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有氧运动对人体的影响谈有氧健身运动处方的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有氧运动的特点和有氧运动对人体物质能量代谢、心血管系统、肌肉耐力及体力三方面影响的分析,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阐述了有氧运动的原理,并进一步从运动形态、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度4个方面指出了设计有氧健身运动处方应符合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运动技能学习与展示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之前的运动经验与记忆对于当下的活动产生干扰的现象。本文根据印度著名哲学家吉杜·克里希那穆提的理论,提出以下结论:运动记忆与经验是过去式,是过去思想的结集,是造成当下混乱与分裂的根源,只有摆脱它,才能与当下的实然共处,才能使身体、心灵和头脑之间存在和谐———彻底的和谐而没有混乱。因此,运动技能学习者要尽力摆脱之前运动记忆与教学经验的障碍;运动技能展示者要坚持一切从"零"开始,不要迷恋过去,不要妄想未来,摆脱权威、信仰、思想、理念的各种影响,到达一种"忘我"的不可衡量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肌酸已成为最流行的运动营养补剂。国外大量有关肌酸的文献认为,人体使用肌酸使运动后磷酸肌酸再合成速率加快,力量和速度增强,从而提高运动成绩。肌酸不属于国际奥委会所列违禁药物范围.短期使用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因此成为国内外体育科学界的一个热点。本文从生理、生化角度对肌酸的性质、在运动中的作用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运动“感”是近年来运动训练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这里讲的运动感并不是一般生理学意义上的运动感觉,而是指人体通过长期训练形成的一种对运动器械或环境的“驾驭能力”,例如游泳的水感、赛艇的划感、自行车的骑感和滑冰的冰感等等,是运动技术与素质有机的充分结合,是技术最高境界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5.
李玉  韦宇 《体育世界》2011,(2):35-36
运动焦虑的表现主要体现在训练与比赛过程中,以心理障碍、运动情绪低落、生理指标变化和行为失常等为主要特点。影响运动员运动焦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个体技能水平、运动经验以及个体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认知有关系。也有较强的特质相关性。个体、集体运动焦虑水平不同导致唤醒水平的不同,从而对绩效有影响。为克服焦虑对运动成绩的影响,在日常训练中,不仅要从技能上,更需要对运动员的心理进行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6.
人体生物节律与运动训练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合理利用人体生物节律规律对运动训练的质量和运动成绩的提高都很有益处的。文章阐述了生物节律的研究进展以及生物节律与运动的重要关系,提出了重视运动与生物节律关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有关运动伤害法律保护措施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动伤害事故在现今的运动竞赛中时有发生,如何全面建立运动员运动伤害保护体系,通过立法形式对运动员提供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性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非运动员到运动员,可以说是一个质的转变,这一改变使运动员脱离了普通人的行列。人们难免会问:为什么这些人成为了运动员,而且选择了这个项目,而不是其它项目?  相似文献   

9.
游泳运动的独特性,在运动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能量。合理的进行营养补充将有利于运动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保持运动能力。本文针对游泳运动的特点提出运动后如何进行合理的营养补给,以维持运动水平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0.
微机控制的自行车运动员综合训练测试系统,可提供运动员在特制的训练台上骑行,台上装有模拟阻力和测速装置,还设置有脚蹬力和多种测角装置,可同步检测各种力值与角度并实时处理。骑行中由模拟显示盘显示诱导、骑行的轨迹信号和骑行参数。系统配有三套软件可进行诊断、检测和诱导。可屏幕分析或储存打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多年的排球裁判实践,担任过全国排球甲、乙级比赛的裁判长,但更多的次数是担任基层(省、市、高校)排球比赛的裁判长,由于基层比赛场地、设备、参赛队的技、战术水平和教练员、运动员的文化修养、政治素质以及裁判员的思想作风和业务水平与全国甲、乙比赛的情况有所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基层比赛的裁判长要比全国性比赛的裁判长更辛苦、难度更大。基层比赛的裁判长工作面广量大,从抓裁判组的学习、纪律、竞赛宣传到安排裁判员的食宿、往返差旅费报销,场地器材的检查,直到拣球员的落实和训练,这些差不多都得包揽下来;裁判员也不例外,白天、晚上一般都要连续工作好几场,有时一场比赛错、漏判一两个球,还要受到指责、谩骂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运动员常常不在运动中补充足够的液体?如何弥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华  史小才 《体育科学》2002,22(1):138-140,F003
(1)运动员在运动中因出汗丢失大量体液而补液不足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就是所谓的“自愿脱水”,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带来严重影响。(2)运动员补液不充分有诸多原因,包括:用饮料湿润口腔而造成的生理性渴感抑制,液体引起胃部不适,运动中不易取得饮料,饮料质量欠佳,以及缺乏对运动中补液必要性的认识,等等。(3)发生脱水后,年龄较大的运动员往往比年轻的队员补液少。(4)通过补液指导和训练,运动员能够做到在运动的前、中、后较充分地补液。(5)增进饮品的口感,可使运动中液体的补充量奇迹般增加。(6)运动员大多选择冷饮料,而选择热饮料的较少。饮品的温度对中心体温的影响一般不大。  相似文献   

13.
《体育科技信息》2000,20(3):46-55
怎样帮助运动员,提高他们的运动成绩,是教练员所关心的问题。了解运动心理学对一些问题的解释,对教练员会有所帮助。这些问题有:如何使工作进行得有效和经济;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场合下,保持高水平运动成绩的能力;队员之间应怎样相互行动,以获得一个队或集体的良好成绩……等等。本章提供,有关如何控制行为的思维方法和采取特别方式的行动。它将给教练员一定的知识,并协助教练员理解:在提高运动员技巧的工作中,为什么有些工作进行得顺利,而有些工作则不然。  相似文献   

14.
15.
运动损伤的心理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 根据你们的经验和现有的科学资料信息 ,是否存在与运动损伤有关的重要心理因素或性格类型 ?Gould博士 :很少发现运动员的个性特点与运动损伤的发生有关。然而 ,已经证明心理压力的存在可预示运动损伤发生的增加。从一些生活中的较大事情 (比如失去亲人等 ) ,以及日常小事的争吵中形成的压力 ,与运动损伤风险的增加有关。当然 ,一般情况下 ,心理因素本身并不引起损伤。而当其它不利的身体条件 ,比如肌肉协调性下降 ,或当运动员处在很可能受伤的情况下 ,心理因素就会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人们认为 ,压力增大运动损伤的风险性 ,是因为压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深入剖析耐力运动过程中对营养成分的摄取要求,并总结归纳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文献结论,针对耐力运动与运动营养补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论述,主要涵盖了运动营养的代谢特征和补充运动营养的具体操作形式以及对运动的不同影响,并引出后续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运动焦虑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运动焦虑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进行回顾和总结,为更好推动我国运动心理学工作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也为教练员、运动员进行相关的心理训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李捷  梁慈民 《体育科学》1993,13(6):84-87
本文阐述了神经网络的耗散结构的非线性特征及其客观属性,指出了环境与神经网络变化的相互作用关系及神经网络对环境适应的自纽构过程及其导向因素,发展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提出了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主体目标导向下的泛脑网络自主重组构过程的假说。  相似文献   

19.
适宜运动只会引起运动心脏的产生,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不大;过度训练和力竭运动都导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增加.Bcl-2、Bax、Fas和p53等都可能参与了运动性心肌细胞凋亡的调控,另外,Ca^2+、氧自由基、CytC可能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高崇玄 《体育科学》2002,22(4):139-1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