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个悲恸的日子:1992年7月11日,我们敬爱的邓大姐与世长辞了。 7时15分,我刚起床,电话铃声便响了:“邹爱国,你立即到北京医院四楼来,有任务……”接着,对方又说:“来时也叫一个摄影记者。”我心里一沉,心想又是哪位领导同志病逝了。我立即通知摄影部王新庆,又给交通处打了一个电话。放下电话,我背上采访包就朝外走,我爱人拖住我:“吃口饭再去。”“来不及了。”我顺手从书架  相似文献   

2.
前些日子,有一位很有名的人去世了,我在网上看到帖子后,认为是值得“传播”一下的“新闻”。刚好一个朋友打来电话,我迫不及待地对他说:“你知道吗?某某去世了。”“谁?”朋友很认真地追问一句。我说“某某去世了!”“噢,与我没关系,我以为他早就不在了  相似文献   

3.
1999年11月15日,一个平常的日子……  家家户户吃着晚饭,电视机一如往常播放着新闻联播。  突然,一则新闻传到我的耳际,抬头一看,播音员字正腔圆地播报:  “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正式达成协议……”  作为编辑,职业的敏感使我为之一振,屏幕上中美官员酒杯交错,而我却全然不见,我感到,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时刻。为了这个事件,出版界肯定不会寂寞。我拿起电话,与同事们谈开了。  “你看新闻了吗?”没想到对方倒先占了主动。  一个又一个电话,一个又一个想法,同行的共同语言,顺着WTO的思路,载着大家的智慧,孕…  相似文献   

4.
4月7日,我收到了来自新华社办公厅的电话。打电话的陈秘书告诉我:“你写给穆青同志的信穆老收到了,他看了信很高兴、很感动。他本来要亲自给你写信、打电话,但最近他身体欠佳正在住院治疗,特委托我给你打电话转达他对你的亲切问候。你信中提到以后有机会来北京登门拜访穆老,请他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书上签名留念,他高兴地答应了,他欢迎你来北京到他家做客!”  相似文献   

5.
1994年我应聘到一家广播电台做主持人。一天晚上,我负责为一个老主持人导播,接热线电话。我接的电话是一个年轻男子打来的,他说他很绝望,想自杀。当时老主持人说:“你等一会儿,我点根烟。”他点着了烟,打开话筒问:“你抽什么牌子的烟?”之后20分钟,他们聊了烟和酒的话题,20分钟之后,年轻男子说:“我要睡觉了。”  相似文献   

6.
“丁零零……”电话声响,我赶忙拿起听筒.“是祥科同志吗,你寄来的《新闻爱好者》每期都收到了.尤其是《邓拓与丁一岚的诗情》一文,我们几个都看了,很有兴致啊!你知道吗,邓拓和丁一岚的故事,胡老,胡开明知道得不少,胡老还是他们的‘红娘’呢?你有兴趣的话可以来一趟.”  相似文献   

7.
初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第十五章第三段写到“文采同志”闹的又一个笑话:另外一次,他在一个县委家里吃饭,想找几句话同主人谈谈,他便说:“你的胖胖的脸很像你父亲。”那个主人很奇怪,问:“你见过他老人家么?”他指着墙头挂的一张木刻像说:“这不是你父亲么?你看你的两个眼睛多像他。”不防备把一屋子人都惹笑了,坐在他对面的人,忍不住把满嘴的饭菜喷了一桌子。“天呀!那是吴满有嘛,你还不认识,同志,亏你还在延安住过。”“吴满有的像我看得多了,这个不是,这真不是你父亲么?”这段文字两次提到的“吴满有”,在1950年后印行的《太阳照在桑干…  相似文献   

8.
潘奠元 《图书馆论丛》1999,(1):53-53,49
一个很平常的人,一个很平淡的事。本无意铺开稿纸记叙点什么,文中的主人翁也一直讳言不露:“我都这般模样了,何必让世人知晓呢?……”却总有一种奠明的冲动.驱使我将这个很平常的人,很平淡的事录进文稿中,为“知识助残”工程采撷一朵小小的花蕾……  相似文献   

9.
今年春节过后,我打电话给温济泽同志:“前几天全国记协的老新闻工作者团聚,你为什么不去呢?我四处找不到你。”他说:“不是我不去,是不让我去,不邀请我,我怎么去呢?”我以为他开玩笑:“谁不让你去开会,你真是。”他在电话上简单说了几句经过,原来不久前他参加了一次周扬纪念会,他在会上指名道姓地批评了胡乔木,还点了什么人的名,他说他对乔木同志从来尊重,“但是人总有缺点,就批评不得,这个风气怎么得了。所以记协的会就不通知我了。既然不请我,我也不好去了。”我放下电话,沉默很久。像温济泽这样一个素以“温、良、恭、俭、让”著称的老同志,居然因说了几句真话就被另眼相看,这是何苦!每年春节全国记协的老新闻工作者联欢会,温济泽每次必到,有时候他还讲几句话,今年却是少见的一次缺席。  相似文献   

10.
2006年5月的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你是吴贤德吗?我向你提供一条新闻线索,我们单位新建了一幢办公楼和几十套豪宅家属楼、分配给领导们的豪华别墅还安装了防弹玻璃,你能否来我们濮阳县一趟……”随后便挂断了电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请听我说!     
朋友间电话谈话,话至酣时,时用一句“你听我说”岔入,引出自己所想表达之内容。“你听我说”这看似随意平常的话语,在我们与其他人的交谈中细察,常被不经意提及。你听——我说,“我”试图占据话题中心,强势地想要表达自己,甚或有时强加观点于人。且不论观点对错,单单只说不听这一点,已经让我们陷入了沟通的尴尬境地,且自囿于部分真理中掩耳盗铃久矣。  相似文献   

12.
给元元打第三次电话的时候,她说:“你现在来吧,不然一会儿我又得去干别的了。”我说:“行。”按照房间号找过去,伸头一看又退了回来。里边布着景支着灯,分明是“第七日”的演播室。左顾右盼之后还是轻轻推开了门,才发现在演播室的一个角落里,孤零零地摆着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元元正在打电话。谈话自然从这间办公室开始,元元说:“我经常要写稿子,在大办公室里静不下心,干脆把自己搬到这儿来了。”她环顾四周,接着说:“这已经很不错了,我很满足。”‘我的理想是做一个好主持人”1993年秋天,一个美丽的小姑娘怀着一个很单纯的…  相似文献   

13.
稚云同志:你好! 首先告知你一个好消息,上次你提到的“工人日报函授学校”,我已替你报上了名,也预交了学费,你只需追寄两张照片就可以了。望你在学习中能有所收获。在你信中,表达了很乐意使我们这种相互有益的通信继续下去的愿望,我很高兴。其实解答读者的提问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本身对于我自己也是很好的学习。文学本身就是“交流”。很难设想,当一个作家拒绝与社会、与人群、与生活“交流”时,还能写出什么好作品来。你来信问起“感受”的事,下面就我自己的点滴体会和你谈谈心。  相似文献   

14.
喂,汽车!     
一天清晨,我正做着大梦,迷糊之中接到一个电话,我最讨厌有人在我睡觉时给我打电话。电话里有人问:“桑塔纳小汽车卖多少钱一辆?”我就没好气地说:“我没有桑塔纳,只有一辆自行车,飞鸽牌的。而且也没有打算卖.你如果不是和我开玩笑,那么你肯定是打错电话了。”那人报出电话号码。没错,正是我家的电话号码,我这一次平静地说:“这里是私人住宅,你肯定是弄错了。”  相似文献   

15.
喂,汽车!     
朱叶青 《出版参考》2006,(14):13-14
一天清晨,我正做着大梦,迷糊之中接到一个电话,我最讨厌有人在我睡觉时给我打电话。电话里有人问:“桑塔纳小汽车卖多少钱一辆?”我就没好气地说:“我没有桑塔纳,只有一辆自行车,飞鸽牌的, 而且也没有打算卖,你如果不是和我开玩笑,那么你肯定是打错电话了。”那人报出电话号码,没错,正  相似文献   

16.
一天上午,我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的声音显得很犹豫,她说:“你能给我订一份《生活报》吗?为这事儿,我在家想了一整天,真是不好意思!”听了这话。我没有犹豫,对着电话大声说:“行!没问题!”其实,我没有权利随便送人全年的报纸,只能自撺腰包给她订一份。可我觉得她的要求并不过分。因为她把我当成了她的儿子,我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妈。打电话的人就是商景超大娘。  相似文献   

17.
做饭     
作为一个住家男人,我不想把做饭说成是烹饪。比如你下午五点多接到电话,对方问你在干什么?你说,我正在烹饪。电话里那朋友一定要笑的。事实也是,已经“住家”,就不要“住”得那么煞有介事的。是在削土豆就说我在削土豆,是在砍排骨就说我在砍排骨。在家里做饭说到底就是填饱肚子。 有一种说法,男人在家里围着围裙,专心致志地剥一根葱,从容镇定地炒一盘肉,那样子是很性感的。我想,这说法肯定是一  相似文献   

18.
4月7日凌晨4时许,我卧室内的电话铃突然响了。那边传来了沙哑了的女声,是西安师母打来的电话。 “惠文,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你何老师于昨天晚上去世了!”师母刘蓉大夫已是泣不成声。 我当然是难以置信!这电话里传来的声音,真是晴天霹雷。炸开在我的耳际!何微先生——我的研究生导师昨晚辞世了。我一时语塞,只说了一句很简单的话语:  相似文献   

19.
5月22日这一天下午,我突然接到一个令人惊奇的电话:“你是汤礼春先生吗?我是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组的张虎迪。”“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我尽量平静地问道。“哦。是这样,我们准备做一期关于教育方面话题的节目,想请你参加。”“请我参加?。”我既感到惊喜,又感到意外。我好奇地问:“你们怎么找到我的?”“我们看到你写的一篇作品《儿子的拍马成长史》,觉得很有意思,跟我们这次话题有关。这样吧,我发过去一个传真,上面有一些问题,想请你出点金点子。”“好吧。今晚我好好想一想,明天上午回答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口答应下来。放下电…  相似文献   

20.
7月19日星期日,上午十点半,我正在家中看报,突然接到小林镇政府办公室的电话:下午两点左右,随州市委宣传部彭明方部长等要来小林看你,请你按时赶到镇政府来。 下午两点,气温高达35度左右,而我心里凉悠悠、甜蜜蜜地,骑上摩托车直奔政府办公室,可部长已来小林一个小时了。 我进门后,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的胡晓锋同志指着我向彭部长介绍:“这位就是后国权。”副部长罗毅接着对我说:“今天,彭部长专门来看你。”“你今年已在《湖北日报)上稿5篇了吧?”“是的,到今天,我今年在各报刊台已上稿200多篇。”我高兴地回答着彭部长的话。当得知我已写稿25年,连我的儿子也有不少稿件被采用,彭部长说:“坚持写稿20多年,能上那么多稿,说明你很爱搞宣传报道,这很好,对子女的影响也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