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在语言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些用直接成分分析法无法转化的歧义结构,运用转换规则则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现代汉语里的歧义结构也可以利用转换规则中的增加词素、减少词素和改变词素的次序等方法来化解。  相似文献   

2.
歧义现象在自然语言里普遍存在,汉语里的歧义现象更是成因复杂,种类繁多,学术界对歧义现象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主要探讨语音层面的歧义现象,归纳其类型,描述其特点,并提出针对性的分化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如词的定义十分麻烦一样,语素(有的叫词素)的定义也是一个十分麻烦的问题。其一,众家定义纷纭,莫衷一是;其二,对同一个定义作了不同的解释,产生了歧义,造成了混乱。本文拟就第二个问题谈谈不成熟的看法,以求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4.
汉语歧义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健 《语文知识》2010,(4):79-81
一种语言语法系统里错综复杂和精细微妙之处往往在歧义现象里得到反映,分析歧义现象会有许多有益启示。文章讨论了造成汉语歧义现象的诸多原因,如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用等等,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提出了消除歧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就三个方面谈谈语素和语素的教学。一、词素和语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语言学界通用的术语是词素,其定义是:“构词的要素,指在意义  相似文献   

6.
喻连生 《黄冈师专学报》1998,18(1):69-72,59
在短语里,歧义现象是比较普遍的。产生歧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拟从语法的角度,即从短语的结构层次关系来谈谈歧义短语的类型、歧义产生的条件及避免歧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英汉文化比较,在英语中找出对等的"正职"称谓词,然后在"英语词库"里对指称"副职"的词素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其搭配规律,并据其规律将"副职"词素与对等"正职"称谓词组合,得出相应的"副职"英译法.  相似文献   

8.
<正> “歧义”现象是复杂的语言现象之一。在我国,人们对“歧义”现象的关注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然而,真正对它作系统的、独立的研究却是最近十多年的事。这十多年来,“歧义”研究跨上了两级台阶:第一级台阶是对“句法里的歧义现象”的研究,朱德照先生的《汉语句法里的歧义现象》(1980)是代表作;第二级台阶是对“语境中的歧义现象”的研究,徐思益先生的《在一定语境中产生的歧义现象》(1985)是代表作。这两种研究从深度和广度方面探索着语言“歧义”的奥秘。但是,随着“句法歧义”研究的展开和“语境歧义”概念的提出,“歧义”研究中“扩充地盘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一端扩展到“语义”领地,“讲歧义时,笼统也是歧义,模糊也是歧义”一端扩张到语用领域,讲歧义对,费解也是“歧义”,曲解也是“歧义”。  相似文献   

9.
在古汉语中,有一种由意义相近、相类或相对、相反的两个词素并列在一起构成的复合词,在某种语言环境里,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成为这个复合词的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则只是作为陪衬。这种复合词叫做“偏义复词”。例如:①去来江口守空船。(《琵琶行》)——“去来”是偏义复词,只取“去”义,  相似文献   

10.
第一章语素“语素”是新语法系统提出的一个概念。此前,一般只讲“词素”。由于语素、词素都是用来构词的,所以极易造成一种误解:语素就是词素,语素是词素的别称。其实,事情并不如此简单。过去讲“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张寿康《关于汉语构词法》)对词进一步分析,才得到词素,而“词素是构成词的、具有意义(词汇意义或者语法意义)的构词单位”。(同上)很明显,这里只把词看作是最基本的语法单位,词素只是词的附属物。这种看法有两个毛病:其一,承认词是由更小的词素构成,但不承认它是一级语法单位。这在道理上是行不通的。其二,认为词先于词素,有了词才有词素,这一说法的失误就正如说有了房子才有建筑材料一样,在逻辑上是说不过去的。而今,建立语素的概念是基于这样的新认识:一,语法的最小单位不是词,而是构词单位语素;二,语素不是从词里分解出来的,它是先于词而独立存在的语法单位。这样一来,关于语素和词的关系便可作如下描述: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构成较高一级的语法单位词。这样,原来词素的两大弊病也自然地消失了。可见,语素与词素是内涵不同  相似文献   

11.
词语的一词多义是引起词汇歧义的内因,语境不定是形成词汇歧义的外因。要真正消除词汇歧义,必须有效地调动认知语境。在认知语境里消解词汇歧义有词义层次网络、激活—抑制、词义通达、特征比较等多种认知模式,各认知模式或单独作用,或协同作用影响人们对词汇歧义的认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论述了歧义现象的概念和类型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歧义现象的积极作用的方面。一种语言之所以错综复杂和精细微妙往往在歧义现象里得到很好的反映,歧义现象往往就成了诗歌的一种特性,所以歧义现象有时就成了作者为增加文学作品的文学挽魅力而故意使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使作品显得构思精巧微妙.深度增加,令读者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3.
语法系统里的错综复杂和精细微妙之处往往在歧义现象中得到反映。分析歧义现象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让我们对语法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4.
翻译歧义是跨语言间的一个常见现象,它是指一个词在另一种语言里有多个翻译。为了了解这种现象背后的认知过程,研究者对翻译歧义进行了很多研究。以中英双语儿童为研究对象,探讨汉语和英语之间的翻译歧义现象对他们学习和加工歧义词的影响,从而比较翻译歧义词与翻译非歧义词的学习难易程度。采用翻译识别的实验任务,测试被试者在该任务中对英语单词与汉语翻译之间配对正确与否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结果发现,对中英双语儿童来说,歧义词比非歧义词更难学,这种现象可以用交互激活理论和扇形效应来解释。歧义词与非歧义词中英翻译对比研究是翻译歧义研究领域的一个有益补充,对未来关于翻译歧义的双语加工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引言 0.1 本文讨论现代汉语书面语里偏正结构歧义的主要类型以及产生歧义的基本结构原因。偏正结构包括两大类:定心式偏正结构和状心式偏正结构。它是现代汉语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基本结构格式,又是内部结构层  相似文献   

16.
李艳 《海外英语》2013,(2X):236-238
语言歧义是语言系统里一个常见的现象,对歧义句的理解已经成为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认知语言学是一门强调以人的身体体验为基础的新兴学科,认知句法学认为句法结构的生成跟人的认知结构存在密切的关系。该文试图从认知学的重要理论图形-背景理论来揭示英语歧义句的生成原因,并以不同类型的歧义句为实例分析该认知理论是如何充分解释歧义句的内在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7.
词素化是语言词汇扩展过程中的一种自然趋势。词素化包括音节词素化和词语的词素化,对词汇构成和扩展有重要作用。词素化现象有一定的认知生成机制。本文分析了音节和词语词素化的语义及构词特征,并阐释了其象似性、隐喻、转喻等认知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文军 《高中生》2009,(8):36-37
一、解答实词题的方法 1.看相异词素 用于辨析的实词,往往既有相同的词素,也有相异的词素。考生应紧紧抓住相异的词素,并细心地予以区分。  相似文献   

19.
词素是英语中的最小语义单位。词素根据其独立性可分为自由词素和粘附词素。自由词素可充当词根,和词缀结合构成派生词,和其他自由词素结合构成复合词;粘附词素根据其作用可分为粘附词根,派生词缀和屈折词缀。  相似文献   

20.
在汉语里,歧义现象非常普遍,它不仅反映了汉语言系统的错综复杂和精细微秒之处,同时对歧义产生原因的探讨,可以使我们发现一些隐藏的语言规律,而句式往往又是规律的反映,加之“V 的 是 N”这一句式的歧义现象较为复杂,因而本文将着重探讨“V 的 是 N”的歧义问题,以求指导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