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暴偏爱大城市 2007年8月,纽约遭受了一次强烈的雷暴袭击;无独有偶,2004年美国大城市巴尔的摩遭受了200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雷暴袭击,两个小时内发生的雷击数量比以往全年发生的都多,两个小时内的降水就达到了150毫米.  相似文献   

2.
薛莲 《科教文汇》2007,(7X):181-181
身处商品经济滔滔洪流中的人们,无时无处都被包围在流光溢彩的广告丛林中,而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则占据了荧屏的大半壁江山,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女性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本文就以这一“变化”为研究点,以广告案例为支撑点,希望从个案中分析出不同时代背景下,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诉求特点,从而探求不同时代背景下女性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的嬗变。  相似文献   

3.
身处商品经济滔滔洪流中的人们,无时无处都被包围在流光溢彩的广告丛林中,而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则占据了荧屏的大半壁江山,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女性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本文就以这一"变化"为研究点,以广告案例为支撑点,希望从个案中分析出不同时代背景下,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诉求特点,从而探求不同时代背景下女性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的嬗变。  相似文献   

4.
从广告中女性形象窥探中国女性社会价值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处商品经济滔滔洪流中的人们,无时无处都被包围在流光溢彩的广告丛林中,而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则占据了荧屏的大半壁江山,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女性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本文就以这一"变化"为研究点,以广告案例为支撑点,希望从个案中分析出不同时代背景下,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诉求特点,从而探求不同时代背景下女性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的嬗变.  相似文献   

5.
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40年,她笔下的中国以及中国人的形象客观而真实。赛氏通过《大地》三部曲向国人和世界展示了中国农民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象,为世界了解中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前不久推出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国一分钟》,让我们看到了在短短的一分钟内,中国可以发生什么。其中一个镜头就是,一分钟,快递小哥收发7.6万件快递。如今在中国,无论大街小巷,无论刮风下雨,到处都可以看到快递员忙碌的身影。每当你沉浸在收包裹的喜悦中时,你有没有发现如今的包裹比以往来得更快一些?物流体验的提升,依赖于全国200万快递小哥的辛勤付出,但是仅仅如此吗?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高校图书馆形象探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卢滨玲 《现代情报》2003,23(4):33-34,36
新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价值观念所产生的变化,图书馆形象也随之必然有所改变。本文讨论了新世纪图书馆形象重新定位的必要性,探讨了新世纪图书馆形象的内容、内涵及其特点,并以哈师大图书馆人本管理、形象建设方面的一些成功做法为例,对于重建新世纪图书馆形象提出了几点较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儒家思想占主导的中国传统社会,女性处于集体无意识、紧贴男性的状态,社会要求女性贤淑端正、自尊自爱。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西方女性主义概念"Femi ni sm"被引入中国,女性主义追求女性独立、平等的理念与中国传统的"三纲五常"思想观念发生碰撞,中国女性形象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将中国传统女性形象与受西方女性主义影响后的中国女性形象进行比较,提出在女性主义本土化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全盘吸纳、照抄照搬,又不能一味延续传统、故步自封,而是要取长补短,吸收西方女性主义中先进的观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促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好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政治与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而国家形象是我国"软实力"的核心。文中基于CiteSpace软件及传统统计方法,以2001—2019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所收录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论文为数据源,从文献发表数量、聚类可视化图谱、研究热点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旨在廓清研究发展轨迹,捕捉领域前沿动态,预测未来研究前景,为推动建立更加客观真实的中国国家形象提供借鉴。研究发现,该领域研究范围有待拓宽,机构、作者间合作亟待加强,跨学科领域研究成果较少,同领域学科拓展研究缺乏细节性探索。此外,关键词出现频次及中介中心性显示,未来一段时间内,与时政相关的话题将是中国国家形象领域的研究热点前沿。  相似文献   

10.
国家形象是软实力的一部分,是综合国力的反映,也是国家利益博弈的手段。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进行中国的国家形象建构便成了热点问题之一。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为中国国家形象建构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但也会使世界对中国国家形象造成误读。因此,中国在建构国家形象时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避免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徐彦辉  及烁 《科教文汇》2008,(32):284-284
历经30年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全面提升,并凭借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由于国际舆论依然被少数大国所把持,中国在国际上的国家形象与真实形象相差甚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盛大召开,不仅是中国人百年奥运梦想的实现,从传播意义上来说,更是对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极为重要的跳板。本文分析了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国家、企业、公民是如何借助奥运实现国家形象塑造的。  相似文献   

12.
国家形象是软实力的一部分,是综合国力的反映,也是国家利益博弈的手段。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进行中国的国家形象建构便成了热点问题之一。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为中国国家形象建构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但也会使世界对中国国家形象造成误读。因此,中国在建构国家形象时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避免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林婷 《今日科苑》2009,(13):197-197
随着29届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关注中国在世界的形象。本文着重从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出发,并结合美国动画电影与"东方主义"理论,分析中国形象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经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媒体在三个国庆年度内有关科技部的新闻报道进行内各分析后,科技部国家科技管理者的形象在波澜不惊的报道中慢慢浮现.中规中矩,这就是科技部给人留下的最深印象.试图运用政府形象传播的分析视角,探讨如何构建科技部全面、多元而积极的媒体形象.  相似文献   

15.
邱畅 《科教文汇》2012,(23):69-70
文化差异不仅制约着本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合作与交流,而且会使观看者形成一种先见,乃至影响着一国作家对异国形象的塑造。本文以中国形象为切入点,将中国形象置于英国文学的大环境之中,运用比较文学范畴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说明中国形象是如何在英国小说中遭遇误读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产生误读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展现文化语境在文学创作与文学赏析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化、我国科技实力迅速腾飞的当下,国家科学形象日益成为国家形象立体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国际社交媒体推特平台上有关中国科学相关议题讨论的分析发现,西方公众目前对于中国科学类相关议题的关注度并不高,讨论由少量的主要科学事件主导,明显受到了西方主流新闻媒体与政治话语力量的引导与掌控,且认知偏向于负面。这种负面形象的“他塑”建构在一定程度上被卷入政治话语与国际关系话语体系中,表征为对中国负面科技新闻的报道及阴谋论的关注。而正面积极的科学形象则更多表征为“去政治化”语境下,对中国突破性科学成果与获得国际科学奖项科学家的赞赏,以及对于中国科幻的格外关注。对此,提升中国国际科学形象需要在重视社交媒体平台这一舆论场域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结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对外科技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7.
形象资源的建设与维护是当代公共机构必须面对的使命,是组织影响力和发展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将组织的形象资源转化为形象资产进行管理则是新的理论及实践探索,其理论主要借鉴自无形资产计量方法和智力资本管理理论。文章诠释了形象资产管理的核心概念与内涵,思考了相应的建设路径,在理论解析基础上,将建设视野聚焦于国立科研机构这一"国有资产+科技共同体"的专有类型,期望提炼出将该类型机构的形象资源转化为形象资产进行管理的路径特征。文章以中科院形象资产体系的架构和工作规划清单的先期探索为案例,希望能为国立科研机构形象资产管理体系建设提供管理方法与推进路径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电视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强化频道宣传,实施频道形象战略,正日益被各地电视台所重视。进入21世纪,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 T O之际,各电视台都会把强化频道宣传,塑造自身形象的工作置于重要地位。台和频道的形象片、栏目宣传片、新剧推介片、公益广告等新型电视作品大量涌现,从中央台到地方台,频道宣传片的播出量越来越大,频道宣传的水平已是体现一个电视台档次与品味的重要标志。一、频道宣传的内涵频道宣传的目的是树立一个频道的视听形象品牌,通过它独特的视听形象来获得观众的认知。频道宣传主要应包括频道呼号、…  相似文献   

19.
段水红 《科教文汇》2007,(4S):182-182,187
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以中国留学生与日本女性的情感纠葛为叙事框架,塑造了不同的日本形象。相对于鸟托邦色彩浓厚的女性形象,作为集体想象物的男性形象具有更多的意识态性。这些形象在言说他者的同时,更多的是在反观作为弱国子民的自我。  相似文献   

20.
《内江科技》2002,(4):36-36
夜间喂猪可减少活动,增加睡觉时间。另外,晚上外界干扰少,天气比较凉爽,猪吃食后,一般一天能睡18个小时以上,有利于猪的增重。 饲喂时间:饲喂时间可在晚上7点、11点、凌晨4点进行,每晚饲喂3次。白天则可在上午10点和下午2点30分各喂一次0.5%的食盐水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