.
《湖南教育》2014,(5):F0003-F0003
湖南卫视去年推出的《爸爸去哪儿》节目红遍了大江南北。随着今年小学毕业日期的临近,“爸爸,去哪儿读初中”成为了广大“小升初”学生新的热门话题。今年初,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中规定:对公办学校“小升初”实行“对口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等政策。这意味着小学毕业生不能像过去一样自由择校了,而跨县跨地区选择优质公办初中就更不可能了。  相似文献   

19.
《云南教育》2014,(3):28-28
期末考试,杭州一些小学探索用新的考试方式来考查孩子:一年级的孩子去游园,老师给评语;其他年级的孩子则可按一定比例申请单科免试甚至全科免试。校长们说,学习成绩不是为了给孩子贴标签,没必要为了几分的差距,扼杀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凭借平时表现就能申请免试,  相似文献   

20.
“小升初”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虽然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不断得到规范,“小升初”招生入学工作基本遵循了“免试、就近”原则.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地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义务教育择校问题,这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引发了公众对教育公平的质疑。1月26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从合理划定招生范围、有序确定入学对象、规范办理入学手续、全面实行阳光招生、逐步减少特长招生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强调要通过大力推进均衡发展、试行学区化办学、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引导,从而为“小升初”工作提供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